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好像還沒開始討論ATi這張HD5770,貼上國外的資料讓大家參考
資料來自 hardwarezone
原始來源
Mainstream Attack - The ATI Radeon HD 5770
另外還有一篇可供參考,由於是NDA前的東西所以沒有非常詳細。
ATI Radeon HD 5770 & 5750 Benchmarks
下午另外又找到了兩篇
Ati Radeon HD 5770 reviewed: DirectX 11 Mid-Range
AMD’s Radeon HD 5770 & 5750: DirectX 11 for the Mainstream Crowd
值得注意的是下面這篇有CF的成績,看來可以好好的研究研究。
忽然看到這點
12. Mobile01重視原創精神和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請盡量避免轉載圖片或文章,如果真的需要請一併列出原文圖出處,圖片請勿上傳到Mobile01。
貼不下去了 XD,請大家至資料來源自行參考結果。
取而代之的說說我的感想與結論:
效能:
規格與上一代HD4870、4890相似,雖然記憶體用的是更高時脈頻率的4400MHz GDDR5,但Memory Bus只有128bit,反而使得整體記憶體頻寬輸給了4870與4890。
這點使得5770敗給了同時脈與流處理器數的4890,感覺雖然TMU紋理單位與ROP都多了,卻發揮不出來(卡在頻寬?)。
而記憶體頻寬的不足更影響了高解析度與高AA的效能:在某些情況下甚至不敵4870。
功耗與超頻:
但仗著40nm製程,5770的溫度與功耗壓得很低,使其擁有不錯的效能/功耗比。
仰賴於此,即使在公版散熱的情況下,仍然超上了核心960Mhz/記憶體5520Mhz,達到了13%/25%的超頻幅度,3DMark VANTAGE的成績也提升了12%,與4890平起平坐。以公版來說我認為不錯了。
價格、C/P值:
美金報價的方面,5770比4890便宜約$40(約1300NTD),比4870貴約$9(約300NTD),雖然純CP(效能/價格)略低於4870,但若考慮到功耗與超頻性,卻不輸4870。
在台灣的價格約6000NTD,大約介於非公版的4870與4890之間,老實說稍貴了些,感覺比較接近非公版的價格(當然還沒有)。
接下來就期待01版友們的精緻開箱文和交叉比對測試,另外也很好奇5770 CF的效能有沒有可能影響到5850(價格帶接近)甚至5870。不過若是卡在記憶體頻寬...效能成長可能有限。
=================分隔線路過===================
在下午看到了anandtech的文章,內含5770 CF的測試,感覺還蠻奇特的。
效能方面,5770 CF隱隱壓過了5850,甚至和5870互有輸贏。
當然,待機與平均功耗方面5770 CF比5850或5870來得高,但負載下與5870卻沒有相差很多。
以效能、功耗與價格(價格是重點)來看,5770CF不會輸給5870,這讓5870有些尷尬?
不過話說回來,CF的條件比較嚴苛 (軟、硬體支援度、驅動成熟度、待機時的較高耗電),使得考慮想玩CF的人少了不少。 不過很有趣的是,5770 CF待機耗電居然比4850還低...
就設計面來說DX11以後的軟體對於被取消的這幾項硬體單元是工作量上會減輕不少,有些人的看法是從
長遠來說是對生產成本或將來的規模擴增上是有利的(ATI現在就SP的硬體成本最便宜,如果要大幅增加規模的話會先從這裡下手),
但目前來說顯然還是對DX9.DX10的性能有明顯的負面影響,除非將來會再出一個新規格或高頻率(像4890)的產品,不然5770~5850之間似乎性能落差太大了些
至於新品價格上就偏高了些,等NV的GT240發佈後應該多少會降一點,現在的價格很明顯是搶搭W7順風車跟NV暫時還沒同製程規格性能的產品空缺所致,比較好的入手時間應該還要在晚一些時候
不過對喜歡原廠卡的人來說現在入手比較好就是了,現在5770那顆散熱器其實頗讚的說~

Ati Radeon HD 5770 reviewed: DirectX 11 Mid-Range
AMD’s Radeon HD 5770 & 5750: DirectX 11 for the Mainstream Crowd
值得注意的是下面這篇有CF的成績,看來可以好好的研究研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