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連顯示晶片用的 GPU-Z 都有,太厲害了吧?!

如果要中文化的話,可參考以下的翻譯

Name:名稱
GPU:核心代號
Revision:版本
Technology:製程
Die Size:晶片面積
BIOS Version:BIOS版本
Device ID:裝置編號
SubvendorID:廠牌編號
ROP:ROP <- 很難翻,還是別翻(大陸的翻譯很鳥)
Bus Interface:傳輸介面
Shaders: 著色器
DirectX Version:DirectX版本
Pixel Fillrate:像素填充速率
Texture Fillrate:材質填充速率
Memory Type:記憶體型式
Bus Width:記憶體介面寬度
Memory size:記憶體容量
Bandwidth:記憶體頻寬
Driver Version:驅動程式版本
Display:顯示器
GPU clock:核心時脈 Memory:記憶體 Shader:著色器
Default Clock:預設時脈
NVIDIA SLI
感謝 G.F 大指導 !! smis 還不太會翻譯 !! 原來中文才是最弱的

以修正






smis 資訊交流站 http://home.anet.net.tw/smis/index
eddieshine wrote:
那是 smis 大自...(恕刪)



我不是 smis 大...只是一個對電腦愛好的無聊人士而已


eddieshine 大大才是對01 貢獻很多摟
smis 資訊交流站 http://home.anet.net.tw/smis/index
我的A8Js內的GeForce Go 7700無法正確偵測....
施振榮:能在紅海立足,就有資格看新的藍海~!!!
看來我的最舊啊~~~~

ROP 一般翻譯 像素管線 (Raster OPerator units),至於 Shaders 著色器也分為兩種,Pixel Shaders像素著色單元與Vertex Shaders頂點著色單元,相信大陸應該也這麼翻,一般我們會說這個繪圖晶片幾管線,幾乎都是指 Pixel Shaders,比較少用 ROPs。

以 ATI X1950 XTX 來說 Pixel Shaders 有 48 個,X1950 Pro 也達到 36 個,可是這個軟體竟只顯示 16 個與 12個,唉!不知是太看得起 ATI 還是怎樣,如果光靠 16個 PS 就可以幹掉 有 24個PS 的 GF 7900GTX 那nvidia 真的是太慘了吧??
感謝 timberwang 大大的解釋 ! 在下學習到不少

新版感覺更新一點東西 ! 目前還在觀望中


smis 資訊交流站 http://home.anet.net.tw/smis/index
smis wrote:
感謝 timberw...(恕刪)


難怪小弟覺得a8js的顯示效能沒出來
原來是ram的問題
只有sd-ram@@
很多部分還是無法辨識@@
timberwang wrote:
ROP 一般翻譯 像...(恕刪)


ROP翻像素管線,九成的人會把它和pixel shader搞混,建議真的不要這樣翻,Raster Operation是流程中最後一步輸出2D畫面的單元,保留ROP,或甚至大陸翻的「光柵單元」都還比較好一點。

另外,X1950XTX/Pro是16x3和12x3的架構,每個Pixel Shader裡有三個小型運算單元,GPU-Z只看最大的部分,就跟NVIDIA端的一樣,雖然每個pixel shader有兩個小型單元,但軟體也只看最大的那一個(比如7900GTX是24個,但每個內部都還有兩個小單元)。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