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m wrote:
以上, 你認得出幾樣?
就這樣也敢嗆老喔...

上頭除了巫毒之外卡啦板啦我多半碰過(沒辦法,我不玩遊戲的)
但都是名作,因此從 DOS 時代走過來的網友應該多半可以認出,
在我到資源回收站找電腦回家拼裝的歲月中,
我比較介意的其中一張主機板,樓主沒拍近照,但它跟 386/387 板放在一起。
那張主機板的特徵是 4 排 DIPs 的記憶體 bank,每排 9 粒,
最後一顆是當 Check sum 使用(還是應該叫做 ECC?反正是糾錯用的)。
如果那張板我沒猜錯,CPU 應該是 iAPX 80286AT,位置在疑似散熱片的結構下
速度應該是 10MHz 或 12MHZ。
隔壁有個略長的長方形,那是 287 都安裝了,
樓主挺有 $,連 287 都有,當年那顆全新要半台電腦的實力,
我手上的那顆是從學校電腦教室報廢電腦庫存中偷偷殺肉下來的。
不過因為 Case 內部結構的關係,上頭被磁碟機支架擋住,
287 安裝時可能不太直觀。
而且,右邊那 4 排 DIPs 記憶體,應該有兩排是焊死的,兩排原廠出是空的,
後來才擴充裝滿,原廠預設應該是 1MB,由於早期記憶體一定要 bank 倍數安裝,
所以全部裝滿應該是 2MB 記憶體。
當年,長明街那 1MB 裝滿要 1800 大洋起跳。
再大膽地猜一下,這張主機板應是 NEAT 規格,等於是最後一代的 AT。
BIOS 是 Award 的,可以直接設定 384KB 以後的空間為 EMS,還得掛上自家的 NEMM.sys 或是後來的 QRAM.sys (QEMM 的 286 版本)管理。
透過 Ctrl + Alt + "+" 可以硬體切換 CPU 速度。
這張主機板最厲害的特異功能是,原廠內建的顯示模組(類似顯示卡),
一共提供三種顯示模式:Hercules / CGA / 單色模擬 CGA(灰階)。
原廠軟碟兩大、或一大一小、選配硬碟標準 30/40MB。
隨便亂猜,甘是 A 牌的 915P ?(而且不是 SYSTEM 915P (I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