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評測] GTX275 vs. 4890

我也在前不久買了這張
但究竟是啥原因技嘉的風扇轉速可以這麼低啊?
是對自己的用料太有把握,還是風扇有特殊功能....

玩遊戲的時候是沒感覺太熱,有點給他神奇
winace7082 wrote:
請問4890 改用A...(恕刪)


筆者對AMD平台(CPU)不熟悉還請見諒,但試看國外的評測,大多是以INTEL i7平台當基準.

至於你問的"內建CrossFireX"(如果指的是板子上內建顯示),筆者可以跟你說,不會對結果產生影響.

這跟nVidia的Hybrid SLI一樣,當外接一張低階顯卡時,可以提供把原本會被擱置的iGP利用CrossFire或是SLI的技術把擱置iGP效能加上去;提供類似100+150或是100+200這樣的加成效能,但是當外接顯卡效能遠大於內顯時,即使開啟iGP的CF/SLI,加成的效能是看不出來的. (例如:100+8000)
kae0716 wrote:
非常棒的文章唷好仔細...(恕刪)


因為目前nvidia 高階的卡都有使用 Analog Device 的 ADT7473 來控制轉速

譬如設定好工作溫度在80 度, 你在待機的時候, 他會盡可能的降轉速到最低, 以不超過80 度為原則

開始跑3D game 的時候他會盡可能的把溫度壓在 80 度 , 直到超過設定的點( 譬如 90 ) 後才會跳到 100% 轉速


這是很聰明的設定, 全自動風扇控制, 比一般切換2D/3D 轉速的方式來的精確且安靜
Hi .... Nice to meet you
火山出品 wrote:
筆者對AMD平台(C...(恕刪)


以nV 的卡來說, 高階的通常不會支援 Hybrid SLi 的performance boost 功能

話說nVIDIA 也停止Hybrid Power 的開發了 ( 成本, 主機板須綁標等原因)
Hi .... Nice to meet you
winace7082 wrote:
請問4890 改用A...(恕刪)


您這問題有點...怎麼講比較委婉哩?外行。
其一:除測CPU,MB這種自身的東西之外。測試評比多半都會使用當下最高配備的平台當底。
為了就是屏除配備無法搭配被測試之零件的疑慮,其次就是分數會比較好看,被測得零件的廠商會比較開心。
其二:CFX搞下去不管增效多少,都會影響評比的公正性。用打架來比喻的話,就是二個打一個。(這裡沒有葉問,沒人會打10個)

樓主這篇真的很棒。
這些都是您花錢買的嗎?(沒廠商贊助?手臂很粗喔。
表格也整理的很乾淨易懂,很懷疑你是不是做什麼擅長簡報的工作,真行。
最開心得還是莫過看到您把一般長時間測試檢測ATI顯卡一定會碰到的問題給說了出來。
太多媒體的文章可能都是拿人手短,統統都不講。(我只記得早期鐵鎚可能是被氣死了,曾經打過糟糕透的字樣再形容他們的Driver)
容小弟再讚一聲:棒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寫的真是詳細啊,
不得不推的好文章,
提供給大家購買的參考,
雖然弟還是比較偏好 4890,
可是看到這篇文章, 心裡就有點動搖了!.....
一連看了幾篇火山大的開箱文
只用精彩兩個字來形容實在完全不足
但我實在想不到什麼更貼切的文字來表達我熱血膨湃的敬仰之情
如果說火山大是01的棟樑 我覺得這時在太不夠了
應該說這種程度的開箱文是我們華文世界網路資訊的棟樑才恰當
這樣詳盡的評測完全不輸國外專業阿宅的review
不只是我們這些英文苦手之人的救星
更是這種種科技產品與我們這些無知鄉民的溝通橋樑阿~~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好文值得持續攻頂~!
幫您推推推~!
說真的測試這些遊戲
就算只有單張卡也要測試很久
以小弟PO的275閃電版...
雖然只有些許測試
但是就幾乎耗上1天時間了
火山大2張卡加上數十種遊戲測試
這精神真的令人激賞
不至頂都說不過去阿
NVidia GT200x成本與規格本來就高於ATI 48xx系列(512bit vs 256 bit),但是到頭來大家卻它拿來跟高效能的ATI相比較,NVidia這次真的虧大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