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多少人記得Intel i740,20多年前Intel的獨顯?

mjjs wrote:
還能說得出口1998年文書上網機這種名詞。 (恕刪)


那樣滿瞎的
mjjs wrote:
1998連ADSL都還不知道在哪的時候在那邊講文書上網機。(恕刪)

印象中
1998前就有ADSL的技術了
只是那時台灣還沒引進
1998的中華那時是推貴死人ISDN
隔年就轉換到ADSL
只是初期是貴死人的計時制,超過還要加錢
2000年才開始推512k/64k不限流量
這時上網的人口才開始爆量
開啟上網吃到飽的濫觴(誤......
樓主這篇讓我想到好多以往的往事,
接觸電腦這東西應該是小學時,叔叔弄一個很像筆記本,AV端子接電視,讀取資料用卡式錄音帶,打黑白方格狀類似小蜜蜂的遊戲、與貪食蛇。
長大後才知道,那個可能是當時的電腦。
高一拿媽媽的電腦,386-SX33(映像),一開始還是黑白,後來跟弟弟一起存錢請廠商換曾氏ET-4000,人生終於變成彩色。打打天使帝國、軒轅劍。
接下來就是自學DOS開機程式,想辦法榨出記憶體,不然有些遊戲不能玩。後來意外發現家裡的電腦有D槽,原來是電腦公司將80MB硬碟分割成2個。從此D槽40M就成了遊戲秘密基地。
高二再砸錢請同學幫忙升級成486-DX2-66(386是筆誤,謝謝TU30342422大大提醒),顯卡好像換成ET-6000。軒轅劍二戰鬥切換從40~50秒縮短到20秒。以前真的等到快睡著。

哇~~不知不覺離題了!!

I740算是第一次自己組整機電腦(K6-2 300)時購買的顯卡。
Sis6362便宜,似乎曾經有打過摩托雷神(表哥電腦),但,當時想打太7。所以剔除
沒選Savage 3D,映像是效能似乎沒有比i740好(兩者差不多)且bug略多,新手組裝不希望每天搞bug。→也有可能是我當時被雜誌洗腦
巫毒2太貴且還要有2D卡;Banshee也是價格因素。
最後綜合考量選了I740。
I740它沒有很強,但也沒那麼不堪;自己感覺它是"當下"(1998年暑假)算超值的顯卡,雖然事後價格好像掉超快然後就不見了,也沒下一代;但它也穩穩地陪伴我打完太7、古墓系列,直到01~02年左右換杜龍+Geforce 2 MX;整體而言對我來說算是穩定簡單的好卡。
ace ventura wrote:
說老實話我也是被你這句(反)話引進來的
因為印象中對i740完全沒甚麼印象 當年在美國用的是ATI Rage Pro吧. 最夯的是Voodoo 吧(恕刪)


確實, 但當時有兩個現象
1. clone市場在台灣很發達, 歐美則否,
而系統商主流用 Rage Pro, intel也打不開市場

2. 台灣clone市場幾乎見不到ATI的東西, Rage英雄無用武之地
只有一些on board內顯會用
自摸希 wrote:
386-DX2-66

我記得好像是486DX2-66,386沒有這個型號,
486SX和DX差別在DX有浮點運算技術,SX沒有
AntonyChen wrote:
All-in-Wonder

這張我還有留著 32MB的樣子 當時拿來錄電視節目
486DX33時期買的RAM
stargroup wrote:
1998前就有ADSL的技術了
只是那時台灣還沒引進
1998的中華那時是推貴死人ISDN
隔年就轉換到ADSL


https://www.twnic.tw/download/ip-94-1.pdf
台灣網際網路發展史編撰研究計畫
期末報告

1998.12
教育部台灣學術網路連線單位採用中華電信 ADSL 線路費率協調會(阿里山協調會),主要決議影響我國 ADSL 發展甚鉅:
(1) 教育部同意於 88 年 1 月 20 日以前向中華電信申租 3000 組 ADSL(下行速率1536Kbps,上行速率 384Kbps)用戶迴路。
(2) 中華電信同意提供 45Mbps 專線及 ATMport 連接各縣市及 ADSL 機房。(3) 每組 ADSL 裝置費新台幣 10,000 元,每月租費新台幣 2500 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7%B6%B2%E9%9A%9B%E7%B6%B2%E8%B7%AF
台灣網際網路
1998年電信自由化後
由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公司和信超媒體與東森寬頻率先推出了藉由電視電纜線路上網的單向Cable,剛開始台灣的寬頻市場幾乎為Cable主導,但由於台灣電信法規的限制初期並沒有全面開放雙向傳輸,所以還是必須透過撥接方式作為上傳。

1999年
中華電信與資策會相繼推出了ADSL寬頻上網服務,由於涵蓋率遍及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加上多家ADSL業者競爭,使得ADSL在漸漸壓倒性地超越Cable而成為市場主流。而近年來在政府及中華電信的大力推動下FTTB及FTTH已經大量涵蓋,普及率激增。 在1999年,台灣經常上網人口約有480萬人。[1]
tu30342422 wrote:
我記得好像是486DX2...(恕刪)


486 沒錯

386 到 3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Intel_80486

586 從缺 (浮點運算問題)
Dwing wrote:
應該不是 ET20005...(恕刪)


Apple II 加錄音機表示: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