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f0601 wrote:微星送修再方便也沒用我的3870買來沒超過半個月就掛 說的真好,當初我用MSI的7300GT也是新的用沒多久就開始會破圖,之後換了一張良品回來,也是會破圖只是要玩很久才會開始頓下次不會再考慮MSI的顯卡了
如果微星還算不上大廠...那可以稱得上大廠的我看頂多只剩ASUS一家...GIGABYTE營收我想頂多是跟MSI相去不遠 MSI未必會輸技嘉..而若以資本額規模來比較..這三家公司除了華碩因為經營業務本來就比較多(尤其筆電也算是主要業務之一)所以資本額明顯與其他兩家公司相較之下來的大多了...其中MSI資本額約100億技嘉則約為65億..(ASUS約600餘億)若單純僅針對這三家廠商的板卡類產品所創造的營收及其產值...我想應該都在伯仲之間...依照去年這三家公司在年底時所預計財報數字比較:營收分別為650億(A)377億(M)及350億(G),由這三個數字可以大致推論出如果單就板卡類的產品所創造的營收數字我想大該是三家都差不多..技嘉跟維星的營收數目相差不遠...假設筆電部門對華碩整體貢獻程度以50%來計算的話那大概也在300多億左右...所以就以公司的的營收數字比較..三家公司是差不多的至於為何感覺微星的產品不像是來自大廠,那是由於早期在軟體技術支援部分(像是BIOS等)的確是ASUS的強項在這方面不管是在商品支援程度或相容程度 ASUS的確較少有這方面的問題..而當時MSI和技嘉多多少少總有未盡滿意之處.....但是..現在'各家廠商的技術支援都進步不少..更何況這產業也洗牌好幾次了...所以..不管是製造能力或產品支援能力,都沒有太大的差距..頂多就是市場定位差異而各廠有其用料的不同考量....所以..微星絕對不是因為小廠所以跳水..(其實若真是小廠反而沒有能力跳水..因為小廠一般進料成本會較高.跳水有其成本壓力)至於為何常見微星總是率先跳水...我個人猜測跟各家公司的財務調度做法有關\..簡單說就是在存貨管理上各有其考量..在單價不低於成本的前提下賣出,不管價格為何,都可以有效提高資產的流動X率..讓財務報表內的所呈現的數字更加漂亮..不管是對股東或是銀行交代都能讓其安心..而且憑良心說..以現在產品世代交替速度這麼快...新產品規格一推出舊產品其實就是等著跳水..提前幾天跳對廠商而言損失也不大..反而是一種刺激買氣的方式..再說只要別家跳..你也得跟著跳否則除非是跳水貨的庫存量不多..要不然誰會買妳貴的產品..綜合以上幾項因素..我斷定原因不脫上述的幾項吧
FRANK L wrote:微星 wont wo...(恕刪) 沒錯..MSI的確在主板上沒有用上類似ASUS EPU所謂節能技術..但是...MSI現在於其主力產品所推出的DrMos MB產品..不管是耗電或是轉換效率都比其所稱的12相或16相的供電來的表現更佳..多上幾個測試網站就能看到測試經過及結論.要不然電腦王53期也有相關測試結果...您喜歡寫些讓人看不懂的英文還是中文我管不著....您愛用asus 或認為有EPU的軟體監控恨好我也管不著..但是...請不要刻意忽略或不懂裝懂的傳遞錯誤訊息給別人..如果你知道甚麼是DRMOS的規範..這種謬論我想你就不至於亂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