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GTX480

吵什麼吵! 參在一起做nAtiv啊便當!!!

原諒我肚子餓...
每次看到這種爭來爭去的文章實在是
我N家跟A家都用過
都很好用啊
實在是想不到有什麼可以爭的...
RX-1 wrote:
那請你這位博學多聞的...(恕刪)

幫這位仁兄補幾句話。
ATi是就連公版卡都會給他莫名其妙驅動出包的一間公司,過去本身輝煌的歷史今天我們別提,但NV不論如何也被過度放大檢視了吧?特別是那個顯示卡燒毀事件。
實際上的真實情況我們無從清楚的明白,但是肯定的只有一件事情:有不只一個人─我身邊總共13人使用該款驅動執行星海爭霸2超過40小時以上卻都過關的。驅動要燒掉顯示卡的方式仔細推敲並不多,但最終的指向仍舊是廠商沒有按照規範設計顯示卡本身所導致。這點無庸置疑。你自己去看看有多少廠商亂閹割奇怪的晶片能力、亂搞超級超頻、亂寫入電壓調整BIOS,哪天出包了誰也不意外,只是廠商的態度的差異就在此顯現了。

GTX480的電壓還是一樣不怕死的高。至於為什麼那麼高?電壓的控制應該說是BIOS早在A2、A1晶片還沒成熟時的工程樣品狀態下就寫好了,而市售的A3才是最終版本,因此才會有這種電壓落差,並不意外。所以出現這種可以調整的空間,在乎的人會調,不在乎的人仍舊不在乎,沒必要多做文章的。
其實在原PO發文之前我就考慮過寫教學文,只是被搶了頭香就不便多說了。但補充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每秒60張的畫面,VNSYC,也就是垂直同步,這有助於玩家在遊戲中取得較高的畫面判斷能力,進一步提升精度。格鬥遊戲的目押就是針對人物的動作做出畫面張數分析,發動的狀態與無敵時間、有效距離產生一個平衡,所以像是SF4非常講究每秒60張就是這個因素。FPS的話,只要張數不要過度低落,基本上每秒30張就足夠玩家分辨敵人了;而每秒60張則是避免張數波動,導致敵人走位上的判斷失準─你看國外的CS電競專家,解析度、反鋸齒都用最低,可是卻是槍槍暴頭,就是針對張數穩定性所做出的取捨。

幾年前8800Ultra還是卡王時,曾經看過有國外電競選手的訪問中旬問到電腦裝備時,對方就說出了:他使用8800Ultra但是卻只開1024*768、NO AA、VNSYC並搭配CRT螢幕這樣的驚人說法呢。
反而是我們這些升斗小民才會要高解析畫面、高材質貼圖、高反鋸齒、高動態光源這些噱頭XD。
AstrayAA wrote:
幫這位仁兄補幾句話。...(恕刪)

對於你的發言
我真是受教了
更進一步的了解開啟垂直同步的意義
我就是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才發這篇文章的
吸引更多高手來這裡發言
還有不好意思搶了你的頭香
renee8592 wrote:
大哥.....597...(恕刪)

說實在 有王卡固然是很好

但你也不用把沒有證實過的東西拿出來吧

你480SLI你拿個變店家去測一下就知道多恐怖了

應該直逼小冷氣....

你之前發的那篇只能跑8X根本是沒意義

因為你就SLI要怎麼跑16X

8X對 480SLI應該不順~ 你最好再換X58吧
kevintseng1208 wrote:
在2D的情況下降電壓...(恕刪)


ATI驅動到底哪裡有問題阿 ?
沒使用過也沒親身使用碰到問題.就如此詆毀
你怎不大聲說N卡還會因為驅動問題燒掉顯卡
kevintseng1208 wrote:

這裡要討論的是GTX480的特性跟ati一點關係也沒
沒事扯什麼ati ati的
nv的顯卡關ati屁事
請針對問題的本身認真的討論
這樣才能讓整個討論區成長
不然沒意義的回文讓整個討論串看起來都吃力
沒意義的回文我就不回了
教學相長才是討論區的本質


因為整篇文章主題是要降低電壓、頻率、效能,來降低GTX480的耗電量,
讓人不由自主聯想到對手ATI不就是剛好達到樓主的要求,
如果討論板都只能附和樓主的意見,不能持相反意見,不能潑冷水,
就不叫討論板而是佈告欄~

另外樓主提到的ATI驅動問題,我印象中應該是很久前了,
況且改電壓都不嫌麻煩,假設真有小小一個驅動問題應該更好解決才是

我比喻買法拉利,有人說速限60當然可以限3000rpm來達到省油目的,
但是既然平時使用全都跑在速限60km的道路上,買法拉利做什麼?

還有,如果那些FPS高手在遊戲裡1920x1080,AA跟AF或所有特效全開,
完全不會影響到遊戲流暢度,可以看到更平滑的人物曲線,不會打到鋸齒狀邊緣,
你想他們會不願意打開嗎...
說真的,很多人說fps30以上就分不出來,60以上就沒差別,
以我個人來看,沒有100還是有差別的....
Sylevil wrote:
你說的話也看看就行了:D
N粉因為廢米的表現,而不由自主的攻擊對方,這是必然的


真糟糕,你自己對號入座了 lol

我是牆頭草派的,所以我的話你看看就好了啦

ATi或是NV不管誰的效能和功秏比優,就跳誰就好了,何必這樣呢 :D

不過人家的測試好就是好啦

ATi驅動好不好都不是這篇的重點吧 ?

雖然以前真的很鳥,不過現在改進的還不錯了
Core i7 965 + GTX580 Core i5 2400+ 6970 2G
會買這麼好的顯示卡~
當然是要求高效能~
有亮眼的測試分數~
如果要省電低溫~
倒不如買一塊較低階的顯示卡~
只是以目前的電腦遊戲市場來看..
真的有必要買這麼高階的顯卡嗎?
除了影像處理的工作者..
想起當初為了電腦版的FF8~
花了快一萬塊買了GeForce 256~
不過真的很值得~
畫面很棒~


Joe680830 wrote:
因為整篇文章...(恕刪)

這是一個爽字。
即便是要限速,法拉利仍舊是平穩的好車,所以以車來比喻不恰當;這也不是升斗小民該頭痛的問題。先不提這個,我買GTX480(晚一點考完試來寫篇真實的中文版自己動手篇好了)是為了用CUDA轉檔,打電動或許還其次的需求,既然轉檔過程中才要喚醒GTX480的潛能,那剪輯過程中我不需要這麼浪費電,總可以吧?
想省電的理由沒你想像中那麼少(笑)。

Joe680830 wrote:
因為整篇文章...(恕刪)

針對你後面電競的問題,我先問你個問題:你知道經典微軟滑鼠IE3.0吧?解析度多少?800dpi。現在滑鼠解析度越來越變態,可是在高階解析度上的穩定性卻反而沒有過去低解析度好;受限於硬體上的設計,擁有高靈敏度的滑鼠對於低頻偵測比傳統低頻滑鼠來的準確,所以即使是丟一隻擁有5000dpi的滑鼠,電競選手一樣會採取低頻來使用。這時候,螢幕解析度越大,滑鼠拖曳距離越長,對於瞬身(回馬槍)、精準狙擊(爆你的頭!)都不利,因此縮小解析度與高滑鼠準確度,才是電競玩家要求的。
有興趣可以自己試試看!技術比較差沒關係,但是你試試看超高解析度下的狙擊鏡的感受後,你大概能體會電競玩家的思考了。
(PS:我不是打電競的,但是自己用的裝備全部都是電競裝備,有請教過別人的心得。)

aabbcc00 wrote:
ATI驅動到...(恕刪)

族繁不及備載。如果只裝Driver就會失去很多調整的空間,我們以完全安裝為範例吧!
我有一片HD4550,自己碰到的問題種類很多,還有不少網路上沒啥人反映的:
1.CCC打開五小時後會自己無限迴圈當掉又重開。每一個LOOP費時6分鐘,重開問題會學涼宮春日一樣消失(燦笑)。
2.CCC開啟時間要花三分鐘?又不是勇者王合體要花費一分多鐘XD。
3.CCC使用HDMI時畫面雖然無法填滿螢幕,但是調整時居然會無法正確地對到螢幕的長寬大小?都無段調整了居然還不能伸縮自如XD?
4.以上都換過數版驅動依舊存在,系統也重灌過了。
雖然不影響工作內容,可是用久了總是有種莫名的感覺。因此,我也沒辦法啦。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