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好一陣子沒寫顯示卡了,在本篇中若有任何錯誤,還請各位告知筆者與見諒,謝謝。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筆者取得的顯示卡是青雲科技所推出的,但和過去不同的是,他們居然推出的是ATI的產品,這和以往只推出NVIDIA產品的作法完全不同,看起來,青雲也要開始有彈性地去平衡ATI、NVIDIA兩種產品,好讓自己的獲利達到較好的情況。

青雲這張顯示卡,正是ATI在4月2日所推出的Radeon HD 4890,其採用的核心為RV790,但是實際上它就是從RV770裡頭所「特挑、嚴選」需產生的,所以,在部份規格方面RV790與RV770是一模一樣,但是在時脈上卻有大大地不同。

使用RV770核心的Radeon HD 4870其核心時脈為750MHz,但是採用RV790的Radeon HD 4890卻可以達到850MHz的時脈,當然,你可以說這是ATI所嚴選出來的,時脈可以提升13%其實一點也不為過,但是,ATI卻宣稱Radeon HD 4890其實可以經由超頻達到950MHz的時脈(或以上?),那麼這可就不是「萬中選一、骨格精奇」所能夠辦到了。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青雲的招牌美少女站在ATI Logo前面似乎讓人不太適應,畢竟過去都是站在NVIDIA的招牌下招客的。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顯示卡的部份是直接使用公版,青雲就直接把自家Logo貼紙貼上,那隻海鷗在NVIDIA那飛久了,也飛到ATI身上來了。



Albatron Radeon HD 4890拆解圖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從顯示卡正面看起來,似乎在尾部供電的元件比前一代的Radeon HD 4870有更為複雜的設計。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這就是RV790核心,其採用的是55nm製程、具備800個Stream Processor,採用SIMD架構。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看到顯示卡尾部的電路,是採用5相與2相的設計,如果筆者沒記錯的話,Radeon HD 4870好像只有3相加2相。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在輸出方面,Radeon HD 4890有兩組Dual Link DVI輸出,以及一組複合式端子。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在顯示卡頂端則是具備了CrossFire專用的金手指界面,大家等它降到一半價格後再買一張吧。



多出來的三百萬顆電晶體
RV770的Radeon HD 4850、4870全都是9億5千6百萬顆的電晶體,但是使用RV790的Radeon HD 4890則是9億5千9百萬顆電晶體,看到沒有,RV790怎麼會多出了300萬顆電晶體呢?該不會是把Stream Processor數量從800個,提升到了880個吧?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但從規格表來看,RV790的內部執行單元數量都沒有變動,那麼,這300萬顆電晶體是用到那裡去了啊?筆者從ATI所提供的簡報來看,RV790這次增加了一個新玩意,那就是「Decoupling capacitors(decaps)」,其中文名稱為去耦合電容,筆者懷疑,從RV770到RV790之間多出的3百萬顆電晶體就是用在這裡去了。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這個去耦合電容的作用簡單來講就是用來過濾雜訊。由於現今的IC晶片製程是愈來愈小,因此在同一個IC裡的單元密度是相當高,再加上時脈也有著愈來愈快的趨勢,所以,就會導致許多問題像熱量、功耗、時脈、雜訊等一一浮現。

而在這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來自於「雜訊」,這些雜訊有些來自電源,有些則是執行單元的運作,也就是某些功能的「開開、關關」,或是時脈的忽高忽低等,這些都會讓雜訊產生。因此,在一些主機板上方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電解電容,就是要用來增加輸出電源的穩定度,而電源當中的高頻雜訊就需要並聯一些電容來把高頻雜訊過濾掉,而這個就是指去耦合電容。

不過,ATI的RV790核心裡,這種採用半導體製程的產品不會有真正的電阻、電容或電感等元件,這些全都是依靠半導體技術作出相同特性的電路,來取代真實的電阻、電容或電感等。所以,RV790核心使用去耦合電容之後,加強了「吸收突波、降低雜訊、穩定電壓」的功能,因此,在時脈方面我們才可以看到ATI一直強調RV790核心還可以有更高的時脈,而不只是從750MHz到850MHz的13%增加幅度而已。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Albatron Radeon HD 4890測試設定
講了那麼多廢話,還是實際測試一下比較實在。筆者的測試平台不是很頂級,因此若是把測試數據拿來與其他大大或媒體來比較,可能會顯得較為低落一些,至少把用來測試顯示卡的平台統一,己經達到盡量公平的條件了。

由於筆者只有一張Albatron Radeon HD 4890,完全沒有其它可以用來比較的顯示卡,所以在這裡不會看到它是不是比GeForce GTX 275強,或是跟GeForce GTX 260+比較過後的程績。

所以,筆者自己把它進行超頻,與原本的時脈來一同比較。但在進行超頻之前,看到許多國外玩家超頻的時脈相當高,像是在核心的部分幾乎都在1GHz以上,但是,在筆者自己的測試環境上,在調整到1GHz的時脈之後,在有些遊戲畫面與順暢度上都沒有正面提升。最後筆者只有把它超頻至970MHz的時脈,而且要拿它來和原本的時脈來比較看看到底有多少效能的增加。

另外,由於筆者進行測試的時間非常短暫,每天幾乎只有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都一、兩點下班,累都累死了),所以測試的項目有些多、有些少,像是The Last Remnant與Tropics DX10.1 Demo就只有各一項成績,所以本次文章裡就沒有把它放出來。而以下是我的測試平台與軟體設定。

System Configuration:
Motherboard:Intel X48 Chipset
Processor:Intel Core 2 Duo E8500
Memory:Kingston DDR2-800 1GBx2
Hard Drive:Seagate 7200.9 250GB
Power Supply:500W(雜牌的,我也看不出是哪一家的,懶的拆。)
Display:SAMSUNG 2443BWX
OS:Windows Vista Ultimate SP1 32bit

VGA Configuration:
Driver:ATI Catalyst 9.4

Albatron Radeon HD 4890
GPU:850MHz
Memory:3.9GHz

Albatron Radeon HD 4890 OC Edition
GPU:970MHz
Memory:4.0GHz

Software Configuration:
DirectX 10.1:
Tom Clancy's HAWX v1.00 Demo

DirectX 10:
3DMark Vantage v1.01 Patch
Devil May Cry 4 Demo
Call of Juarez DX10 Benchmark

DirectX 9.0:
3DMark06 Patch 1.1.0
Prey v1.4 Patch
Serious Sam 2 Patch 2.070
Unreal Tournament 3 v2.0 Patch

Albatron Radeon HD 4890測驗數據整理

Tom Clancy's HAWX v1.00 Demo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3DMark Vantage v1.01 Patch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Devil May Cry 4 Demo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Call of Juarez DX10 Benchmark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3DMark06 Patch 1.1.0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Prey v1.4 Patch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Serious Sam 2 Patch 2.070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Unreal Tournament 3 v2.0 Patch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耗電量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筆者從Radeon HD 4890原本的時脈850MHz調整至970MHz的14.12%幅度之後,從所有的遊戲與測試軟體來看,其效能一共是提高了7%。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遊戲都買帳,在Unreal Tournament 3裡則可以發現超頻過後的數據是比沒超頻時還低的。

而在這成績當中,筆者還發現了只要在DirectX 10的環境裡,Radeon HD 4890超頻過後的成績,幾乎都有接近10%或以上的明顯成長率,像是在Devil May Cry 4裡最近也有8.25%的效能提高,而在H.A.W.X裡頭更是明顯,最少有26.52%、最高則是33.33%。

而單單看一張Radeon HD 4890在啟動8AA之後,則會發現成績會有一定的降幅,像3DMark 06 1920x1200的0aa0af(12854分)與8aa16af(9014分),就有29.87%的降幅,Prey 1920x1200的0aa00af(136.3 FPS)與4aa16af(116.7 FPS),就降了14.38%的效能。

不過也有些測試結果是提高的,例如:耗電量。筆者是以量測整個測試平台的耗電量做為準則,而在這當中的差異就是把Radeon HD 4890超頻之外,就是還把顯示卡的散熱裝置手動調整到100%的運作速度,記得筆者當初一啟動之後,那個風力真是強,若是在小一點的房間裡,幾乎都快要聽不到身邊的人在講什麼,真是吵的要命。而耗電量的結果,在全速時會提高7.76%、待機則是11.51%,你看,北極熊又要再多死個兩隻了。



仍不足以挑戰GT200b
經過測試之後,就筆者個人的判斷,現在的RV790仍然沒有挑戰NVIDIA的GT200b核心的本錢,但是至少有精準地卡在GT200核心左右的效能,像是GeForce GTX 260+與GeForce GTX 275之間。所以,我們再等等「不久後」,讓支援DirectX 11與40nm的高階產品的再一次比較吧!

以上談的是「效能」,現在我們來看看「價格」。筆者到原價屋的4月18日價格查看,Radeon HD 4890的價格幾乎都在9900元左右,只有微星的賣最低來到8900元,但之前HIS好像有打出7900元的價格,現在在價格表上看不到了。而在9900~8900的價位區間裡,有差不多同樣價位的產品則只有GeForce GTX 275一張。

看起來NVIDIA就打算把才剛量產出來的55nm產品也要準備投下去打價格戰,不然依過去的新製程產品經驗來看,幾乎都得要等上好一陣子才會看到NVIDIA的產品才開始降價,現在卻要提早應因價格戰,看起來NVIDIA迷還得感謝一下ATI把GeForce GTX 275的價格拖下水。

那麼,青雲這張呢?雖然他們的定價是9750元,但瞭解的人大概都曉得在實際店面裡,都會有比這樣官方定價還低的情況,所以,各位可以去市場上問看看,說不定有令人驚喜的價格。本篇就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Albatron Radeon HD 4890強襲登場
2009-04-18 12: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4890
第一次坐沙發

樓主的測試很全面
文章的解說很精闢
可以很清楚的瞭解4890的定位與效能!
中肯...我可以用清流來形容嗎
01現在很少這麼中肯的測試文了
不用刻意說自己測試很中立...有沒有立場一看便知!!!
公堂之上不得提老木!!!
清流+1
樓主真的很強

除了測試解說及表單支援之外

又加上了產品定位


看來4890真的是蠻不錯的咚咚

如果有再小跳水

在看了這篇之後....我想我大概會把持不住吧................
この恨み、地獄へ流します......
你的測試比那些用綁NV的遊戲來比較AN卡的人好多了
中立不中立
一看就知道了

青雲的顯示卡好像是近幾年才出來的
不知道保固方面好不好?
另外包裝圖也滿不錯的
比起某家的怪獸圖案
還是美女圖比較有吸引力啦
如果你為了某件事站出來,永遠都會有人支持你或反對你。如果你不表明你的立場,永遠都沒有人會支持你或反對你。
真的是很詳盡的介紹

我也很想學學樓主的的測試啊!!

可是我自己所擁有的程式不多 所以沒辦法這麼詳盡阿

只能自己作為一般玩家等級的測試人

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做這樣的評測人



不過希望青雲再轉入ATI陣營以後 能夠穩定做下去

不然如果又出現9800GT(128SP)在當作9800GTX的事件發生.....
TO:xxx4503

呵,謝謝你。


TO:吳名氏

其實中立的問題很難回答,我只是找一些市面上有遊戲來測試而已,呵,沒有到清流那麼誇張啦~其他大大寫的也很不錯啊。


TO:GOURRYNSX

嗯,GeForce GTX 260+己被Radeon HD 4890搞到跳水了,你要不要先買?因為GeForce GTX 260+才6千多塊,而且Core超到700MHz左右,幾乎跟Radeon HD 4890一樣了~請等待我的下一篇哦!



TO:ff7

哈,其實市面上有很多、很多、很多遊戲都跟NVIDIA綁標了,因為NVIDIA在遊戲界裡給了超多支援(錢、派工程師隨時Debug等等),而2008年初時ATI才大夢初醒要多和遊戲廠商合作。

回答你問題:

一、青雲顯示卡很久囉~至少我以前看到一大堆GeForce 6600 GT AGP版。
二、這張Radeon HD 4890青雲保固它兩年。
三、這彩盒上還沒有打上顯示卡型號,最後在市場上也不知道會不會是用這個彩盒。


TO:AKSN74

如果只是軟體的問題,那麼就簡單多了,因為有超多遊戲網站可以讓人下載Demo,而這裡頭往往都有一些Benchmark,只要「按下去」就可以測試你的顯示卡了。尤其在nzone裡又一大堆。

mj23168 wrote:
TO:xxx4503...(恕刪)


什麼GeForce GTX 260+6千多塊.........

看來是敝人資訊落後了

感謝您提供資訊于小弟

期待下一篇+作

謝謝
この恨み、地獄へ流します......
mj23168 wrote:
TO:xxx4503...(恕刪)



板大,您好像把事實反過來說了,260+6張到7張的價位早在過年前就有了


過年前MSI就7.2張(還記得消費券嗎?),年後本論壇就有出現6.8張的,我想4890的推出不是過年前的事吧??
總統先生 wrote:
板大,您好像把事實反...(恕刪)



哦!原來如此啊!非常感謝您的糾正。因為小弟對於顯示卡的價格很少著墨,所以最近看到GeForce GTX 260+的價格才會覺得「有降價」的錯覺,原來在農曆年後就已經是六~七千塊的價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