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AMD 這次要飛天了嗎?! 打到3090啦!

小晨勃道尼 wrote:
因特爾之於處理器產品態度才真的讓人厭惡,希望amd未來能有機會超車


目前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時機
可以撐到 Intel 大量丟 TSMC 代工出來前
小晨勃道尼 wrote:
因特爾之於處理器產品態度才真的讓人厭惡,希望amd未來能有機會超車(恕刪)

感覺5系列已經交叉後超車了
因特爾加油啊!要有競爭拉鋸我們才有真香
哪天因特爾再次端出牛肉,而且價格合理,
我也會說"因特爾真香!"的!!
前提別一再的畫大餅.......會越弄越臭...
aaron791022 wrote:
感覺5系列已經交叉後(恕刪)


實際問題就是 Intel 目前產能不足,CPU 已經供應吃緊一段時間了
全球需求總量加起來、以 Intel 供應量來看

不管消費者意向怎樣,這一段時間 AMD CPU 市佔必然會攀昇
Nightmareseal wrote:
三星沒甚麼大客戶去搶產能


然後還是良率太低顯卡難產

大廠寧願擠GG排隊不是沒有原因的...
就那發表會給出的資訊
其實個人認為在遊戲上表現頂多說打平
附加價值跟專業領域上的東西就不談,這是AMD的短版
短時間還很難追到
以那PPT來講個人看的重點不是贏幾項或輸幾項遊戲
個人認為的重點在於3A平台這模式

1.Smart access memory這東西要綁5000系列的CPU,並且沒意外還X570/B550限定
X470的BIOS能支援ZEN3未必能支援其他功能
這樣即使是A粉也未必買單,除非確定要直接組X570+ZEN3+BIG NAVI
不然以目前X470的玩家未必會這樣直升,尤其是已經使用ZEN2
並且明年要邁入DDR5 , 我相信這點會讓很多人等到下一代主機板再來替換
簡單來講X570壽命非常短
微軟明年會開放DirectStorage API , 讓NV能直接讀取SSD
Smart access memoryru和DirectStorage API就算扯平
但AMD這功能在初期能不能真的完整發揮用處是最大的隱憂
畢竟AMD的產品每次Open test 時間都很久....

2.RAGE MODE (高頻遊戲模式 )
這次AMD弄這一鍵超頻估計也是雙BIOS(這在50周年版上就有這樣做)
這不是什麼稀奇功能,簡單來講就是解除功耗限制
並且有玩上代卡的人就知道很多問題都是自動OC惹出來的
應該是以後會採用刷新BIOS的方式解決頻率和電壓這類問題
另一點使用上RAGE MODE時的功耗跟時脈是多少?
雖然功耗不太可能像NV那麼誇張但看那散熱器和AIB直接出水冷.....

最後在沒有透漏測試平台的狀況下
我個人認為NV的卡數據應該是來自INTEL平台
在5900X上市之後,我想在NV這方的數據又會不同
I+N估計是最慘
3A和A+N應該是戰平

最後我個人是覺得顯卡追平是好事
但以AMD來講最大的考驗是驅動穩定度
conroe2duo wrote:
最後我個人是覺得顯卡追平是好事
但以AMD來講最大的考驗是驅動穩定度

說個笑話
NV驅驅負優化
RTX3災情
conroe2duo wrote:

最後在沒有透漏測試平台的狀況下
我個人認為NV的卡數據應該是來自INTEL平台
在5900X上市之後,我想在NV這方的數據又會不同
I+N估計是最慘
3A和A+N應該是戰平(恕刪)


測試平台都一樣啊?

簡報後頭有張PPT就是詳述測試使用的平台,整個主平台就5900X+500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哪家的忘了要會去翻翻)+DDR4 3200記憶體,只差在測試用的卡是RX6000系列還是使用NV的卡
角特 wrote:
我覺得4k串流很難普...(恕刪)
4K 串流普及有沒有困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用的很開心,在XZP上打4K遊戲完全沒困難,網路需求大約40~50Mbps也不是特別高
chiyenms wrote:
至少在台灣不至於 (...(恕刪)
索尼手機表示…………
eclair_lave wrote:
整個主平台就5900X+500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


這種綁標以使用特定功能的平台的話,
測出的效能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就要往下扣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