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測試了一下,不勾選Ycbcr,然後把顯示器驅動裡的RGB範圍設定為全取,再把螢幕OSD HDMI色域空間也選全取
這樣終於達到跟DVI時一樣的效果,總結:
1.不勾選Ycbcr,螢幕設定Auto (對比正確,但黑色有色差,色彩過度斷階)
2.勾選Ycbcr,螢幕設定Auto (對比正確,黑色顏色正常,色彩過度還是有斷階,優於1)
3.不勾選Ycbcr,顯卡驅動設定RGB全取,螢幕設定RGB全取 (對比正確,但黑色顏色正常,色彩過度正常如DVI)
HDMI輸出時真是麻煩.......
PS:螢幕Eizo EV2334W,顯卡Intel HD4600
tt12309 wrote:
由於使用Intel...(恕刪)
最近也遇到同樣問題,平台是筆電四代i7內顯,研究了一下發現設定滿有趣的

這邊的量化範圍,全範圍是 0~255,有限範圍是 16~235,接 LCD 的話調成全範圍,這沒什麼問題。

同時有 YCbCr 的部分,一般接 LCD 的話應是不用開啟。

這邊是影片播放的部分,因為撥放器本身會做轉換,所以讓應用程式去決定就好。
綜合以上,我的認知是這樣
1. LCD + HDMI:全範圍、關 YCbCr
2. 較舊的液晶電視 + HDMI:有限範圍、開 YCbCr
3. 比較新的液晶電視 + HDMI:全範圍、關 YCbCr
那如果設全範圍,同時開 YCbCr 的時候,不知道會是什麼狀況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