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5nm晶片開發成本與製造成本都幾乎是翻倍,你還想買便宜?

altoph wrote:
越貴越少人,這很正常,但往往就是越少人,只能賣越貴,否則乾脆不賣,也許現在電腦產品也變成階級象徵,如同每年買最新推出iPhone,就是那些人


市場在哪邊?需求在哪邊?往哪邊走才能賺錢,其他都是假的
就跟給一些人錢在實驗室裡開發自認為宇宙無敵強成本無限高的產品,最後把研究結果送國圖存檔等,他是沒意義的,老闆燒錢就是要有收益,不然有天會燒完.
RD研發也是要有人用,沒人用沒有驗證的產品最後很可憐

否則乾脆不賣~那麼是不是關門好了..就跟旅館一樣沒有客人鐵門拉下來就0成本支出,只要不開0成本就不會倒
pc8801

旅館鐵門拉下來也不會是零成本

2022-10-04 18:25

Liu v
樓主

笑死人,這些公司股票市值都超級大,用得著你去替它們擔心市場在哪?笑翻我了 你以為你買不起,大家就都買不起?就像房子,你嫌貴,但房價持續創新高中,誰在乎買不起的人怎麼看?


樓主自己歪樓…
反正
電子產品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三萬塊的二手顯卡在大陸都有人買了…(炒上去的)
盈虧由廠商自負吧
仍推AMD高cp值的部分產品
如果你喜歡intel的產品有一小部分cp值略高也可考慮
至於顯卡看需求買吧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kingjehau

你以為人家會管你在不在乎喔...我茶餘飯後上來噴你幾句,你就這麼認真,這才好笑[^++^][^++^]

2022-10-04 16:30
altoph

kingjehau 只是不希望有人被他誤導了,廣告歸廣告,討論歸討論。只會胡攪蠻纏不代你就比較厲害。另外,我的確有點認真了。以後真接噴回去就好了。哈哈哈。

2022-10-04 18:52
胡扯
我用你的公式還有你的各種成本報價
NV的單顆晶片+研發+封裝也才334美元而已
你前面算式結果都正確的
後面就胡扯了
還註什麼他用N4製程更貴一點點
更貴會從334爆增到1000美元?
你這種8成對的2成吹的沒想到有人真的拿起來算吧
Liu v
Liu v 樓主

同樣使用5nm製程, 300 mm² 與 600 mm² 晶粒,成本才不會是1:2,假設5nm瑕疵率是相同下,越大範圍的晶粒出現瑕疵導致整顆報廢的機率其實更高,而被報廢的晶粒,不用算成本?

2022-10-04 17:39
Liu v
Liu v 樓主

chiplet則是製造一堆全部都是例如 300 mm² 的晶粒,然後再用3D封裝把兩顆 300 mm² 的晶粒『黏』起來,但由於300 mm² 的晶粒,出現瑕疵的機率小多了,成本自然能夠大幅下降

2022-10-04 17:43
shyguy0217 wrote:
我用你的公式還有你的各種成本報價
NV的單顆晶片+研發+封裝也才334美元而已
你前面算式結果都正確的


簡單講,越大顆良率越低,成本越高,不要以為晶粒是像切豆腐那樣

我懶得翻譯,自己用google翻譯

Just for the sake of comparison, the GA104 die of the RTX 3070 is 392mm² or roughly 20mm x 20mm. meaning you can get a yield of closer to 150,000 usable dies per production day.



In actual manufacturing, one EUV laser can produce roughly 1000 to 1500 wafers per day. With very large chips like a GA102 (RTX 3080/3090) for example with an area of 628mm² you get relatively few dies per wafer.
Of the 80 dies per wafer, only 20 are without defects. These would probably all go toward manufacturing the RTX 3090. Those with defects can have more of the SM’s disabled and go toward production of RTX 3080 cards.

Liu v
Liu v 樓主

我笑了,你是看不起台積電研發十年的3D封裝技術?居然跟我說縫不起來?

2022-10-05 8:38
Liu v
Liu v 樓主

浮報成本?我笑了,我是哪一家半導體廠?資料留在這裡,自己去判斷[翻桌]

2022-10-05 8:39
INTEL跟NVIDIA也早早就在研究MCM了
都有發表過工程樣了
沒量產是認為當時MCM技術還不成熟,而且封裝尺寸還沒到極限
maya95

APPLE 也沒參加 [XD] 而且你搞錯了, nVIDIA 有喔. 2022/8/2 UCIe 努力實現封裝級別的通用互連標準化.該財團在12名董事會成員的指導下成立成立了六個工作組

2022-10-05 14:19
maya95

新當選的成員英偉達和阿里巴巴加入了十家創始發起人公司,包括 AMD、ARM、ASE、谷歌云、英特爾、Meta、微軟、高通、三星和台積電

2022-10-05 14:25
不要吵了,通通排隊去做核酸
Liu v
Liu v 樓主

你露餡了,我們台灣人稱為PCR,你打簡體字就好,我們台灣人看得懂[^++^][偷笑]

2022-10-05 9:08
katokikyo wrote:
當時MCM技術還不成熟


MCM確實不是很新的概念,IC載板景碩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過(有申請過專利)

MCM CPU/GPU在AMD的努力下已經先後完成實作,Ryzen系列(首款MCM CPU)已經把Intel搞到出現30年來首個季度虧損4億美元,AMD還是賺4億美元(Intel居然是推給景氣差[岩石][岩石][岩石])

MCM CPU比較簡單,因為CPU本來就是可以調配不同核心個別獨立去處理不同的事件,例如處理網路封包、顯示器的顯示畫面、鍵盤輸入等等,因此MCM CPU已經推出很多年,但MCM CPU的經驗可以讓AMD在
MCM GPU更轉換

MCM GPU比較難一點,主要是圖形顯示都是要同步處理,也就是每個核心之間的通訊管道速度要夠快(簡單講,每個核心要講好誰負責處理哪部分,而且由於遊戲的畫面變化率很高,速度非常關鍵)

但如同AMD早在2019年申請的專利,幾個月前才終於核准,但目前尚未公告(應該正在走領證程序),並且已經實際上交給台積電代工生產出5800X3D,也就是從理論早已走到實際量產

MCM GPU其實就是利用3D Vcache來取代原本在大晶片裡的高速通道(頻率可以非常高的關係),雖然3D Vcache速度會慢一點,延遲問題顯然已經克服,這才有RDNA3的誕生,只是台積電可能還在調良率

5800X3D突然橫空出世,大家都誤以為AMD是要用3D Vcache攻所謂的CPU遊戲性,但其實才怪,主要是要攻MCM GPU,5800X3D只是要用來練功

談到這裡,順便再講一講X86的大未來,並預告nVidia的衰敗起點,以及Intel進一步衰敗,即使Intel能在製程上追上台積電,Intel與nVidia在Chiplet落後太多年,都是很嚴重的致命傷,關鍵在於專利,AMD搶先在當初大家都不看好的MCM走了很久,當然相關專利也佈得滿滿,這使得Intel與nVidia要迴避這一堆專利,就是非常難的門檻,即使大家都可以花錢買台積電的代工服務

AMD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提出infinity fabric 3的觀念,如今被APPLE早先實現在M1, M2,而這種CPU與GPU整合晶片的實力大家可以去看一下M1, M2,首先最大的特色,這麼強大的性能,散熱居然不需要風扇,如果提高散熱器的解熱能力,將會把性能推向什麼程度呢?

MCM GPU其實也是AMD在X86整合晶片上的練兵,這一點包含很多媒體都沒能想到,因為AMD不曾提示過,但想一想就連起來

APPLE M1其實是用台積電3D封裝技術,把CPU與GPU、記憶體黏起來,但如果要發揮X86強悍性能,就必須要再進一步整合MCM CPU、MCM GPU,而MCM GPU就是這一塊拼圖的最後一塊

至於AMD什麼時候會推出類似於APPLE M1的整合晶片? 我覺得主要是看Intel與nVidia追趕情況如何,如果Intel與nVidia都持續很弱,AMD當然繼續擠牙膏,慢慢賺,要不然就會像APPLE推出M1之後,再推出M2,就沒獲得什麼掌聲,因為能夠再提升的空間很有限,這種整合晶片已經是理論上晶片最終型態,再難有什麼新的突破
Liu v wrote:
傳統大晶片成本會不斷飆高,就像我算出4090成本要1000美元,每個人都嚇傻了,所以AMD不再用大晶片做顯卡,如此而已,也就是再下一代顯卡就將會是nVidia真正敗亡的起點,現在只是前菜

消費型顯示卡想定NV生死?
這邏輯聽起來夠淺...
你也許是A粉或N黑我都不在意
但NV在各專業領域躺著賺的情況下要因為區區一個消費型顯示卡就敗亡的機率真的是微乎其微...
NV的設計能力早就屌虐AMD不知道幾條街, 看看30系列用爛爛的三星製程就打趴AMD, 現在40系列還沒開賣就引來一堆A粉唱衰, 看來A粉們應該是很擔心繼續被壓著打

再說, 若下一代有突破性技術, 你又知道NV不會去用? 呵
Liu v
Liu v 樓主

NV的設計能力屌虐AMD? Radeon RX 6950 XT在整體效能足以RTX 3090 Ti媲美,但功耗TGP更只有284W,比RTX 3090的350W、RTX 3090 Ti的450W更低

2022-10-05 13:39
HeeroYo

Liu v 你可別忘了3090Ti用Samsung 8奈米, 多那一點點供耗性能就贏RX用台基7奈米了, 你真以為相同製程下AMD還會贏?

2022-10-05 13:43
HeeroYo wrote:
消費型顯示卡想定NV(恕刪)


是無法定生死~
但左手2成市場,右手2成市場..
這就是股票一值跌的結果
遊戲2成,礦業2成..其它當然有其它的事業群,但無法補滿全部
米再多有天槽都會乾

後PC有NB
後NB有智慧手機
然後下一代?

技術人人喊但有那個量去補大空缺?
NB 手機幾乎人人有,汽車?要多少晶片?
AI深度學習到底市場多大?那些分析師商家科學家都亂估,估的準會爆倉?
NV到底能賣多少給Google,Amz,MS,Apple?這些公司比消費者精..
可以賺錢自己找人設計便宜的晶片,不必要的模組全拿掉只要他們要的功能
一個Amz機房要多少卡片幾千張幾萬張?問題是NV有上千萬張的空缺
一個事業群沒處理反正不能決定生死,我們就慢慢看NV跌到多少要開始拋庫存
Pan.tc328 wrote:
是無法定生死~
但左手2成市場,右手2成市場..
這就是股票一值跌的結果
遊戲2成,礦業2成..其它當然有其它的事業群,但無法補滿全部
米再多有天槽都會乾

後PC有NB
後NB有智慧手機
然後下一代?

技術人人喊但有那個量去補大空缺?
NB 手機幾乎人人有,汽車?要多少晶片?
AI深度學習到底市場多大?那些分析師商家科學家都亂估,估的準會爆倉?
NV到底能賣多少給Google,Amz,MS,Apple?這些公司比消費者精..
可以賺錢自己找人設計便宜的晶片,不必要的模組全拿掉只要他們要的功能
一個Amz機房要多少卡片幾千張幾萬張?問題是NV有上千萬張的空缺
一個事業群沒處理反正不能決定生死,我們就慢慢看NV跌到多少要開始拋庫存

你還是先搞懂命名吧
其他的應該不需要你操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