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挖礦繼續搞下去,那遊戲玩家買不到顯示卡 PC遊戲市場是等著餓死嗎 ?

劍心san wrote:
但也有另一批少數人是鈔票越來越多

真的
去看了一下之前帳戶還有約二萬的BTC(0.21),那時約1:11XXX台吧
因為太少就放著
沒想到現在是3X萬了
真難想像之前沒價時入市的幾個幾億的現在資產多少...
ForLucky wrote:
真的去看了一下之前帳...(恕刪)


這個社會真的是比誰眼光精準在致富的。
而不是比誰花的時間與體力比較多....
tnt2 wrote:
剛剛在YT看到一個人說一張3070 每個月大約挖到接近0.1的乙太幣
11左右個月不就一個? 目前1個乙太幣1800鎂 東扣扣西扣扣
1個月不含電費賺4000左右 我稍微可以了解為什麼有人要挖礦了
買個4張3070FE 一個月回本一張耶~~~~~~ 真扯~~~~~~


最近幣價大漲我把我去年組的3060ti遊戲機也來挖看看
單一張3060ti 挖礦看起來利潤大約是一個月5-6000左右,電費約400
當初買顯卡記得花了13000,這樣的話3060ti大概是3個月回本,剩下都是多賺的。
如果幣價往上漲的話應該是還可以賺更多
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貨都被掃光了吧,本來就缺貨加上礦場全力掃貨
chiyenms wrote:
所以說不玩 Game(恕刪)

GAME能提供娛樂,提供GAME製作人員工作,而挖擴就只能產出一堆毫無意義的代碼,這些代碼除了換錢外,就沒有任何用處,而且挖礦耗費的能源與運算力比遊戲還多,一般玩GAME只需一張顯卡,也不會24小時滿載跑,挖擴很多都是好幾張顯卡24小時滿載跑,所以最不值得鼓勵的是挖擴才對,。
RTX3060破解了

連驅動值$5000的N卡也擋不住
往後所有能挖礦的卡
不用問,都是礦工的
也許有些搶得到單卡的
應該也會跟著挖
當賺點零用錢的散戶

Nv也不用發展光追DLSS了
往後顯示卡玩遊戲只會被笑
把生財工具用做
低級娛樂的傻瓜(σ′▽‵)′▽‵)σ

顯示卡只要問算力多少?
各家板廠也不用保固了
聯合聲明四個字:挖礦不保
就可以售後不理,賣出去以後
只要數錢就好啦

甚至以後GPU這個名詞會過時
以後就是MPU的時代了
Mining Processing Unit

比特幣應該會上看十萬
以太幣走勢肯定也是一片大好
別再跟說什麼
等虛擬貨幣跌下來
會很慘的話了

給個連結,看看2008年
次貸風暴的相關電影

房貸證券化的點子
30幾年後變成了
由詐欺和愚蠢變成的原子彈

也就是說房貸炒很多年才會爆掉
我相信虛擬貨幣這一波肯定也會
炒很高、炒很久

遊戲界應該會緩慢走向凋零吧
只剩任天堂這種單純做遊戲的
還有Steam上真正有熱情的
獨立工作室在支撐,再來就是手遊
然後就沒了
wusir000 wrote:
GAME能提供娛樂,提供GAME製作人員工作,
而挖擴就只能產出一堆毫無意義的代碼,這些代碼除了換錢外,就沒有任何用處


你根本不知道你自己在講什麼

一個是生產者
一個不是
Nian Gao wrote:
Nv也不用發展光追DLSS了
往後顯示卡玩遊戲只會被笑
把生財工具用做
低級娛樂的傻瓜(σ′▽‵)′▽‵)σ
顯示卡只要問算力多少?

遊戲界應該會緩慢走向凋零吧大哭
只剩任天堂這種單純做遊戲的


這樣發展也沒什麼不好的,回歸去作 Game 的本質

Game 的設計不是在堆繪圖堆解析度堆材質堆特效
誰家堆的圖形漂亮誰就是好 Game 誰就是 3A
Nian Gao wrote:
RTX3060破解了(恕刪)


你漏說了,還有訂閱制的雲端遊戲平台.....
這個才是NV家的重點。

所以,既然不能阻止別人挖礦(就算我們大家可以拗出1千萬種不爽挖礦者的理由,挖礦者真的會鳥我們?),那就不如轉個方向,搞訂閱制的雲端遊戲平台賺玩家的荷包君,兩者也並沒有任何利益衝突,等於是廠商哪邊也都沒得罪,還能兩邊的錢錢一起收進來。

正所謂,山不轉路轉嘛!又何必要持續糾結如何私心買到實體顯卡不可呢?是吧?

所謂的創意,就是用來解決當前問題的,這時候就能看出來了。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劍心san wrote:
你漏說了,還有訂閱制的雲端遊戲平台.....
搞訂閱制的雲端遊戲平台賺玩家的荷包君


目前情況,有建置好雲端遊戲平台量能的業者
直接把這些機器產能拿去挖礦賺得更穩更快,比找什麼雲端遊戲散客客戶好多了

不然你就是必需要花比挖礦收益要高很多的租金/使用費去租用。

---
不管你是要買還是要租

付得起錢,才拿得到東西

不管是顯卡還是什麼其他東西,都一樣
chiyenms wrote:
目前情況,有建置好雲(恕刪)


因為生產遊戲的業者他們也要活啊,可不是只有單單一個顯卡產業要活耶....

你說的那種雲端挖礦機,國外已經有了,而且已經偷偷賺很久了...背後就是採實名制+訂閱制註冊會員。

那個雲端礦機服務就建置在長年確保低溫環境的國家領土上,而且地理位置很偏僻,所以不用怕吵到鄰居、也不用怕有人檢舉你是用電大戶。基本上都是採用無人自動化管理機制,所以不需要請任何員工看管,只須等機器主動回報有異狀,再過去勘查即可,就跟台灣的娃娃機模式一樣,都是屬於被動收入的一部分。

挖礦機要有電、要有網路,人家也解決搞定了,不然怎麼賺錢?這就是專業礦廠的玩法。

以台灣的環境與嫉妒本性心態來說,很難實踐出這樣的規模玩法。(因為酸民、伸手牌、知識窮、見不得別人好、檢舉達人的數量實在太多,怎麼可能發展的起來?這些人敢出去說他們有讀書誰相信?畢竟讀書的動機,就是為了能出來賺錢。

所以,我不知道你口中的司馬遷,有沒有教過這種商業模式就是了。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