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大家是否也是在等NV GT3xx卡王?

AMD目前規劃是

5870/5850 vs GTX 285/275

5770/5750 vs GTX 260/G92家族

然後11月推出5870X2(聽說會改命名為5900)

而GT300最快也要到12月才會大量舖貨

甚至有消息說要到2010年初

So...GT300的對手是誰已經很清楚了吧?
AustonJhu wrote:
AMD目前規劃是58...(恕刪)


如是這樣...那還是擺脫不了非要下一代卡才能跟對方的這一代卡抗衡的窘境。
從AGP就一路這樣過來了,情況還是沒有改善呀...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蛙鳴之地 wrote:
如是這樣...那還是...(恕刪)


5870X2 不算"下一代"吧
而且還比GT300早推出耶 你怎麼會認為他是下一代?
至少要6開頭才算

感覺大部分的人都認為GT300一定贏...呵 還沒出來的產品先別說得太早
況且GT300據悉良率的關係 市場定位也不在大眾的遊戲卡
對一個還沒辦法鋪貨的產品來說沒所謂的相抗衡還是壓制的


只有在當時競爭者間能確實量產的產品上才存在比較性的問題....
milesfee wrote:
那是再台灣沒有C/P...(恕刪)


那您考慮過歐美的人均收入嗎?
sk869453 wrote:
5870X2 不算"...(恕刪)


暫不去算AGP。
就光看命名跟一般使用者會怎麼分辨世代。
ATI
X300(百系列)
NV
6000

X1000
7000

HD2000
8000

HD3000
9000

HD4000
200

HD5000
300

然後樓上兄台發言是
5870/5850 vs GTX 285/275
5770/5750 vs GTX 260/G92家族

當然啦,這是不計較『核心』的比較法。
要計較核心的話,靠腰...NV一顆G92吐幾代了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蛙鳴之地 wrote:
暫不去算AGP。就光...(恕刪)


同時代...我只能說就算nv贏了面子,也是輸了銀子。
GT300現在難產...能不能贏到面子還不知道 囧
mrq7061 wrote:
計畫要組台重度遊戲+...(恕刪)

看大大非高清不看的觀點肯定也是對畫面講究一族....
以小弟本身一台285和一台4850的電腦以及飛利浦BDP6000藍光機的觀點建議你~
高清片藍光片請直上藍光播放機保證畫質讓你不後悔~
至於電玩還是看您的需求吧!
總統先生 wrote:
那您考慮過歐美的人均...(恕刪)


考慮到他們平均收入 那5850 5870c/p更高拉

台灣平均收入本來就比較低

國外58系列比台灣便宜 收入比台灣高 那c/p不高嗎??
蛙鳴之地 wrote:


暫不去算AGP。...(恕刪)


借個表來玩.

從 ATI 加入戰局起
R7K , R8K , 以及對手的 MX4 Ti3 Ti4 不計


ATI
R9000
NV
FX5000

這個時期互有勝負
整體效能是 ATI 勝了
大家最捧的是 ATi R9550
但是, ATi 驅動仍然很不穩定
在這期用過 ATI 應該都知道那驅動真是天殺的
不是這個不能玩, 下個版本就換那個不能玩...


ATI
X100(百系列)
NV
6000

這個時期, ATi 反而處於整體的落後態勢
因為 ATi X100 家族只能玩 SM 2.0 ( DX9b )
但 nVIDIA 一次取得領先, 不光是效能
重點是率先支持 DX9c 的 SM3.0
這年頭最熱的應該是 6600 系列跟 6800系列, 還有可以開管的 6200 小強卡


ATI
X1000
nVIDIA
7000

這時期, ATi 的產品廢熱耗電直線上升中
好不容易跟進 SM3.0 了但還是沒完全要回優勢
縱使後半段戰場出現的 1950Pro 要回了一點面子
但大體上, nVIDIA 的 7300 / 7600 還是盤據了整體市場
其溫度控制跟電耗控制都明顯優於對手, 價格也是.


ATI
HD2000
nVIDIA
8000

進入了 DX10 的年代
ATI HD2000 的開發最後無疾而終
HD2900XTX 等高階卡只聞樓梯響, 不見人影
因為廢熱跟電耗已經到了一個誇張等級
卻完全打不贏 nVIDIA 的 8800 系列
也因此, ATI 說了句耐人尋味的話 :
我們不比卡王, 我們只比中低階優質卡. 因為這才是主戰場. (注意這句話在後來的ATI產品影響)
低階顯示卡則產生了拉距戰
基本上遊戲卡還是倒向了 nVIDIA
不過, 這年頭兩家最詭異的超值卡
其實是跳水的 7900 家族跟 1950Pro (!?)


ATI
HD3000
nVIDIA
9000

ATI 看起來一直居後
但是重新設計的 3850 / 3870 的推出與低價政策
打亂了 nVIDIA 的如意算盤, nVIDIA 以全新命名改版
但骨頭都沒改的 9系列來迎戰
3870 雖然很明顯的贏不了 8800GT / 9800GT 系列
但在幾度降價後, 對中低階市場造成一定程度衝擊
這時期以價格上, 3850 會是最好的卡
因為 8800GT 往下一階是 8600GTS
而 8600GTS 對上 3850 是輸多了
發現 88 與 86 產品之間效能差距過大的 nVIDIA 趕緊推出 8800GS
也就是後來的 9600GSO 來對抗
但好像沒要回多少優勢...


ATI
HD4000
nVIDIA
GT200

ATI隨後發表了 4系列
4800家族是真正上有意義的面對了 G92 組成的 9系列中堅進行反擊的一步
較低的電耗, 發熱量 (事實上並沒有比較冷靜, 它也很熱, 熱到絕不輸給對手)
雖然 nVIDIA 在遊戲上有先天優勢
但 ATI 也不是省油的燈
藉由較新製程較低成本, 一步步價格戰來進逼
此外瞭解到遊戲支持度落後會被成為話題
ATI 進一步支持到現在遊戲還是寥寥無幾的 DX10.1
之所以 ATI 打得不順的唯一原因就是製程太新造成良率不佳
想要靠量產來解決對手的計畫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
nVIDIA 的 GT200 縱使有 CUDA 等技術加身
但是改不了它較為耗電, 成本較高, 售價壓不下來的事實

nVIDIA 目前看起來像是用招牌在對付 ATI 的實際產品了

ATI
HD5000
nVIDIA
GT300

ATI 再度搶攻
DX11 以及低耗電, 較小製程低成本
要來打售價削減戰
nVIDIA 9世代產品因為製程及晶片設計造成成本不低
降價幅度無法很大
開始跟不上開始跳水的 4系列
現在又面臨了 5系列的上市
就算 nVIDIA 保住卡王地位
但是中低市場的效能價格戰岌岌可危...

眼看ATI 看起來似乎已經取得完全優勢 ...


---

就要看 nVIDIA 能拿出什麼來對抗了.

重點是中低階的割喉戰呀... nVIDIA.
想當年 nVIDIA 也是這樣扳倒 VooDoo 的 (雖然也跟 VooDoo 決策有一定層度的關聯)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