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AMD 這次要飛天了嗎?! 打到3090啦!

感覺I,N家的粉應該都是錢力無窮,沒在計較什麼CP值,衝就對了;口袋很淺的我無法充值信仰裝盤子樣,還是樂當A粉滿足就好。

拜託不要撈過界,讓我12月有卡可以買。
fedora wrote:
疫情關係,工程師都待(恕刪)


這其實也難說
DISPLAYPORT vs HDMI
RSIC-V vs ARM
Python vs Matlab
Linux vs Win
others vs Office
??? vs CUDA

免錢或便宜的東西"不一定"對廠商是最好的東西 有時商機不等人
還有其他東西要考量 常常都需要兩邊押注 開放的東西也有些陷阱要小心
彼此都有自己的利基市場 隨著時間不斷競爭去搶對方地盤 要完勝有點難
tonari wrote:
這其實也難說 DISPLAYPORT...(恕刪)


規格戰一直是議題

台灣最近一次大爆死的是 WiMAX vs 4G

然後政治與面子問題也會扯進來,雖然前中期業界就知道不可行了
但總是要給出來喊的政府(經費)與 Intel 面子,推出一些該規格的東西

DP 那邊倒是還好,就是個硬體傳輸界面而已,然後也不是只有台灣在特立獨行
角特 wrote:
我覺得4k串流很難普(恕刪)


至少在台灣不至於 (桌機部份)
國外就要看是哪個國外。

手機部份,主要是面板本身就沒到 4k 了,
硬要討論手機上看 4k 的其他技術瓶頸沒有意義
tonari wrote:
這其實也難說 ...(恕刪)


N卡也是支援 OpenCL 的。

用 OpenCL 的通吃,而用 CUDA就只能N卡。軟體廠商應該看得出誰比較有商機。

只是 OpenCL 出來不久,軟體廠商還需要一段時間摸熟,之後CUDA的大概就落没了。像Flash那樣,當初也是紅遍半邊天,HTML5熱起來後,Adobe不久前已經宣布放棄Flash不再更新了。

此外 OpenCL 來頭可不小,Google了解一下。它是由各資訊巨頭共同研擬的。包括:AMD、nVIDIA、Intel、IBM、蘋果…等等。

是的你沒看錯,nVIDIA都參與進去了,所以OpenCL有沒有搞頭,你說呢。幾乎就是下一代標準了。很多挖礦軟體早就用 OpenCL 了,這就為什麼礦卡都是AMD的居多。當然N卡也是能跑 OpenCL 而A卡便宜。

CUDA時代已經快結束了,尤其此次 AMD顯卡表現這麼亮眼。更是加速了CUDA的下台。

然後蘋果機的内顯,Intel 的内顯,也都是 OpenCL派的,畢竟就他們制定的咩,豈有不支援道理。以後GPU運算框架算是統一了。其實這樣比較好,軟體就可以通吃硬體,減少資源浪費。
ZEPHYRS wrote:
這次AMD追上來了,(恕刪)


不太可能

以往都沒那麼猛

要實際測試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你自己的結論還不是講(恕刪)


就不敢承認三星就是最大瓶頸
半導體製程與風扇製成瓶頸那個嚴重?
再加上半導體製造時程都是以季來算,
那個嚴重還需要說嗎?

都已經有外電消息說明年老黃就要轉單回gg 7nm,
三星能給夠量夠好的晶片為何老黃還得回gg搶產能??
不就很基本的邏輯問題了
小晨勃道尼 wrote:
找三星通常就是因為成(恕刪)


還有一點,就是產能排不進去
三星沒甚麼大客戶去搶產能,
可以保證n家絕對有NO.1的客戶支援
(無論產能/交期/價格....等)

今年上半年海思的確可能會卡死掉GG產能,
若老黃慢了蘇媽一步,沒跟GG預約產能
結果蘇媽殺招連出(看起來就是早早跟水果等一起搶了海思原本的量)
找三星的確就是逼不得已的選擇
Nightmareseal wrote:
還有一點,就是產能排...(恕刪)

明年結合Xilinx ,可以下的訂單更大,搶起高階產能更有份量。
Nightmareseal wrote:
還有一點,就是產能排(恕刪)

兩家的表現差距並非天壤之別,加上價位差距可讓客戶發揮
只能說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不過顯卡陣營還算是良性競爭,個人是樂觀其成,因特爾之於處理器產品態度才真的讓人厭惡,希望amd未來能有機會超車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