• 2

PCI-E x8和x16真的差不多嗎?

今天忽然發現
我GTX 460 HAWK

時脈預設,跑3DMARK Vantage
PCI-E x8 跑16XXX分
PCI-E x16 跑17XXX分

超頻850HMZ
PCI-E x8 跑17XXX分
PCI-E x16 跑19XXX分


差這一兩千分算是差不多嗎?
那我要是跑x8下跑SLI不就比x16低更多分
(我的主機板插兩張卡就會變x8>_< )
2010-10-06 11:5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PCI-E x8 x16
kashinka wrote:
今天忽然發現我GTX...(恕刪)


要PCI-E X16+X16 ... 不是有雙PCI-E 插槽就做得到
板子要蠻高階的才有

x8 x16 及 SLI x8+x8 或 SLI x16+x16
目前看來... 似乎差異性真的還是不太大... 這句話從6600GT 出現說到現在
...
當時6600GT一片就花了9000... 耕宇的... 當時唯一的雙DVI 6600GT
後來還弄到兩片6800ULTRA 原生的PCIE 玩了一下SLI
板子是用技嘉的K8NXP-SLI... 當年還有 3D1... 就是最早的pci-e 單卡雙核
... 感覺都差不多... 當年遊戲的支援度更低... 當時的CPU也不夠力
個人覺得最重要還是軟體支援不足
只有跑3DMARK Vantage 這些測試軟體才有較大差異

我們工程師最常說的...爽度問題!

他用的是5870... 也沒做啥繪圖或遊戲(測試一下就砍了)
硬碟還是SSD x25 80g 兩顆 raid0
除了看網頁外... 最常用的大概是MSN吧

SLI 還是要 另一片做物理加速用
就隨您高興...


提供一下其他裝置的資訊吧
CPU
MB... 要PCI-E X16+X16 ... 不是有雙PCI-E 插槽就做得到
RAM
HD
VGA... 這個有了
驅動也可以提供一下
system...

參考資料:
Laptop Video Graphics Cards - Benchmark List

我知道要雙卡跑 x16是要高階的版子才有

當初看了湯姆大叔的報告說x8和x16差不多
才偷雞買便宜一點的雙卡跑x8的版子

沒想到x8 x16單卡就差有一兩千分了
這還真的被你講對......爽度的問題


CPU i5-760

MB P7P55D-E PRO

RAM 4G KINGSTONE

HD WD 1TB 7200轉 SATA3(這個我被笑好幾次了,就別再笑我了)

VGA GTX460 HAWK x2,GTS250x1

system win7


原本是x8+x8跑GTX460 HAWK SLI,沒x16+x16可以比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後來一張GTX460被硬拿去"試用",換來一張GTS250
我就拿來跑當PhysX物理卡
沒想到跑出來的3DMARK分數比單卡GTX460 HAWK還低
我才注意到x16和x8的分數有差

原本是x8+x8跑GTX460 HAWK SLI,沒x16+x16可以比所以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後來一張GTX460被硬拿去"試用",換來一張GTS250

我就拿來跑當PhysX物理卡

沒想到跑出來的3DMARK分數比單卡GTX460 HAWK還低

我才注意到x16和x8的分數有差(恕刪)


所以是

GTX460 16X VS. GTX460 8X + GTS250 8X (PhysX)

分數是一定有差別... 放上來參考看看...

不過這樣比好像不太公平

開物理加速... 除了耗資源外...
一般好像都是ftp大降... 跟開AA一樣的情形

16X 變 8X 最土砲的方式就是金手指上貼東西擋住.... 不建議做這種笨實驗



http://www.notebookcheck.net/Mobile-Graphics-Cards-Benchmark-List.844.0.html
連結中
3DMark Vantage
480M vs. 480M SLI 分數差快一倍
8872 15839
但遊戲中不會感到受到那麼大的差異... 效果開超高+解析度調到1920*1080以上當然就有感覺了
HD WD 1TB 7200轉 SATA3(這個我被笑好幾次了,就別再笑我了)(恕刪)


剛好你的板子有X4的插槽

換上 大衛肯尼 OCZ SSD REVO 50G SSD卡 PCI-E 4X

就換你笑別人了... 不過貴貴的喔... 8000多吧



kashinka wrote:
唉我知道要雙卡跑 x...(恕刪)


大大的顧慮也正是我目前的顧慮說

弱弱的問一下,您是怎麼讓單卡x16變x8呢
您那邊有兩張460 HAWK SLI 的 3DV 數據嗎 ?
您入手 i5-760 與 P7P55D-E PRO 與 460 HAWK 時價格是多少呢 ?
您有比較過 P7P55D-E PRO 與 P7P55D-E EVO 這兩片板子嗎?
因為您的配備正是小弟目前想組的說,還請不吝指教

P.S : 為啥HD WD 1TB 7200轉 SATA3會被笑

bk6688bk wrote:


大大的顧慮也正是...(恕刪)



如果全台灣只有十部車,那就沒有建造高速公路的必要了
亂入一下....

借問...各位先進...
那這些中高階的顯卡....有雙DVI輸出的...

在二個DVI都接螢幕的情況...二個螢幕的解析度都可以到1900x1080 full HD嗎?


還是...解析度會一個高...一個低....
另外...一個店家告訴我...
DVI轉接成D-SUB...會降低卡的最高解析度...
有這回事嗎?
sandman_ou wrote:
DVI轉接成D-SUB...會降低卡的最高解析度...
有這回事嗎?


店家有部分是要嚇唬你的
DVI轉D-SUB只有失真的問題(說實話,只有少數人感覺的出來)
當然這關係到數位轉類比所Lose掉的部分、線材的組抗、設備之間的組抗匹配、
外界的信號干擾,不是三兩下能說完的,畢竟D-SUB是走類比信號


D-SUB解析度,在規範中最高可到2048x1536
所以到頭來還是要看螢幕的面板支持到多少解析度
畢竟目前主流也只到1920x1080(or 1920x1200)
超過這個數字的,基本上都是要價破萬元的螢幕


最後為何說是部份??
因為DVI在原先的規範中,最高解析度是到2560x1600
雖然我聽說好像有向上修正了,不過我還是先以我所知道的來說
但還是得回到第三段,比例上真的沒太多螢幕是超過1920x1080(or 1920x1200)
至少現階段是如此,但以後難講(何況除了打Game,一搬人都不太會開這麼高)
補充一下
主機上DVI接頭能不靠晶片轉成D-SUB
是因為DVI-I能配合送出TMDS的DVI或類比的D-SUB
很少見轉接頭裡面有晶片負責數位轉類比的

DVI能單鍊結驅動多少解析度是看TMDS時脈
自己一年前買的2343BWX+ (2048*1152)
讀出來的數據是時脈156.75 MHz
已接近上限165 MHz
當初打算購入時查了不少資料確認785G能撐得住才放心去賣場搬回家
這解析度用內顯玩3D絕對力不從心只能文書或小遊戲
倒是當時要價是7~8千
不在意點距小和TN色偏的話,能放滿兩張無縮A4是真的還不錯

PCI-E點對點的方式要多少寬度就要多少線路的
全都要從已經吞下記憶體控制器的CPU接出來...難怪接點越來越多
等3.0出來較少線就能達到相同寬度也許x8或x16更沒影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