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熊熊想到,GPU還有餘力作物理運算?

當你用四核心在轉影片檔時,你再開啟瀏覽器上網,你覺得會不會瀏覽器當掉或是轉檔就要花多一點時間完成工作呢?
你只要這樣想答案就在你腦海裡出現了。

另外...樓上某位大大說的intel也跟著支持的物理運算只是某一部分用CPU去運算 !
Havok將物理運算分為特效和遊戲運算,特效運算(如煙霧、水霧)由GPU的Shader Model 3.0進行運算,進而減輕CPU的負擔。而遊戲物理運算則仍然由CPU處理。

ATI推的havok已被intel收購 !

中國在八月底準備公測(封測了半年多)的線上遊戲 『劍俠情緣 III 網路版』就使用了 nVidia 的 PhysX(物理效果) 和 漫射陰影環場遮擋(光線陰影) 技術,內容的 水霧、沙霧、火炬煙霧、衣袖飄動效果、實景虛擬的場景光線...等等,看起來非常逼真,如果你看過那畫面,絕對會令你感到震撼 !
一些ATI卡玩家碰一到些畫面內容都叫苦連天,不過後來都被改小了...水霧變小、沙霧變小、衣袖飄動也小飄一下而已.......... -.- 也就是美美的畫面被和諧啦 !
sean666 wrote:
當你用四核心在轉影片...(恕刪)


熊熊想到我弟跟我說的,他們台積電在處理光罩時常常都需要跑一些光學的物理運算,現在都是交給CPU運算(好像是64顆CPU的cluster),常常按下一次enter就可以去喝咖啡了,這杯咖啡可以喝多久呢?兩天!沒錯就是要等兩天,所以有些公司靠著可以提供更快的演算法就賺大錢了,現在N社提出這東西,然後提供API給他們實做,若成功的話,據我弟的說法是可以快非常多,那N社或許也可以賺一筆吧。

所以、、、不要再玩Game了,想點別的事做吧!
mingfang wrote:
熊熊想到我弟跟我說的...(恕刪)


不久的OpenCL未來,顯示卡就要改名成為猶如1990年代FPU一般的東西了......
這種運算單元以後就會變成就連文書機也每臺必備的東西了......(Intel、nV和AMD在一旁流口水)
咦~這是什麼?能吃嗎OuO!!!

GDC1 wrote:
最近熊熊想到一個關於...(恕刪)


忘了之前有一位大大...發過一篇用8400GS作物理輔助卡的文章...而且印象中是說綽綽有餘
這也應該可以說明...物理運算應該不需要用到非常多的資源
放在高SP數的核心去運算...應該影響也不會大到哪去

所以小弟覺得物理運算應該是比3D運算簡單得多
一點個人的小小認知...如果有錯~~歡迎指正~~~

基本上GPU的引擎分很多部分~~向量運算~頂點運算~~巴拉巴拉~~~
所以~~所謂的滿載~~~可能頂點運算滿載~~100%...但其他部分並沒有滿載~~~
向量運算的引擎,再怎麼空閒~也無法幫到頂點運算~~~只有CPU可以~~
所以一些高檔的遊戲,為什麼除了要強大的GPU外~還需要CPU...不然GPU全部就可以做掉了

至於影片播放的部分~~這又完全不同了~~這是Video 引擎, A社和N社,都各有不同的"名稱"
早期的N社,還是獨立晶片,跟GPU本體是分開的~
當然可以請3D引擎去輔助~~但主要還是看Video 引擎...

就想像十個人去做一件大事 (Game) 每個人有負責的部分 (頂點,向量,光影...)
有的人很快就完成很空閒~~有的人卻很忙(滿載)
但因為處理的事情不同,所以空閒的人也沒有辦法去幫滿載的人~~
但空閒的人與其閒著,其實是可以請他去做他擅長的事情~~(餘力)

目前在推的GPU運用面是和桌機顯示卡的應用是分開的, 也就是說是不同的使用方式.
GPU強調的是高效能運算或平行計算等的浮點運算科學應用, 要使用特殊的程式語言如CUDA來將程式平行化.
不過GPU要應用普及化, 應該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原 po 說的沒錯,所以這時候要看資源分配,看到底要分多少 GPU 的資源去做物理運算。其實光想想 CPU 要跑遊戲還要幫忙處理處理物理運算 (沒有用 GPU 加速的情況下) 就知道會怎樣了,也不太可能說有辦法讓你每次都會有多餘的 GPU (或是 CPU) 資源去做物理運算。Ageia 當初就是覺得 CPU 不應該再花時間去處理物理運算的問題所以設計出了所謂的 PPU,但是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沒多少人會為了物理運算兒去買一張價值數千的卡,而且用到的機會還不高。

不過話說回來,當初 N 社有提過把 onboard display 拿去做物理運算,讓 GPU 去做他該做的事情,這個想法還不錯。
從官網擷取一段話
Why is a GPU good for physics processing? The multithreaded PhysX engine wa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hardware acceleration in massively parallel environments.

我想重點就是n社用"CUDA把PhysX成功的轉給GPU去做",其實Aegia本來就打算用PPU去做,N社收購了Aegia後,CUDA剛好讓Aegia原先的想法導入n社的GPU發揮了平行運算的效果.

這樣比喻(如果有錯,還請指正),
1.某家賣手搖飲料的店,下午在趕各大辦公室的下午茶訂單,舉例來說總共500杯百香QQ好了,如果雇用了50個員工搖飲料,每個人搖的時間皆相同,假設1分鐘...這樣的話,總共需要10分鐘搖完500杯,就算現場突然來了100個客人,點了100杯百香QQ,也只需多2分鐘就可以搖完. 這就是GPU擅長的平行運算....
-補充條件:這50個員工只能搖特定飲料,所以一小時只能得到少少的pay...-

2.但是現實生活中,1.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頂多顧個4人就太多了,中午用餐時間人多,來個50人次...有些點烏龍綠(30秒),有些點百香QQ(1分鐘),可能有些點粉條+愛玉+寒天(1分30秒).有些人點一杯,有些人點2杯...4個人假設都是達人,超會搖飲料,一筆一筆單子處理完,可能也要15~20分鐘了,如果客人陸陸續續前來,那五位店員就要一直搖.時間就要一直加. 這樣就是CPU在做的事.....
-補充條件:這4個員工能搖絕大部分的飲料,所以一小時能得到不錯的的pay-

電腦裡太多2這樣的事情了,所以CPU的重要性當然不用多說.....
但是近幾年,現實生活中可能不會出現的1.,電腦世界居然有這樣的跡象,例如蛋白質運算,大量影像處理,許多大量但是不複雜的資料需要分析,GPU就在這個場合派上用場了,或是大量影像的處理(EX:轉檔)...那CUDA就是讓GPU知道要做這些事情的推手.(當然很早前就有平行運算了,但是建置相同的規模的設備,一來耗電,二來成本過高,好處是軟體的門檻低,相反的,用GPU來做評行運算,既省電又便宜,但是壞處是軟體要自己生...)

當然各有各的優缺點,我想這就是Win7中Driectx Compute要訴求的點...讓CPU做他擅長的事,以往CPU不擅長且該由GPU做的事,就回歸給GPU來做....

WINDOWS PARTNER Blog





奇怪,看完幾篇文之後怎麼我腦中浮現這個詞:「N/A」?
嗯.. 我會不會被罵XD
CFC in the SKY
其實,樓主的疑問並沒有錯

根據我看過的測試,在比較不耗資源,畫質沒有全開的狀況下
開PHYSX不但效能提昇,而且畫面更漂亮

但,當遇到比較嚴苛的運算,或是高倍數AA,高光影畫質下,顯卡不夠高階的話,開PhyaX,雖然物理運算會讓畫面更生動,但是FPS事實上是下降的

有8400GS的人,可以去買一套PhysX遊戲來試試看,特效全開8AA+no PhysX 和 特效全開8AA+physX on
測測FPS,樓主的疑問,馬上揭曉
不過PhysX遊戲....太少了...要買到一套好玩....價格不要太貴...畫面逼真的...我看不容易...


至於上面有人說,"ATI的Havok"已經被INTEL收購
這是個錯誤的說法
因為Havok這間公司從來沒有屬於ATI過(甚至ATI本身也只是個品牌,不是公司,公司是AMD)
Havok和AGEIA這兩間公司都有自己的物理引擎,各有各的遊戲廠商配合使用,只是Havok市占率遠大於AGEIA
後來AGEIA被nvidia併購了,從此之後AGEIA這間公司就消失,變成nvidia的physX部門
Havok後來被Intel併購,但還是有在販賣授權給遊戲廠商

為什麼大部分的遊戲都採用Havok引擎?
很簡單,因為Havok只要用cpu就可以運算
而PhysX要限定用8系列以上的Nvidia顯卡才能用運算
如果你是遊戲廠商,又沒有Nvidia來送錢給你開發的話,你會選用哪個引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