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在想現在的電腦能算進步嗎?
想想自己組的第一台電腦
那時候intel都還不是i系列
那時候AMD跟intel 還是互有勝負的時代
我買了當時接近頂規的X4 945
那時候檯面上AMD自己只有X4 955 intel 只有Q9550能競爭更強
然後顯卡雖然沒到頂 也算當時的高階卡的ATI 4850
在那時這種高階配備其實不需要用上水冷都壓制得住
不計較太吵的話 CPU甚至能用原廠的爛風扇
水冷都是追求極限跟超頻跑分的人在用的
而顯卡別說現在的巨無霸尺寸了
有個4根熱導管跟雙風扇就很高級了
而這種配備下450W的電供都能穩用
500以上 600W是真的給頂規顯卡用的
800-1000都還是給接雙顯卡的人玩的
在我買完顯卡後 半年因為製程技術進步
ATI推出了4770的新顯卡
只是換個製程耗電跟發熱都大幅下降
只有一片裝飾用的風扇就能搞定
現在呢?
一代一代出來 製程不斷翻新
換到的是什麼?
龐大的體積 不上水冷解決不了的發熱 加倍的耗電
蹭蹭小野狼 wrote:
每次看到類似的問題我...(恕刪)
500瓦的惡靈古堡 不靠龐大的散熱怎辦
差190瓦快200瓦 說沒有感覺 真的是嗎
看來又是一名製程陌生的人
吃到台積65奈米轉成40奈米
跟三星8奈米到台積5奈米能比擬嗎
而且往後的3 2奈米 皮米會越來越難做
簡單說好了
製程進步代表同樣的供電
新製程卻能產生比較多的效能
但是現今使用情境要求不一樣阿
以前都在1080p的框架下改善
現在1080p下已經能滿足了
當然往2k 4k邁進 意味著數據更多
而散熱材料科技有變化嗎
為了成本當然延續使用
那你有概念一顆風扇
只能解150瓦下產生出來的熱量嗎
那剩下來解不掉的怎麼辦
不就靠眾多鰭片處理
而且你知道嗎
顯卡本來就是要從高階卡賣起
讓真正想買的人購買
比3090ti強的就是剩4080 4090
以下的卡 他們還會再買嗎
思考一下就能理解
剩下耗電量低 效能低的才會陸續推出
你知道嗎 4060 4050
這兩張就是4850的耗電量(115瓦)
卻能推到3060ti 3060的效能
難道這叫退步不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