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有使用過Matrox PCI 繪圖卡 Millennium P650 128MB 的前輩給我些使用心得

話說Parhelia高解析度下overlay炸掉的問題不知道修正了沒,matrox似乎沒生出新晶片
工作用電腦, 要求的是顏色「準確」不是顏色「漂亮」好嗎....
你作的圖在你的電腦很美, 一到客戶手上或傳上網給別人看或拿去印刷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這樣子正確嗎??

ATI的我不知道, NV的卡有個"Digital Vibrance"調高一點點, 顏色就會變的飽和又鮮豔,
問題是那顏色就是不對嘛....

Matrox的卡我古早以前也有, 接上去看其實就還好而已(當時螢幕是CRT, 早期三鳥的PF系列),
字筆畫清楚些. 現在用DVI,我還真不知道現在要用Matrox的卡的優勢在哪? 古早的神話就
讓它隨時光流逝吧~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照前輩所說那不就沒有卡可用了!!?

大家有更好的選擇嗎?
ati fire系列那一張比較好...

謝謝
shk^^ wrote:
照前輩所說那不就沒有卡可用了!!?
大家有更好的選擇嗎?
ati fire系列那一張比較好...


我上面講的純屬個人意見, 參考就好了~
我的疑問是, 為什麼要挑顯示卡? 以前D-SUB時代還有類比輸出訊號好壞問題.
現在數位時代DVI看起來都一樣, 挑卡做什麼?

螢幕倒是要挑一下, 非廣視角的螢幕在做圖的時候會有色偏, 今天坐低一點, 明天
坐高一點, 看到的顏色就不一樣了... 選廣視角螢幕我認為比挑顯卡重要的多. 如果
做的東西畫的圖是要印刷或給客戶的, 那校色一下會比較好, 而且好的螢幕校色有
更多選項可以調整, 可被調整的容許度也比較高.

不做3D的圖, 沒有多螢幕(兩顆螢幕以上)需要, 螢幕不支援10bit LUT, 要fire系列
做什麼? 要做3D圖, 其實我個人比較推NV Quadro, 至少多了個CUDA可以用....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小弟的3D 是後期著色的時候才會有顏色及速度的差異問題.
但一開始是超大量的線條交錯,我想要很清楚的分辨所有的線條精確度而不想要自己眼睛脫窗了...有很多時候還要將3d拆解成2d 圖面,線超多的.

主要還是autocad, rhino 3d 及maya在用,如果是這樣的選擇也是一樣嗎?

謝謝您的幫忙及意見.

shk^^ wrote:
請問主要差別運算速度,還有支援到Direcx 及opengl 多少? 可以告知小弟參考嗎? 因為小弟目前再考慮購入P690或者M9120二選一. 價差3千...
(恕刪)


規格你要自己查,我沒有記那麼多

差3000元我還是會買M9120,因為和P690是差了至少兩個世代的產品
而且M series才有支援win7的aero look特效

如果你autocad的產品玩很兇,應該還是選ATI Fire Pro的系列
Matrox的3D效能讓人無法恭維


bluesystem wrote:
.....現在用DVI,我還真不知道現在要用Matrox的卡的優勢在哪? 古早的神話就
讓它隨時光流逝吧~...(恕刪)


說得好!!!

可是我還是把ATI FirePro V3800的卡換下來,把Matrox M9128再換上去

如果認為DVI傳輸的是數位訊號,那麼一切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的話
那麼應該就不需要有HDMI或是DisplayPort接頭的產生
那麼只要是有DVI輸出的顯示卡,他們顏色的表現都是一樣的,所以挑哪塊卡應該都沒差,差別的應該就只有運算的速度和對眾家顯示規格的支援多寡而已

我曾問過專門在實驗室專門做認證及檢測的技術人員
同樣都是DVI數位訊號輸出的顯示卡,那麼他們顯示出來的顏色到底會不會一樣

"理論上應該都是一樣的顏色,但是實際上很難做到",他說
"不就是0和1的輸出而已嗎?",我說
"沒錯,就是0和1的訊號而已,但是你怎麼知道是一秒輸出1次的訊號,還是1秒輸出10000次的訊號?一秒輸出1次的訊號所有的原件都做得到,但是拉高到一秒10000次的訊號,可能只剩5%的元件做得到。另外,本來標準是一秒10000次的訊號,可是元件劣等,還是設計不良,只輸出一秒8000次?或是傳輸過程訊號衰減遺失?或是接收端漏接?或是每秒10000次的訊號,裡面只有8000個是正確的?裡面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了。"

以上
karopiii wrote:
說得好!!!可是我還...(恕刪)


不管是HDMI、Display port或者是SATA、SAS都是序列式傳輸,前端送出來的訊號都必須由末端做clock recovery的動作,把時脈還原,所以前端的時脈即使出現少量偏移也不至於影響功能。 前端是有可能訊號品質不良,會影響ber(bit error rate),但是如果是訊號大量錯誤,畫面會出現花掉的情況,不會影響色彩表現。 一般的顯卡至少ber都會做到標準,不然也賣不出去吧。

karopiii wrote:
如果認為DVI傳輸的是數位訊號,那麼一切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的話

那麼應該就不需要有HDMI或是DisplayPort接頭的產生

那麼只要是有DVI輸出的顯示卡,他們顏色的表現都是一樣的,所以挑哪塊卡應該都沒差,差別的應該就只有運算的速度和對眾家顯示規格的支援多寡而已


DVI已經是很舊的規格了, 不能傳送聲音, 也沒辦法傳送更高解析度的訊號, 更多的bit數的顏色.
HDMI跟DP都能傳送聲音, 就像是DVI的下一代的規格更新版本. 訊號品質都是一樣的, 大家傳的
如果都是24bit色彩, 那不管什麼接頭表現就是一樣的!

講老實話, 本來數位出來的東西顏色就應該一致, 不過因為螢幕不見得顏色都準的關係,
顯示卡還是可以在訊號送出顯示卡之前做顏色的調整, 所以顯示卡driver上可以做一些
色彩上的微調, 不過顯卡在driver在顏色上灌水就叫好? 叫漂亮? 我不能苟同....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phuang3 wrote:
不管是HDMI、Display port或者是SATA、SAS都是序列式傳輸,前端送出來的訊號都必須由末端做clock recovery的動作,把時脈還原,所以前端的時脈即使出現少量偏移也不至於影響功能。 前端是有可能訊號品質不良,會影響ber(bit error rate),但是如果是訊號大量錯誤,畫面會出現花掉的情況,不會影響色彩表現。 一般的顯卡至少ber都會做到標準,不然也賣不出去吧。


簡單地說, 如果這種數位傳輸會錯的話,那就會錯很多! 不會像類比訊號那樣傳出去是RGB(255,0,0),
到接收端變成RGB(252,5,8)這樣的失真的結果. 數位傳輸要就全對, 不對的部份不會差一點, 而是差很多!
在一般正常動作的情況, 數位傳輸的正確性絕對比類比好非常多!

至於樓上有人提到"技術人員"的說法, 麻煩看一下DVI/HDMI是based on LVDS. 電腦很多傳輸資料的
規格,訊號都是LVDS, 有這麼容易錯的話, 那我要先擔心一下我銀行戶頭存款數字會不會哪天少一個零....
那種說法是把訂數位視訊規格的人當成白癡嗎? 他們都不知道有這個問題? 這問題沒有被處理?
目前的數位視訊規格會不會產生訊號漏失? 會! 不過一般正常狀況下不會~ 而且如果出錯的話不是以
顏色的偏差來表示, 而是畫面會產生錯誤, 跟類比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