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顯示卡HDMI輸出 等同 DVI嗎

除非你有要求用HDMI audio, 否則用DVI 轉HDMI 即可, 平一點
我不清楚nVidia GTX 的HDMI 有沒有audio , 但ATI 3xxx 和4xxx 是有的, 上面有蟹蟹來做audio
常見的是 dual DVI, 另外加送一個DVI 轉HDMI 的接頭, 好處是HDMI 是基於DVI, 大部份HDMI 也能接受DVI signal, 但DVI 就不能接受HDMI signal. 所以原生HDMI 當你想轉回DVI 時會煩一點.
另外HDMI cable 也貴一點
HDMI可向下相容於顯示器與顯示卡所使用的Single-link DVI-D或DVI-I介面(但不支援DVI-A),代表採用DVI-D介面的訊號來源可以透過轉換線驅動HDMI螢幕,但是此種轉換方案並不支援音頻傳送與遙控機能最大解析度為1920*1200,dual link dvi可以支援顯示解析度達3840*2400所以如果只是顯示介面轉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藍光的hdcp保護機制..一般有支援hdmi的顯示器通常都有hdcp,顯示卡端最近的產品也都能支援hdcp所以問題應該不大..再不然..連接d-sub也能躲過hdcp的防護
話說我家裡的Panasonic TC-37MPK也想接一台主機
正在想HDMI的問題....不知道接液晶電視會不會有色差的問題....
因為之前看有人用PS3接還要用S端子(那是啥? 還有什麼色差線@@)....
不知是否有人願意幫忙解釋~~?
S-VIDEO..又稱S端子輸出.或稱「獨立視訊端子」 ,而其中的S是「Separate」的簡稱。
也稱為Y/C 。是一種 將視頻數據分成兩個單獨的訊號(光亮度和色度)進行傳送的模擬視頻訊號,
不像 合成視頻訊號(composite video)是將所有訊號打包成一個整體進行傳送。
S-端子能在480i或576i的解析度下工作。此種介面多出現在TV,TVR

S-端子中,光亮度(Y; greyscale)的訊號和調製色度(C; colour)的訊號也是由獨立的電線或電線組所傳 送。高頻率的光亮度資訊及色度訊號的一部分是重疊的。而S-端子把兩種訊號分開可以給予光亮度的訊號有更大的頻寬,也解決了訊號重疊的問題。表示S-端子能從完整原先的影像訊號轉送比合成訊號更多的訊息.S-Video有頻寬不足的缺陷,通常不適合用於高解析度的影像訊號。所以高解析度的訊號通常都以類比component影像訊號或是寬頻數位的方式連接到顯示螢幕(通常採用HDMI或DVI端子)。

色差端子:同樣是將明度與色度分離記錄與傳送的系統也就是將RGB轉換為明度(Y)與色差(Cb/Cr或Pb/Pr)的方式來傳送與記錄分量視頻.所謂的「色差」即為顏色值與明度之間的差值。轉換過後的顏色信息量被刪減了約一半,但由於人眼的特性,使得色差處理過後的影像與原始影像的差異很難被察覺。最終的色差數據與RGB數據相比節省了1/3的頻寬。.

以上兩種輸出方式..其實做法類似..相較於早期的av端子或rca接頭.比較不同的是將視訊的數據.分離為 Y & C最後可以得到較之於傳統合成視頻訊號(composite video)傳輸更不失真的影像.至於色差連接線..和一般的RCA連接線類似.標準色差端子有三個RCA端子(Y,Cb,Cr)-SDTV or (Y,Pb,Pr)-HDTV
哈哈789 wrote:
公司用FP93V 感...(恕刪)

比較知名的螢幕 , 有HDMI應該就有HDCP
新一點的顯卡都有HDCP

數位輸出還要配合螢幕的原生解析度
那才是真正的清晰又銳利
我好窮
cupidchen wrote:
S-VIDEO..又...(恕刪)

wow~~
詳細的解釋耶~~真是感謝^^.....
所以說HDMI跟這兩種端子(S-VEDIO,色差)沒有關係就是了~~
這樣我就看懂上次那個測試了= =...原來他拿3種端子來分開試...
色差端子可以支援到1080P呀!!
不過有HDMI誰會用色差端子呢@@.....
.
呀回到正題好了~~
顯示卡接HDMI要推1080P還是別用低階卡好了@@....
怕推不順.........囧....
tim30235 wrote:
wow~~詳細的解釋...(恕刪)


我用過最低階的是6600GT,
要播1080P影片也是沒問題.
其次7900GTX, 當然也沒問題.
時下的新卡就更不用說了.
若要更精細的將這三種輸出方式做使用上的分類的話...
1.S端子..通常使用於電視系統..因為電視系統的色彩記錄是使用YUV建構的.而S端子做法正是將Y.C(=UV即色度)
分離後分別記錄後合成影像可有效減少訊號重疊所產生的失真,早期尚有黑白電視系統時,只要傳輸時忽略 C 訊號,那麼剩下的 Y 訊號就跟之前的黑白電視訊號相同, 所以彩色電視廣播黑白電視一樣可以接受並顯示,反之亦然.

2.色差端子-常見使用環境.數位訊源輸出..如播放DVD等,因為PC的色彩系統,基本上是根據RGB三原色系統而生成
所以色差端子在原本的Y.C分離後的訊號,對色度更細分為CB,CR.兩個訊號.由於人眼的特性是對色度較不敏感所以省略CG訊號,色度訊號(RGB)經伽瑪修正後得到,經色差處理過後的影像差異已很難被察覺。所以,此種輸出方式多用於數位影像記錄裝置輸出如DV等,可得到較不失真的數位影像

上述的這兩種輸出模式都屬於Component Video(影像合成) 訊號,不支援音訊輸出(所以需要一組音源連接線配合).S端子的優點在於訊號合成容易..所以在原本不相容的裝置上透過訊號轉換即可輸出,所以非常的普及於家用電視或VCR裝置..缺點在於頻寬不足..無法支援高解析度輸出.色差端子的優點可支援HDTV的高解析度輸出,而對於類比視訊色差轉換後數位視訊,失真率可大為減低..適用於數位電視的播放..像機上盒或是DVD PLAYER等產品上較常見到.

3.HDMI-高清晰度多媒體界面,全數位化影像和聲音傳送介面,可以傳送無壓縮的音頻信號及視頻信號.是目前高解析度顯示器的主流規格.支援多聲道音訊並且將音訊和視訊整合至同一電纜,簡化系統安裝.其視訊轉換模式稱之為[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TMDS),透過支援該技術的晶片,將視頻編碼成資料封包傳輸
還原,並且還可支援八聲道非壓縮數位音頻輸出..目前規格仍在發展中,而現在最新的版本為HDMI 1.3

這三種輸出模式除了一般電腦顯示器常使用的D-SUB及DVI外,算是最常見到的影像輸出方式..多數顯示卡也都幾乎支援這些輸出模式....

最適當的輸出方式,當然是要配合個人的使用環境而做選擇..目前看來S端子最為便宜且普及,然而高解析度輸出為其弱點,HDMI支援高解析及整合音頻最為完整..但是建構成本也較高.

以上僅供各位參考
對了還有一個問題...
電腦顯示卡使用的HDMI有音效輸出嗎?
還是只提供影像.音效要另外輸出?
相較之下主機板有合板支援HDMI呢?
yiyu0322 wrote:
不大一樣喔!D-SU...(恕刪)


不好意思~~在藍光的光碟中是沒有加入HDCP保護機制的~~
加入HDCP保護機制的部分是在HDMI輸出Port的地方~~
因為HDCP的訂定就是用來保護5C的電影智慧財產權而誕生的~~
而HDMI就首先推出的傳輸介面格式~~
為防止他人盜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