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小強卡的反撲] 2400XT vs 8400GS,誰是最強的影片播放卡?

咳...G.F大為什麼不為大大您針對的議題多做解說,小弟不方便直接戳破,但小弟大膽假設,大大您應該還沒看這篇少批評,多分享,請用本事贏得尊敬,希望大大您可以抽空研讀一下,或許對大大您會有所解惑

眼觀目前AMD-ATI與NVIDIA、Intel的廝殺,雖然看起來是高效能的Intel跟NVIDIA獲勝,但以普羅大眾的消費額度來看,AMD-ATI更符合經濟效益呢!尤其目前數位家庭生活越來越普及了,低價低溫低耗電的需求來看,AMD-ATI的市場或許可以在HTPC殺出一片藍海之道喔
kevin190 wrote:
寫Motion Compensation也是可以的,在IEEE CSVT的一些論文中,這兩個詞常被混用(恕刪)


"首先,壓縮時會找出影片中一些做為基準的畫面,然後其他畫面比對基準畫面,找出之間的差異",若純就這一段,宜稱為Motion Estimation。Encoding過程中也會用到MC來construct decoded frame,但如名詞"混用"就亂了,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Coding的paper偏IC設計與系統應用,純video coding領域的paper,會較嚴謹而不會去混用名詞。

CABAC跟CAVLC那段講的是"decode"過程中純就MPEG-2/VC-1的VLC與H.264的CAVLC/CABAC來比較軟體解碼耗用資源,而非在論述"encode"過程中entropy coding佔最多時間。
G.F wrote:
我還沒測到AGP的卡...(恕刪)


期待G.F大的測試喔~~

另外聽說,PowerDVD的DxAV需要CPU支援see2才能開啟
所以請大大可不可找AMD K7的平台來做測試啊???
如果『傳說』是真的....那只好放棄升級勒~~
繼續等待AMD RS780的登場....




弟覺得爭執文字的用法還蠻無聊的,小強卡三個字又沒有公認的定義,不知道上面某些仁兄在介意些甚麼?從PCDVD吵到PTT又吵到M01…那麼堅持小強卡是怎樣的話,乾脆去教育部前面請命像三隻小豬一樣放到官定規格裡面好了。

像弟對於小強卡的定義就是基本裝機卡,不管你用料多好,只要是被廠商歸類於value這一等級的,想必相較於同時期其他產品,光看Spec就是比較低階。不過東西賣的好,就算被叫小強卡會比較羞愧嗎?想想SIS6326吧!想想SIS 651/962L吧!弟同學以前在矽統當業務,前幾年光靠這兩樣小強產品賺得飽飽的,現在可是躺在家裡睡覺。

小強還會到處亂爬打不死,偷料的爆電容的能動嗎?

技術面有問題都可以商量,而高興怎麼去稱呼一個未定義的詞,你管的著嗎?╮(﹀_﹀")╭
人家很辛苦寫了一篇測試文,還是多論內容不要光挑剔用語吧!
G.F wrote:
我還沒測到AGP的卡...(恕刪)


還蠻期待AGP卡在UVD上的實力…

這樣弟那台Mobile Sempron的動物機幾乎可以不用在升級了,目前是搭載AGP 9550的卡,了不起就是MPEG加速而已,
播放從Apple網站下載的一些高流量影片有點力不從心。

所以多半還是執行動物園的功能還有在客廳播放一些DVD等級的影片。若是AGP上的2400GS也能流暢播放高流量的影片,
那說怎樣也要去敗一片回來。
ycweng wrote:
"首先,壓縮時會找出...(恕刪)

是這樣說沒錯,小弟以前也會對ME/MC這兩個詞很強烈的區別
不過看過一些video coding大老的文章後,對他們有時會用MC取代ME的講法大感不解
或許小弟理解力不夠,不能參透他們的意思
BTW,CSVT雖然有電路跟系統這兩個字,但只要跟video有關的文章都是其收錄範圍
說其為video coding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論文一點也不為過

另一方面,就decode來說,未加速前的264複雜度最高的地方也不在Entropy Coding
而是fractional pixel interpolation
總之,Entropy Coding的加速實在很難找到規則性
變成各大廠商做完codec加速之後複雜度最高的地方
ycweng wrote:
G.F大寫得很清楚,...(恕刪)


大大我有一個問題,我大概知道entropy encode的原理,但我沒有資訊背景,也沒寫過程式

那些原理是我自己看paper的,有些不是很了解,如果說entropy encode是用機率來決定代碼的長度

那什麼才是「比較強」的entropy encode演算法?是哪方面變強了,所以才能壓的更小?

謝謝!
G.F.
這個......
你問的這個 是我研究所修的課程
影像壓縮編碼.......
從最簡單的傳真機 講到H.264

不過全部原封不動還給老師了
不過如果有興趣 那真的還蠻有趣的啦!!
https://medium.com/@ln1202
kevin190 wrote:
不過看過一些video coding大老的文章後,對他們有時會用MC取代ME的講法大感不解
....
另一方面,就decode來說,未加速前的264複雜度最高的地方也不在Entropy Coding

...(恕刪)


還是要強調一下,我的說法僅限於MPEG-2/VC-1的VLC與H.264的CAVLC/CABAC來比較以軟體實作的資源耗用程度,從頭到尾並沒說entropy coding是decoder中複雜度最高的一塊喔!樓主使用的某軟體裡面的video decoder正好跟小弟有蠻密切的關係,約八九年前Graphics市場還是百家爭鳴(S3、SiS、ATI、Trident、Silicon Motion、NV、Intel、3D Labs、Matrox...),而不像現在主要只有ATI、NV、Intel三家,也沒有DirectX Video Acceleration統一化的視訊加速界面,MC/IDCT/VLC的加速蠻多都得一家一家去接觸然後根據各家專屬界面寫出來,某些加速界面API甚至是小弟與對方共同訂定修改的。針對沒有加速卡的機器,軟體解碼的VLC/IDCT/MC模組除了演算法的選擇及實作最佳化外,最speed critical的部分還得用組合語言寫過(尤其是IDCT、MC),MMX、SSE、SSE2陸續出來後,也得個別寫個最佳化版本,因此Intel對外某些場合用到的SIMD指令可針對視訊解碼各模組的加速數字,是小弟提供的。

以下圖的典型 block-based video encoder的區塊圖來說,MC與ME不能交換,也不方便用MC來統稱圖中的MC與ME,您提到的大老文章或許要看該段落前後文在論述什麼而定。話說回來,維持您以前對ME/MC這兩個詞很強烈的區別有何不妥呢?寫相關論文時區分總比混用來得不會錯。




ycweng wrote:
還是要強調一下,我的...(恕刪)

沒拉,大大您誤會了,我並不是針對你的發言,而是原PO文章中有這樣的描述而顯的籠統,想加以說明而已
雖然說接觸Video Coding才五個年頭,小弟至少也能清楚ME跟MC是兩個不同部分的道理
我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看到一些文章上對於ME跟MC的描述很模糊,而私以為可以用MC稱之亦無大礙
例如下面這段話是從VC-1的論文中擷取出來,他描述的東西雖然是在講ME可是卻用MC一詞
Windows Media Video 9: overview and applications
"Motion compensation is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a prediction of a frame of video by displacing the reference frame."
呵,看到大大您的描述,小弟也接觸過不少跟您類似的事情,只是都在學界罷了,好希望早點去業界玩玩
我想應該您是從某C開頭公司出身的吧,剛好跟小弟的一堆同學的公司打對台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