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ts wrote:
OpenCL的GPC benchnark..(恕刪)
說到這個GPC benchnark,還蠻少見到有關的測試文章
之前小弟有分享OpenCL的GPC benchnark在PCDVD上
PCDVD相關連結:OpenCL通用計算測試 GPCBenchMarkOCL
目前官方載點已失效,所以想下載來跑跑看的朋友們抱歉了
當460出現後,ATI 5系列救被我完全否決,因為比起完全針對DX11設計的架構,ATI 5系列完全不能比。所以本來期待ATI 6系列會改善,不過目前的這兩款看起來,還是不優。
接下來460聽說會跳水,假如這是真的,就算目前測試分數不如6870,但我都覺得放眼未來CP值,還是買460比較保險,畢竟DX11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會越來越少。應該說我甚至已經覺得就算460不降價,那麼也寧願先不買,而完全不會考慮6870或6850,甚至是跳水的5系列。
我這樣的想法太偏頗嗎?或者說DX11也沒那麼重要嗎?還是說差異並不大?
umts wrote:
實際上AMD(ATI...(恕刪)
嵐夜 wrote:
說到這個GP...(恕刪)
其實樓上這樣說有點過獎,應該這樣打比方比較正確:
AMD-ATi=對於圖像、顏色分辨能力異常優秀的美術班學生。
Nvidia=一個對美術有興趣並且能力不差的普通班前段學生。
這樣說就比較能讓人掌握事實。
CUDA很多人說不好用、沒有用、沒意義用,但為什麼這幾年看下來每當NV說出我們有物理時,AMD-ATi就會趕快說明我們也有?CUDA轉檔也是相同的道理─時到今日,到底有幾個字幕組或者是幾個人轉檔會樂意選用AMD提供的方案?那個GPU放著涼,CPU努力跑的方案還真讓人有主客易位的錯覺。不只如此,就連軟解也可以透過變相的CUDA加速/OpenCL加速來減輕CPU負擔;這算是硬解的應用方式,也同時克服了不少硬解失效的困擾。
總之,把顯示卡認定只是圖形顯示與打電動的想法的確沒錯,但隨著顯示卡效能嚴重過剩的問題越來越明顯─看著你顯示卡怠速時間的長短大概就能知道─如果沒有第二專長,似乎又說不過去了。
davidmail18 wrote:
當460還沒出現前,...(恕刪)
這樣講好了
1.DirectX11現在有幾款遊戲?
2.PhysX遊戲真正大做的有幾款?
3.家裡裝Windows7或Vista的人有多少?
你不覺得,以上三點兼具的用戶真的是極少中的極少嗎?
你為了這麼極少的標準去看市面上大部份的顯卡
這樣對嗎?
至於轉檔,我都是睡覺前,吃飯前,出去玩之前 放給她轉
起床後,或是回家後
再大的檔我用i7睡一覺醒來也轉好了好嗎...
CUDA優勢除非你的工作就是轉檔(有這種工作?)
不然真的沒屁用...
我敢跟你說啦...
等DirectX11遊戲出一堆的時候
7系列已經要出了
為什麼我敢這樣說?
你看看DirectX9~10的演化就知道了
現在大部分的人都還停留在9
基本上5830就夠把460幹掉了
還是老話一句...擔憂DX11效能,不如先擔憂你下個月的電費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