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鳴之地 wrote:
暫不去算AGP。...(恕刪)
借個表來玩.
從 ATI 加入戰局起
R7K , R8K , 以及對手的 MX4 Ti3 Ti4 不計
ATI
R9000
NV
FX5000
這個時期互有勝負
整體效能是 ATI 勝了
大家最捧的是 ATi R9550
但是, ATi 驅動仍然很不穩定
在這期用過 ATI 應該都知道那驅動真是天殺的
不是這個不能玩, 下個版本就換那個不能玩...
ATI
X100(百系列)
NV
6000
這個時期, ATi 反而處於整體的落後態勢
因為 ATi X100 家族只能玩 SM 2.0 ( DX9b )
但 nVIDIA 一次取得領先, 不光是效能
重點是率先支持 DX9c 的 SM3.0
這年頭最熱的應該是 6600 系列跟 6800系列, 還有可以開管的 6200 小強卡
ATI
X1000
nVIDIA
7000
這時期, ATi 的產品廢熱耗電直線上升中
好不容易跟進 SM3.0 了但還是沒完全要回優勢
縱使後半段戰場出現的 1950Pro 要回了一點面子
但大體上, nVIDIA 的 7300 / 7600 還是盤據了整體市場
其溫度控制跟電耗控制都明顯優於對手, 價格也是.
ATI
HD2000
nVIDIA
8000
進入了 DX10 的年代
ATI HD2000 的開發最後無疾而終
HD2900XTX 等高階卡只聞樓梯響, 不見人影
因為廢熱跟電耗已經到了一個誇張等級
卻完全打不贏 nVIDIA 的 8800 系列
也因此, ATI 說了句耐人尋味的話 :
我們不比卡王, 我們只比中低階優質卡. 因為這才是主戰場. (注意這句話在後來的ATI產品影響)
低階顯示卡則產生了拉距戰
基本上遊戲卡還是倒向了 nVIDIA
不過, 這年頭兩家最詭異的超值卡
其實是跳水的 7900 家族跟 1950Pro (!?)
ATI
HD3000
nVIDIA
9000
ATI 看起來一直居後
但是重新設計的 3850 / 3870 的推出與低價政策
打亂了 nVIDIA 的如意算盤, nVIDIA 以全新命名改版
但骨頭都沒改的 9系列來迎戰
3870 雖然很明顯的贏不了 8800GT / 9800GT 系列
但在幾度降價後, 對中低階市場造成一定程度衝擊
這時期以價格上, 3850 會是最好的卡
因為 8800GT 往下一階是 8600GTS
而 8600GTS 對上 3850 是輸多了
發現 88 與 86 產品之間效能差距過大的 nVIDIA 趕緊推出 8800GS
也就是後來的 9600GSO 來對抗
但好像沒要回多少優勢...
ATI
HD4000
nVIDIA
GT200
ATI隨後發表了 4系列
4800家族是真正上有意義的面對了 G92 組成的 9系列中堅進行反擊的一步
較低的電耗, 發熱量 (事實上並沒有比較冷靜, 它也很熱, 熱到絕不輸給對手)
雖然 nVIDIA 在遊戲上有先天優勢
但 ATI 也不是省油的燈
藉由較新製程較低成本, 一步步價格戰來進逼
此外瞭解到遊戲支持度落後會被成為話題
ATI 進一步支持到現在遊戲還是寥寥無幾的 DX10.1
之所以 ATI 打得不順的唯一原因就是製程太新造成良率不佳
想要靠量產來解決對手的計畫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
nVIDIA 的 GT200 縱使有 CUDA 等技術加身
但是改不了它較為耗電, 成本較高, 售價壓不下來的事實
nVIDIA 目前看起來像是用招牌在對付 ATI 的實際產品了
ATI
HD5000
nVIDIA
GT300
ATI 再度搶攻
DX11 以及低耗電, 較小製程低成本
要來打售價削減戰
nVIDIA 9世代產品因為製程及晶片設計造成成本不低
降價幅度無法很大
開始跟不上開始跳水的 4系列
現在又面臨了 5系列的上市
就算 nVIDIA 保住卡王地位
但是中低市場的效能價格戰岌岌可危...
眼看ATI 看起來似乎已經取得完全優勢 ...
---
就要看 nVIDIA 能拿出什麼來對抗了.
重點是中低階的割喉戰呀... nVIDIA.
想當年 nVIDIA 也是這樣扳倒 VooDoo 的 (雖然也跟 VooDoo 決策有一定層度的關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