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還看的到 日立電梯 控制電路板好像還是用386好懷念以前的PC-DOS MS-DOS WIN3.1 HE5 LL3/LL5 (以前光華看工程師出機都用LL3再傳的)AUTOEXEC.BAT CONFIG.SYS 還要自己寫 EMM386.EXE 設定記憶 這樣玩遊戲 RAM 才夠用後期還有一個很好用的中文程式 CView 掃毒 VTscan
東風霓虹 wrote:這種事我也幹過.....(恕刪) 燒廠時我也有收刮了不少1M的記憶體一支當初市價記得是1300元我當時在abit公司工讀草創期全公司只有18人從倉庫直接拿一支只算1100元跟一起工讀的朋友合資買了20支在透過bbs龍騎士站賣出用打工跟賣記憶體賺的錢買了生平第一張MIDI音效卡顯示卡就要回老家翻一下了記得Trident 9000我有留下當紀念ET-4000也有用過不過壞掉丟了當時顯卡記憶體不是MB是KB為單位的回想後......感覺時代真的進步好快......也感覺自己老了不少
那時候玩電腦 追硬體 還真是是填不完的錢坑組好一台電腦 等級若要比較好的 都要個5萬網路也是靠電話撥接的bbs慢到令人抓狂(但那時候玩的很高興)因為好歹也是網路令人懷念 但時代總是在不斷的飛速進度當中現在的朋友 要覺得自己很幸福比較可憐的是那些賣電腦硬體的吧 利潤越來越少 像是在賣菜五六年級生 見證了也體會了電腦的發展歷程 特別有感覺
pzip wrote:386 還看的到 ...(恕刪) 我習慣用 QEMM386,它有一個自動執行的程式,幫忙設定參數.掃毒 TRACER 也不錯.家裏還有些 PCI 介面卡,ISA 也許也有,可能是網路卡與 SOUND 卡. 這些可能都沒機會用了!早期的 EISA 很少人提起...
clwu5724 wrote:我習慣用 QEMM386,它有一個自動執行的程式,幫忙設定參數....(恕刪) QEMM 是可以榨出更多記憶體空間沒錯,但偶爾跟某些軟體容易相衝/當機所以個人後來還是乖乖的用 EMM386 就是
spliter wrote:QEMM 是可以榨...(恕刪) 碰到這情況,QEMM386 的參數,可以套到 EMM386.以前寫 CLIPPER,要進中文,又要執行 CLIPPER 程式,都更改[中文系統的啟始掛入中文字數],讓出一些計憶體空間,讓程式不會執行中斷.CONFIG.SYS FILES 與 buffers 不要設太多,也能省些計憶體. (FILES 太少也會出錯,不能開啟太多程式)CLIPPER 編譯為 Overlay files 來降低執行的計憶體空間.以前為了安全起見,計憶體我都很小心,程式中,不敢大量宣告變數.
一張老舊的顯卡引出一堆老屁股話當年...........好吧, 當年我第一台 DIY 的 486 好像也有這張卡, 只是年代久遠不太確定可以確定的是 配上 4條 1MB 的記憶體 , 每條要價1千初 ... 這個很多人提到以及比較少人知道的 486 UMC CPU 那時候買的是 on-board 燒死的一些舊東西都丟了, 抽屜裏只剩一片 ati 3D Rage PRO + SCSI combo card ... 這個市面上不常見好像是Pii年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