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奈米的問題

現在的半導體製程, 奈米只是名稱, 跟實際尺寸已經是漸行漸遠.
號稱3奈米, 實際尺寸是幾十奈米.
各家的奈米, 實際尺寸都不同.
以前的Intel 就吃了名稱的大虧.
Intel 的 10 奈米可不比台積的7奈米差.
三星的命名最唬人, 3奈米的電晶體密度只相當於台積電的5奈米.
三星邏輯製程的能耗甚至比電晶體密度更對不起名稱. 所以手機容易耗電發高燒.
提出了看似很專業的問題

點進來看完卻又發現是個大外行

自己去google單位
樓主該不會以為奈米跟白米、糙米一樣是一種物質吧?
做得出來的東西,還怕沒有度量衡單位可以用...
科技發展總會找到出路的

未來可能朝向如何堆疊線路

可以看一下現在記憶體在玩甚麼
我前陣子也有想到這個問題XD,感謝樓主幫我發問,我也是有天突然想到1奈米之後究竟會改成什麼
yfjeng wrote:
現在的半導體製程, 奈米只是名稱, 跟實際尺寸已經是漸行漸遠.
號稱3奈米, 實際尺寸是幾十奈米.
各家的奈米, 實際尺寸都不同.
以前的Intel 就吃了名稱的大虧.
Intel 的 10 奈米可不比台積的7奈米差.
三星的命名最唬人, 3奈米的電晶體密度只相當於台積電的5奈米.
三星邏輯製程的能耗甚至比電晶體密度更對不起名稱. 所以手機容易耗電發高燒.


這也是錯的,製程本身是指基本的技術水平,而在個技術水平之後,能塞入多少電晶體,是各家廠商額外的技術,你可以說製程並不一定等於最終的電晶體數量,但不能說這份『基礎技術』是假的…

就像Intel的10奈米雖然最終的電晶體數量是等同於台積電7奈米,但…那也改變不了事實,事實就是它只有10奈米的技術。

而以製程技術來為對消費者的宣傳,這誰搞的,還不就是Intel?早年的Intel製程技術比別人高,就拿製程來當作是宣傳自己技術水平的主軸,等到製程技術不如人了,才再改口說明製程不是一切之類的…

相信我,如果改天Intel連電晶體數量也追不上時,就會又再改口說「電晶體也不是效能衡量標準」之類的…,當然,這是事實(電晶體數量的確不一定等於效能),只是現在電晶體還有贏,就仍拿電晶體數量來說嘴,等到輸了再改口的一種模式而已。

這種事情Intel也搞過很多次了,像是最早期Intel都是以時脈為效能標準來對外宣傳,結果時脈衝不上去了,就改口比核心數,等到堆核心沒啥用時,才搬出製程技術,現在製程輸了,就是嘴電晶體數量…
pc8801

用你的道理講就是你也不能說那位講的是錯的,是看你切入的是以哪個點來說

2022-12-03 11:46
星幻 wrote:
問題是,真的確定會有1...(恕刪)


你說的是兩回事

製程提升確實是降低能源消耗
而你說是"為了"效能更加提升,所以變得更耗電........
這就是堆料阿..有問題嗎...XD

你效能不變,製程升級,那就更加省電,這是事實阿,怎會不是事實?
早期8800GTS待機電量145瓦,100%運載可以到235瓦。
你拿張GT1030都海放他了..
那GT1030要幾瓦? 不好意思,只要30瓦。
別說GT1030,只要intel 7代處理器,內顯是HD630的,都能略贏他一點....但瓦數!?!?!?!?


還有40系列的4090其實不少人買喔,上次客戶要訂,結果經銷商跟我說全部品牌都缺貨........
才剛上市幾天而已=_=a
只是4090爆出不少融化線材問題...........讓有些人退卻了。
至於4080?這貨根本就是坑人....效能提升跟價格不成正比。
刪...刪...刪...刪...刪...刪...刪
jiahsien wrote:
你說的是兩回事

製程提升確實是降低能源消耗。
而你說是"為了"效能更加提升,所以變得更耗電........
這就是堆料阿..有問題嗎...XD

你效能不變,製程升級,那就更加省電,這是事實阿,怎會不是事實?
早期8800GTS待機電量145瓦,100%運載可以到235瓦。
你拿張GT1030都海放他了..
那GT1030要幾瓦? 不好意思,只要30瓦。
別說GT1030,只要intel 7代處理器,內顯是HD630的,都能略贏他一點....但瓦數!?!?!?!?


還有40系列的4090其實不少人買喔,上次客戶要訂,結果經銷商跟我說全部品牌都缺貨........
才剛上市幾天而已=_=a
只是4090爆出不少融化線材問題...........讓有些人退卻了。
至於4080?這貨根本就是坑人....效能提升跟價格不成正比。


你的中文能力…有問題?

我回覆的是前一位表示『製程不能提升,那就堆料』,這一件事。(他所指的堆料是想成把晶片放大)

所以我回覆了『就是製程有提升了,所以才可以在相同晶片面積情況下就堆了更多的料』,這樣你還不能理解?

而且你下面說的就更扯了,都要改朝換代了,效能有可能不變,拿15年以前的中高階顯卡來類比幾年前推出的低階顯卡…

你這可真敢比啊。

我也沒有真的否定過製程提升會降低能源消耗,但那遠遠沒有你想的多,它能降低的程度,是完全比不上省下來的空間,以及既然空間省下來了,那接下來在拼效能情況下所會增加的電晶體數量。

至於最後的40系,銷售冷是事實,你要不要再去問問,經銷商究竟是進了幾張貨…
pc8801

這兩者之間有衝突嗎?就變成他講他的,你講你的,然後就忽然莫名其妙的他是錯的?

2022-12-03 11:57
以閘極通道長度為主的製程演進可能在1nm截止,但不代表沒有改進的方向,一樣可以透過減少鰭間距(Fin Pitch)或是漸少Fin的數量達到縮小電晶體大小的效果,1nm最快也是2027~2028的事,還有時間可以慢慢探索。
eclair_lave

至於核心的量子不可能積體電路化,要能夠同時具備疊加/糾纏兩態才有辦法作為運算單元,必須是像電子.離子或是光子之類具備需求特性的才能拿來使用,周圍的積體電路框體則是用來量測這個量子狀態用的

2022-12-01 9:42
阿愈

量子電腦 - 電腦裡的老婆介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

2022-12-02 12:52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