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兩台23"做雙螢幕,顯示卡記憶體

聽說6970 2G顯卡玩2D遊戲最好
因為 1920*1080 * 32bit色 * 240FPS =2G

我來鬧的...
sino6445 wrote:
別誤導人...懷疑你...(恕刪)


你也幫幫忙 ,是你不要誤導別人

所謂buffer 並不是進去就一定60張
而且如果同一時間 ,記憶體可以存放更多張時, 相對2D or 3D 圖形FPS張數就會提升(當然要配合GPU本身效能搭配)

舉例來說 :錄AVI 到SD卡時 ,一搬來說會經過DRAM buffer 再到SD 卡裡 ,AVI檔案是每20張或者60張時 DRAM size 取捨使用就要有所不同 , 必須考慮到頻寬跟張數問題

你所提出的早期顯卡 難到跑1080P 影像都是到60張嗎(早期有1080P影像嗎??)

我都說最佳化了(圖形無壓縮真實畫素下) 這並不是絕對值, 是該說你外行 還是顯卡設計廠商內行

照你這樣說 1080P 每張都是16MB 再來更新60次 永遠只需要16MB 那記憶體做到GB意義在哪??(剛聽你說更新60次就知道你不懂 更新是指螢幕更新頻率,每秒張數不是用更新這名詞 兩者是不同東西) ,顯卡設計廠商吃飽太閑 提升記憶體幹嘛 反正1080P永遠進去都是16MB 而已,就算在十倍解析度只要160MB 你真的認為顯示卡廠商無腦設計嗎?

你口中什麼2D 3D 不同
難到2D 遊戲是永遠固定1張圖貼在你電腦面前喔~~~
2D遊戲並沒有Z軸,而且貼圖也是2D組成
所以記憶體算法很單純,螢幕解析度多少就是用多少記憶體

3D遊戲的記憶體算法各家3D引擎不同有所不同
請自己去GOOGLE
3D遊戲在螢幕上雖然是2D的呈現
但是絕不是16MB*60Hz=960MB...Orz

請不要講影片壓縮,畢竟這跟螢幕解析度所需的記憶體是無關的
家用顯示器哪一台可以吃壓縮的DVI或是HDMI訊號...
sino6445 wrote:
2D遊戲並沒有Z軸,...(恕刪)


從你的說法就知道你並不是專業影像處理設計師了
你只是用基本電腦應用架構聽來知識來曲解影像圖形處理方式(還再扯60HZ 螢幕刷新率的東西 昏倒~~~)
多說無益~~ 給其他人來下結論吧!!

sino6445 wrote:
別誤導人...
懷疑你有用過2D顯卡嗎?
古早以前的2D顯卡只有8MB、16MB
哪來的256.512.1G

2D遊戲或是軟解看電影
需要16MB就是16MB
每秒60張,就是16MB去更新60次,還是16MB


軟解1080P只需要16MB
有請樓上專業給他解釋一下,這位板友似乎連影像解碼這塊知識都有點小瑕疵

另外1G給雙螢幕上1920*1080再加上開雙遊戲,可能特效要關一下。

浪跡生 wrote:
軟解1080P只需要...(恕刪)


看來還是要存570了
這問題用GPU-Z監看一下應該就知道了xd

1080P解析度
若是同時開5個視窗玩2D的老遊戲 [魔力寶貝]

可以順便加開1080P影片...

還是吃16MB的顯卡RAM嗎?Orz


一切還是都要看使用了哪些軟體比較準!

leowuman wrote:
照你這樣說 1080P 每張都是16MB 再來更新60次 永遠只需要16MB 那記憶體做到GB意義在哪??(剛聽你說更新60次就知道你不懂 更新是指螢幕更新頻率,每秒張數不是用更新這名詞 兩者是不同東西) ,顯卡設計廠商吃飽太閑 提升記憶體幹嘛 反正1080P永遠進去都是16MB 而已,就算在十倍解析度只要160MB 你真的認為顯示卡廠商無腦設計嗎?

...(恕刪)


雖然我不是專業 ( 要先申明, 免得被你第一句話就打槍)

但你的說法我還真的 不 認 同

你的那個60Hz的 buffer的說法真是詭異啊

leowuman wrote:
舉例來說 :錄AVI 到SD卡時 ,一搬來說會經過DRAM buffer 再到SD 卡裡 ,AVI檔案是每20張或者60張時 DRAM siz
e 取捨使用就要有所不同 , 必須考慮到頻寬跟張數問題


舉這個例子更是風馬牛不相及


我這輩子還真是第一次聽到

真希望你能解說的更清楚, 順便附上出處

讓我長長見識



簡單來講, 我現在的觀念是:
V-ram 能支援的最大解析度算法 :
解析度 長 x 寬 x 色彩數 x 色深度 bit
ex.
1920 x 1080 x 3 (RGB) x 8bit (256階) = 49,766,400 bit = 47.4 Mb = 5.9 MB

任何一個畫面被顯示後, V-ram的這個畫面就會被清空, 沒有任何留下來的必要
當然後來有double buffering技術, 最多使用到 trible buffering
了不起就是3D螢幕顯示的時代, 再把他 x2
就是沒聽到 60x buffering

leowuman wrote:
你也幫幫忙 ,是你不要誤導別人

所謂buffer 並不是進去就一定60張
而且如果同一時間 ,記憶體可以存放更多張時, 相對2D or 3D 圖形FPS張數就會提升(當然要配合GPU本身效能搭配)



電腦最好這麼聰明, 還能預測"零點幾秒"後你到底要他畫什麼畫面
幫你把接下來這一秒的畫面都先畫好, 放在 V-ram裡面.....
那敵人我都不用瞄準了啊~我的3D卡已經幫我畫好等一下我開槍殺死他的畫面了, 屌的哩~

當然, 再次強調, 小弟非專業, 有錯請指正


ps. 以前我的某位老師常會罵我: 笨就算了, 笨還不會去查書.......突然間想起這句話
omio wrote:
雖然我不是專業 ( ...(恕刪)


其實3D跟2D的不同在於增加了Z軸這個貼圖
這點到哪裡都是一樣的

3D空間的物件主要還是由材質轉換成三角形
3D空間中的物件越多影響的是三角形數量
深遠則決定了實際VRAM使用記憶體的大小
和光源的搭配則決定了2D的最後成像
目前3D顯示技術(左右眼視差),大多是使用了雙倍的記憶體
求的是顯示速度
#######################################
以下~回覆軟解那位先生

2D沒這種東西...
更不要講CPU開軟解電影...
不信可以去拿個16MB的獨立顯卡
看能不能軟解電影就知道了...
omio wrote:
雖然我不是專業 ( ...(恕刪)


聽你的發言就知道你根本不知道何謂buffer概念~~

buffer 概念可透過韌體規劃 再VRAM裡頭可存放幾張1080P 圖形 ,如果VRAM夠大 所能存放圖形跟張數就會提升

VRAM大小關係到張數流暢度 VRAM大相對韌體可以驣出空間當buffer 存放下一張圖型進來 Buffer能存放更多張圖 相對CPU+GPU處理運算上就可以提昇畫面順暢度

看你下面運算就知道你停留在學校時期的觀念~~ 老師說你不是沒道理的


而一開始提到16MB顯卡 並不是說不能軟解播放高畫質 但是硬要說可以每秒60張 那就請你貼圖給真相 16MB卡跑1080P畫面 FPS60張 給大家瞧瞧 (前面就已經強調過 非絕對值) ,而是再同一時間內相對FPS會掉很多 無法達到高效率畫面品質 請不要曲解說容量小VRAM顯卡就不能跑 而是跑不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