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且不限於:
遠一點的礦卡掃貨炒作,
再接著缺卡荒導致一些玩家因此陸續改用家用遊戲機~
所以顯卡銷售下滑買的人少了就要加價攤平, 維持和以前差不多的利潤率......
不只如此, nvidia 因為光追技術開始領先,
還有 CUDA 等或多或少牽制了遊戲廠商等因素,
就算溢價非常多卻無奈會有少數人先買單,
導致多數人被迫也跟著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然後顯卡貴久了~
就會有人自我洗腦說買旗艦可以保值了~
老黃皮衣刀客笑呵呵~
再說了~ ATI Radeon X1950 PRO / NVIDIA GeForce 6800 Ultra 都是當代輝煌,
我就問現在還有誰拿這些卡打 3A 遊戲? ^ ^?
過了那個時機的電子拉基談保值? 笑死~
回應樓主合理價:
當初 ATI 4850 , 撼訊賣不到 6000 元~
同理 AMD rx6600, 合理價大概也就 6000 元差不多了吧~
礦潮前的 nvidia gtx1060, 索泰有出 4990 元的尾盤價格呢~
等等黨加油! ^_^
你不買 我不買 明天還能降五百~ XD
注:
媽呀!這到底是GTX1080還是GTX1060!?索泰GTX1060 6G GDDR5X 限量下殺。 - 原價屋Coolpc
BmwAmg888 wrote:
我認為現在市面上所有的顯卡通通打5折才是稍微合理的價格!我不覺得成本能多高。
主機板+cpu+ram的價格=一張顯卡價格
(顯卡上也有GPU+板子+ram)
,成本跟利潤真的很有想像空間。XD
__ AMD粉絲,CPU&GPU首選! v( ̄︶ ̄)y __
以下文章就順著你的邏輯來舉例驗算~
先不管技術錢已經都反映在薪水上了~
廠商也都有利潤, 多或少而已......
話說如果技術要無上限地有償,
我們來算這一筆科技帳吧~
先不考慮物價指數, 技術規格等, 只單純從容量來看好了~
比如, 以記憶體為例:
NEC 1 mb = 1000 元的年代~
現在 32 gb = 2500 元,
中間差距究竟多少? ^ ^?
32gb = 32x1024mb = 32768 mb
==> 32768 x 1000 ( 元 ) = 32768000 = 三千兩百多萬元~
歡迎大家用你鼓吹的技術有償無上限的花三千多萬元,
買一支 ddr4-3200 32gb 記憶體喔~
就用你的邏輯趕快出錢啊......
阿不就無上限的技術有償~
故得證你的邏輯自相矛盾. ^_^
以趨勢分布來看:
技術升級, 價格下降才是電子業常態.
技術升級, 價格下降才是電子業常態.
技術升級, 價格下降才是電子業常態.
很重要說三次.
今日 AMD 跟著 nvidia 都在漲,
重點是什麼? 在於漲過頭~
打破當初 ATI 4850 賣 6000 元的中階價格帶甜蜜點~
長久以來當初心理錨點價格帶是這樣訂的~
入門三千
中階六千
中高階九千
高階一萬二
次旗艦一萬八
旗艦兩萬多~
頂規技術宣傳賣個四萬吧~
而這個規律早就被打破玩爛了~
1060 尾盤價 5000 元,
再看看 3060 現在是什麼鬼島價? ^ ^?
這個瘋漲價格是誰搭著礦潮順風車在歹鬼帶頭? nvidia 漲過頭也~ 嘻嘻~
技術有償, 或許也對, 但總該有個上限吧,
經不起上述隨便用一個容量飛漲, 價錢跟不上的簡化驗證.
^_^
話說回來,
世界萬象無奇不有,
在電子產品消耗品中,
有人以旗艦可以保值的論點以後, 連無上限技術有償都出動了~
哈哈~
我們來驗證樓主言談中有要廠商無償勞動嗎?
回文這麼激動幹嘛? ^ ^?
而且論點還站不住腳~ XD
反而我們不會虧你乾脆要廠商用送的好不好~
這樣好了, 無限期建議你用你的邏輯 -- 無上限技術有償,
花三千多萬元買一支 ddr4-3200 32gb 吧~
用你的邏輯很合理吧......
GZAIZ wrote:
你不覺得成本有多高,我笑了
蘋果一台手機的成本不會超過五百美元,但賣你1200美元
這種爛公司難道不用被起訴嗎?
反正IOS的更新和維護都是從天而降,都是今天禱告明天改版
DLSS的研發也是無償勞動
光追運算也是無償勞動
每次驅動更新也是無償勞動
去看看台積電從七奈米到五奈米再到三奈米,花了多少錢
你以為這些研發跟製造成本是台積電自行吸收嗎?
享受40系誇張的功耗比跟DLSS,轉頭抱怨價格應該砍半
乾脆用送的你說好不好
__ AMD粉絲,CPU&GPU首選! v( ̄︶ ̄)y __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