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RTX 5070 就能達到 RTX 4090 的效能

其實別再相信老黃的演說,老黃的演說近幾年來越來越彭風,而且非常懂得用字遣詞在行銷最大化之下還兼顧規避責任。

5070~=4090 performance 這個海報放著斗大的 $549

大家對549就高潮了說好棒棒,說549買4090的效能,什麼50系列c/p都出來了,汁多味美。這個ppt根本先把心理學研究透徹再把字給打上。

結果呢?補幀讓眼睛順滑是沒錯,延遲呢?講都不敢講,況且這還要遊戲嚴謹配套才有,而延遲是先天缺陷,這個驅動再怎麼厲害都不可能無限逼近實際的4090. 另外要強調的是:別忘了5070繼承著192bit記憶體頻寬跛腳缺陷。

J2C第一時間忍不住就要大家先冷靜冷靜,ppt是行銷學!
他只說是效能而沒有說在"畫質不變"的情況下.
DLSS就是透過降畫質再修補所以可以號稱RTX5700效能跟4090差不多.
可畫質就不提也不敢提了.
可是如果降低一點畫質能提升很大的效能價格又相對低很多,那也在可接受範圍.
虛無漫遊 wrote:
根據外媒報導
上一代旗艦卡 RTX 4090 美金定價是 $1599 元。
現在新一代 RTX 5070 就能達到 RTX 4090 的效能,而且價格只需 $549 美金。

台灣肯定不會賣549美金,應該都在台幣20000左右...

號稱電腦王國,幾乎是9成電腦品牌產地
偏偏要坑殺本國人!果真愛台灣(錢)
bans

懂哥川普上台後要加稅25%不知道真的假的?

2025-01-10 2:58
pc8801

台灣售價不是已經公布了台灣起始價19990元嗎?

2025-01-10 11:03
現在主打就是AI
如果老黃是指stable diffusion跟comfyui算圖速度等同4090的話
那倒是有可能,因為他沒說哪一塊效能等同4090啊!!!

至於3D遊戲大量運算的話......先保持觀望。
硬體規格面不說,
畢竟不知道Blackwell架構實際上比前一代強多少,
但光是記憶體規格5070就差了4090一大截,
個人是不太相信「實際上」提升多大,
技術面「DLSS」由於自己是FPS黨所以沒有使用過,
連玩3A動作遊戲也都沒有開過寧可自降畫質,
可能我是敏感體質 (笑

AI運算方面...請AI來解釋比較快:

AI TOPS FP4 與 FP8 的主要差異
主要在於數據精度(floating-point precision)與其對計算性能、能效及應用場景的影響。以下是詳細比較:
1. 數據精度與表示範圍
  • FP8(8-bit floating point):
    - 使用 8 位元表示浮點數,能表示的數值範圍較廣,適合需要一定精度的 AI 訓練與推理工作。
    - 通常在深度學習模型中,FP8 提供了比 FP16 更高的效能,同時保持相對較低的精度損失。
  • - FP4(4-bit floating point):
    - 使用 4 位元表示浮點數,數值範圍極小(例如 -3 到 3),且可能出現裁剪和失真問題。
    - FP4 的主要優勢在於能顯著減少記憶體頻寬需求和運算資源消耗,但精度損失更大,適合特定低精度應用或大規模模型中不敏感的部分。
2. 性能與能效
  • FP8:
    - 在性能和精度之間達到良好平衡,適合用於大多數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和推理。
    - 能有效提升運算速度,同時保持模型準確性。
  • - FP4:
    - 計算效率極高,能進一步提升每秒運算次數(TOPS),例如 NVIDIA 的 Blackwell GPU 在 FP4 模式下可達到更高的 AI TOPS 值。
    - 因為降低了數據表示需求,FP4 大幅降低了功耗和記憶體頻寬需求,非常適合超大規模模型的推理或需要極高效能密度的場景。
3. 應用場景
  • FP8:
    - 適用於需要較高精度的 AI 訓練,例如語言模型(如 GPT 系列)或需要穩定性能的應用。
    - 在推理階段也被廣泛採用,因為其能提供足夠的準確性。
  • - FP4:
    - 更適合於推理階段中不敏感的部分,例如 Transformer 模型中某些層的矩陣計算。
    - 在極端需求下,如超大規模語言模型或邊緣設備上,FP4 可顯著提高效能密度,但需要硬體和軟體支持混合精度運算來彌補精度損失。
4. 技術挑戰
  • FP8 已經成熟並廣泛應用,但 FP4 的實現面臨更多挑戰:
    - 數據失真問題:FP4 的數值範圍極小,需要採用縮放技術(如 NVIDIA 的自動混合精度縮放)來減少失真。
    - 應用限制:FP4 雖然在特定場景中有效,但不適合需要高精度的應用,如某些科學計算或關鍵層操作。
5. 總結
  • FP8 和 FP4 的主要差異在於精度、性能與適用場景。FP8 提供較高的平衡性,適合大多數 AI 訓練與推理,而 FP4 則以極低功耗和高效能密度為優勢,但需克服精度損失問題,更多地應用於特定優化場景。
目前AI運算荒的左岸來說可以觀察二手市場需求,
4090仍然是當紅炸子雞 (可以搬3090板+改48GB),
5090D則是大砍AI運算性能但是保留遊戲效能,
5090無法進口且只支援FP4 (目前許多AI應用主力仍然是FP8)。

個人心得是,50系列不是不好,
而是一場發表會似乎吹噓得太過厲害...
期待日後各路大神的專業評測比較實際
阿愈

遊戲玩家表示台灣也需要5090D[XD]

2025-01-10 5:53
pc8801

要對老黃的刀法有信心,這樣你就根本不會有任何疑問,只會想掏72k買5090

2025-01-10 11:04
我相信是廣告效益,不過手上有4090顯卡的人應該還是很鬱悶
pc8801

哪裡鬱悶?二手市場不都還是天價還一卡難求的嗎?

2025-01-10 11:06
pc8801

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傻了就真的兩萬拋售,所以最近可以三不五時上網拍巡巡

2025-01-10 11:06
其實只要用Lossless Scaling黃色小鴨就好了
DLSS3 補1幀
DLSS4 補3幀
Lossless Scaling 最多可以補4幀

原有4090硬體的幀數補上去,基本上還是贏大多數顯示卡,硬體夠硬才是真,軟體外掛就好了
chousport wrote:
原有4090硬體的幀數補上去,基本上還是贏大多數顯示卡,硬體夠硬才是真,軟體外掛就好了

記憶體頻寬跟核心數量才是硬道理

就跟車輛發展幾十年,一堆花裡胡翹的新技術一堆
但是馬力跟扭力足夠大永遠都是硬道理!
玩遊戲看的不是AI性能, 要AI性能等5月NVIDIA's New Mini PC GB1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小鋼炮,
價格便宜性能飛天, 用AI性能去抬高50系列功能多廣大是信仰者話術
pc8801

老黃的刀法就是看價格說話

2025-01-11 8:01
doch wrote:
玩遊戲看的不是AI性...(恕刪)



開始學i家了
軟體升級 軟體綁定新款 來造成"大幅"進步的假象
pc8801

也不能說假象,要不早那麼多年一堆人在那喊啥amd顯卡補禎厲害你怎說?

2025-01-11 8:03
pc8801

amd影片補禎那麼多年就都是厲害,老黃遊戲補禎沒幾年就都是假象?

2025-01-11 8:04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