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
顯示卡隨著效能不斷提升,在供電跟散熱設計上也不斷進行規格堆疊,顯示卡本身的重量也不斷往上提升,導致原本支撐顯示卡重量的主要角色:PCIe 插槽與機殼鎖點相形脆弱,也讓許多使用者在安裝重型顯卡的時候,需要額外的支撐力道或是以直式方式安裝,不過以值是方式安裝,就會造成主機板的的其他 PCIe 插槽很難安裝其他介面卡的情形,而陳拔這次要來開箱的,就是 ROG 近期推出的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除了具有高度可調整的顯示卡支撐設計,還有 ROG 炫目的燈效配置,這下總算可以不要再用高科技竹筷了吧...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
除了 ROG STRIX RTX3080 O12G GAMING 顯示卡之外,這次華碩也寄來另外一項產品: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不過既然是單獨販售商品,當然也不會是什麼簡單設計,除了支撐顯示卡的功能外,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當然也具有炫目的燈效設計。

從外盒上的圖片就可看出,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採用直向式的支撐設計,讓使用者可以放在機殼底部,透過右側的支柱來支撐顯卡的重量,另外在支撐架的上半部則是向左側延伸增加視覺效果,並且在中間具有 ROG 玩家共和國的設計語彙,以及 ARGB 的燈效設計。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的主要特色:廣泛的相容性、免工具安裝、內建水平儀以及 3D ARGB 燈效元素。

盒裝後方的功能標示,包括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的高度調整範圍(7.2 至 12.8 公分)、兩階段的調整範圍、可拆裝的水平儀、可與 AURA 燈效同步的 3D ARGB 燈效配置。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外盒上的規格標示。

開啟盒裝後,上蓋內側也有花樣。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的盒裝內容物,包括顯示卡支撐架本體、使用說明與 ROG 小卡。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的本體,從擺放在機殼內朝外的方向來看,可以看到大面積的橫向支撐設計,以及下方的紅色水平儀觀察窗。

主要的支撐結構在右方,在底座有一個鎖定釋放開關。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的支柱上方,除了ROG 的字樣之外。在右側還有一個六角形的小型支柱,透過右側的轉輪,還可以調整頂部小支柱(轉輪上六角形部分)的高度,來配合顯示卡的造型進行調整。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轉輪與小支柱。

小支柱升到最高的狀態。

按下底座上的按鍵,可以調整主要支撐柱的高度,另外看到支撐柱上還有高度刻記,方便使用者紀錄好自己調整的高度值。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的高度調整範圍,若是算上頂端的延伸柱,可支撐的高度範圍為 72 至 128 mm:
- 最低 72 mm
- 最高 128 mm

在支撐架下緣還有內建一個水平儀,可以很方便地看出現在支撐架的水平狀態。

後方有一個 3 Pin 的 ARGB 燈效接點,直接接上主機板接點提供燈效電力與顏色/亮度控制。

底座部分則是覆蓋了全面積的橡膠墊提供止滑能力。

接上主機板供電後的發光情境。

由於最近沒有安裝機殼,所以就直接利用測試平台展示一下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的運用狀態,用來支撐的顯示卡是 ROG Strix GeForce RTX 3080 OC Edition 12GB,顯示卡的重量為 1790g。

試用時支撐的顯示卡重量。

實際支撐顯示卡的狀況,由於測試平台比起一般機殼高度還要高一點的關係,距離桌面剛好是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高度的最上緣,所以需要還要將頂端的延伸柱轉出才行,但如果是一般機殼的話,就可以透過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整個側面去提供更大的支撐接觸面。

實際支撐的部分,陳拔擺在顯示卡尾端最外側,離主機板與機殼支撐最遠的角落,並且避免干擾到顯示卡散熱風扇。
在實際使用上,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的確能提供相當穩定的支撐力道,底座的橡膠能夠一定的止滑功能,即便陳拔最後是用延伸柱來支撐,在顯示卡運作時也不會有晃動的情形。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使用心得總結

ROG HERCULX 顯示卡支撐架。
就如前言所說,隨著顯示卡分量越來越大,光靠原本的主機板 PCIe 插槽以及機殼鎖點,老實說要支撐 1.5 公斤以上的重量級顯卡,即便現在主機板廠商都採用強化 PCIe 插槽設計,但陳拔還是覺得有點風險,雖然說可以靠直立安裝來解決重量風險,但相對的也帶來了檔柱其他 PCIe 插槽以及將顯示卡熱風往主機板吹的缺點,這也是為何很多機殼廠商也開始內建顯示卡支撐架的緣故,就別再撐了,花個一千五百元不到的代價,就能解決這個風險,還有炫目的 RGB 燈效可以展示,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