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以後可以在家看阿凡達3D版了??

我看過IMAX的投影室,一般的影片用一台放映機播放,而3D影片是兩台放映機同時放映專屬的膠卷,兩捲膠捲的拍攝視角有差異,加上鏡片後會產生立體感。 理論上來說,我認為只要24x2=48fps就可以達到IMAX 3D撥放標準了。
原本一直懷疑美麗華imax大瑩幕比武昌街一些3D戲院的效果還好,但也沒敗家到在不同戲院看同一部3D電影。直到前一陣子,在不同戲院看到同一部3D電影的預告片(強尼戴普主演,好像是類似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一部片),才證實美麗華IMAX的立體效果遠勝武昌街上的3D電影院。因此決定若是美麗華有上映的片子,就不會去其它家3D戲院看。

因此這一次阿凡達為了在美麗華訂到好位置,一直等到最近才請朋友幫忙訂票,不過也得看下星期一晚上十點多的場次,看完回到家估計也要二點半了,哈!
不用太期待裸試3D...全向投影可能還比較快
rock6879 wrote:
原本一直懷疑美麗華i...(恕刪)

的確有蠻多瘋子會看超過五個電影院的
這次阿凡達來說,日新威秀的確又是蟬聯IMAX3D寶座
3D的片在數位播放的日新威秀比美麗華還吃香,其餘的話通常美麗華比較好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young000 wrote:
不用太期待裸試3D....(恕刪)


例如像Star Trek Voyager上面的(EMH)嗎?哇,不知未來的30年內是否有可能出現?
突然想到幾年前在某個大型3C賣場,
忘記哪間了,就看到一個螢幕在展示畫面詭異的遊戲,
螢幕上面有貼紙寫著3D遊戲體驗,請戴眼鏡,
可是我沒看到啥眼鏡掛在旁邊,
還跟女友看了一會,也看不出個所以然...
現在回想起來,似乎就是在展示3D螢幕搭配3D遊戲吧?
因為當時看只覺得很多殘像,就沒特別去注意

所以其實家用3D螢幕推出一陣子囉?
老實說我也是看完3d版阿凡達才感受到3D版電影令人驚艷的一面。
若干年後的現在,3D眼鏡又重出江湖,不知進步了多少?
個人的老舊CRT+7900GTX+幾百元的快門眼鏡就達成了,
現在的……120Hz顯示器貴還有點道理,
3D Vision是在……因為是無線?
biglu wrote:
若干年後的現在,3D...(恕刪)


貴在它是主動式眼鏡 當然以前也有主動式的眼鏡 長的呆呆的

新的跟以前的不一樣 得配合一個發射器跟螢幕做同步

好處是畫面一點都不閃了 也更自然更立體 而且只要用D3D做的遊戲 都能支援眼鏡(當然還得有螢幕)

缺點就是貴到變成小眾的"慘品" 連台灣都一直缺貨 因為代理商不敢進太多

不過效果真的不賴


提外話:產品發表會做的這麼盛大 一般店家也在PUSH甚至有體驗區
但如欣亞這種大型連鎖商店 居然連何時會拿到貨都沒個答案......
最後還是得靠萬能的網路來解決 我只能安慰自己 是因為自己住高雄的原因
小弟個人的所知如下

1. 3D基本上的原理就是用兩眼的視差產生的。所以高檔的電影院用二台放映機去處理不同視角的是容易理解的。
2. 一般LCD的最高更新頻率是60hz,換言之,在同樣處理左右視角的畫面提高到120hz,也是正常的。
3. 電子快門式的3D技術原理簡單,但是多了電子快門跟有線/無線的問題,所以成本會增加。
4. 一般的電影或照片用nVIDIA的3D是用軟體運算出來的,所以3D顯示效果較差。而用3D繪圖技術處理過3D電影(如阿凡達)、3D game(如FPS game)因為已經有3D的資訊在裡面,所以nVIDIA的3D顯示效果好。
4.另一種是barrier方式,在面板上製作類似柵欄的結構,讓兩眼的視差因為柵欄的關係而遮掉不該看到的影像訊號,但是因為有眼睛位置與面板位置的差異性,所以3D效果較差,但是製作成本低。
5. 全景式的3D技術則有影像中心與影像外圍的差異的問題。
Donlin5633 wrote:
在等個五年左右吧~~...(恕刪)


可能和台灣寛頻及手機費用降價的速度一樣快吧..哈
熱愛科技的運動熱血青年~哈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