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ystem wrote:
只能說大大專業!...(恕刪)
感謝bluesystem和黃金獵獵犬的回覆,
又再重新上了一課,
不過也有鑑於現在的一直往4K發展,
Titan X也在4K的平台上測試記憶體的用量,
也想藉此知道更多前輩們的抉擇方式,聽聽更多不同的想法。
阿雷固 wrote:
應付往後的遊戲及高解析度,4G當然不夠用,君不見顯示卡廠商紛紛推出高顯存與堆疊式記憶體的產品。
至於效能全開又是另一個定義了,
首先、效能全開不代表最佳畫質,因為畫質是感觀問題,每個人對特效的調整都有不同的感觀,進而每個人感觀裡的最佳畫質也不一,所以效能全開並不是畫質問題,而是執行問題,它的定義是遊戲裡的圖形選項中,以最嚴苛、最耗能的方式去執行,這當然包括什麼MSAA8X、HBAO+、超級取樣等各種燒硬體的選項。
能夠在最嚴苛的設定環境下順暢執行遊戲,這就是"特效全開"了,這也符合多數人對特效全開的做法。
為什麼特效全開一定要在最燒機的設定下執行,
講個例子,很多人去買電腦花個三、四萬,他們也許會要求跑哪些遊戲要特效全開,店家都應承主機可以全開,等顧客買抱電腦回去安裝遊戲,心想這台主機可以特效全開,於是他進入遊戲中的圖形選項,把所有設定都開到最高,像什麼MSAA8X、超級取樣、超級採光等,僅管他根本不懂那些反鋸齒技術是什麼,但是基於老闆說可以特效全開,就是給它開到最高就對了,結果真的特效全開後超LAG的。
所以特效全開就是要讓對特效運算毫無概念的普通人,進去遊戲的圖形選項隨他們調到最高或亂調都能順暢執行,這才是符合普羅大眾的特效全開。...(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