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x33 wrote:
進XP黑畫面會是驅動程式造成的嗎
現在的電路板除非很低階
不然一般都是使用多層電路板
鋸的時候有可能鐵屑會造成短路
...(恕刪)
進XP黑畫面是因為還沒有設定這塊顯示卡的外接螢幕, 我改的這塊卡只有 DVI 與 TV OUT 兩種輸出方式, 在 ATI 的控制設定裏連內建的 G200 就等於有三個螢幕可選擇.
但是當只有一個螢幕做測試時, 因只偵測到只有一棵螢幕,所以也可能因無經驗所以不知道如何設定(沒有接第二顆螢幕,有些設定會變為不可選), 所以設定時最好有兩個螢幕, 然後將加進去的顯示卡接口設為主螢幕,這樣就可以只以一棵螢幕來工作. (使用)
不過在看到 WINDOWS XP 這畫面後, 就開始黑幕, 一直等到螢幕有畫面時, 這段時間有點長, 如果以原來內建的介面黑幕時間極短. 所以我想 XP 要執行 ATI 的螢幕程式後,才會送出畫面到這塊卡....
另外剛發現原來電腦是 4G 的 RAM, 但 XP 是抓到 3.25G, 現在加了顯示卡後只剩 3G 了(BIOS 沒有 VGA 的 RAM 選項). 而我改的這張顯示卡本身是 512MB 的 DDR RAM, 就不知道這 0.25G 的 RAM 跑到那裡了.
註: ACER M5641 的 BIOS 有 RAM 選項,內定是 3G (機器裏是插 4G), 但可以選擇最高到 3.25 G.
鋸電路板沒有想像那樣難, 只是要有報廢的打算. 我常常搞這一些事, 可能真的吃飽沒事幹, 所以搞壞是家常事. OIKOS 也有幾篇搞外接盒與 SCSI 卡的,也有成功也有只能扔在牆角的, 不過當然心裏要有勝算才會有動機, 不然真的拿錢開玩笑. 鋸卡還比 DIY 一些轉接線容易, 轉接線可能因一時疏忽接錯線, 有時連 IC 都會疏忽反插, 不過眼睛越來越老花,現在比較懶搞這些. 這次是那個 PCI-E X1 的顯示卡真的很貴, 而一些 5200 的 PCI 卡也要 1000元上下, 而那個內建的 G200 真的很差,所以這次才會想改顯示卡. 不過音效卡也還沒著落, 用 SERVER 當工作機真的很煩很累也很燒小朋友.
kevinciou wrote:
轉接卡除外...(恕刪)
使用轉接卡要找單輸出的卡, 也儘量是矮卡比較好, 會這樣考慮是那個轉接卡會墊高約三公分, 這樣要鎖住這卡就有點困難, 而且有些免用螺絲的就無法鎖住整排的卡了.
採用單輸出的矮卡,可以將原來在鎖螺絲的這個 L 處,將它鍬平,然後往下調整這 L 處的位置,應該最後是要鋸掉約三公分,再鑽一個螺絲孔, 但是卡已經被墊高約三公分,所以介面卡這塊鐵片下方會短小兩約二公分.
而如果用雙輸出的 DVI ,可能因墊高約三公分,會使上方的 DVI 輸出無法使用, 鎖得上卡,但卻無法接 DVI 的信號線. 且也無法如上述重新處理這 L 處, 因為那個位置可能有 DVI 接口.
所以最省事是鋸主機板上的 PCI-E X1 的插槽前方那個塑膠. (如前網友網頁介紹)

ATI 工具的抓圖,圖中 => 圖型配接卡 有 G200 資訊, 因為接 17" 4:3 螢幕,所以解稀度 1024x768


GPU-Z 資訊看到已經是 1X, 記憶體在此只偵測到 256MB,在第二張圖的微星軟體有個資訊是 512MB,這記憶體變成有出入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