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板不說,vendor們從發售到現在,華碩與微星的 RTX 3080 算是討論度最高的。
華碩溫度低,微星安靜、頻率高、電供穩,在首波未改版的前提下,這兩家的 3080 應算是最安全、且無負評的,不知道是不是一開始 PChome 只有上架微星的關係?問到不少朋友都是買到同一張,看來老黃這次打的飢餓行銷還真是成功~

外盒不特別,就跟這次的顯卡外型一樣,不那麼花俏。我個人是很喜歡這種比較內斂的風格,雖然顯卡就是拿來打電動的,電動感太重感覺自己也變得中二。看來看去還是公板最好看,但公板的散熱與噪音控制得沒vendor們好,算是在外型上做的妥協吧。

顯卡的本體,照片中沒放比例尺,實際上是挺大張的,就算是 E-ATX 主機板也會超過一些,要注意一下機殼放不放得下。除了直接比對尺寸,如果你的機殼沒辦法裝 E-ATX 主機板,那就一定裝不下這張顯卡。

盒子裡東西不多,買顯卡的目的也不是拿來拍開箱照的,快點上機比較實際。上面這個支架是為了彌補顯卡無法直立的不足,用來支撐顯卡的重量,我是裸機,所以比較沒差,但看到顯卡好像會往一邊傾斜,實在也會有點擔心主機板的 PCIe 插槽,雖然主機板強調 PCIe x16 有經過強化(MSI z490 Tomahawk),還是會有點害怕~

風扇的特寫,特殊的雙葉片連接設計,感覺微星有刻意要拉高風扇轉速來降溫,這種葉片設計對降低噪音應該有幫助?
顯卡自帶三個 DP 輸出,一個 HDMI。如果比例可以反過來就好了……是說 4k 螢幕通常對 DP 的支援性也已經是必備,要接多一點其它 HDMI 輸出就會需要轉接頭。

背板,很多人都說有壓克力感,摸起來是真的挺壓克力的,但是這只有出現在跟空氣接觸的這一面,不知是否加上了另一層材質,因為從側面與正面摸起來,比較像是石頭而不是壓克力。但這也已經不重要了,裸機跑是沒差那幾度。
手邊有張用金屬背板的 2060,跟這張石墨稀比起來,金屬背板燙上不少。不管是石墨稀比較導熱還是金屬比較導熱,石墨稀的延伸性應該不只如此,日後可能會被大幅應用也說不定,只是成本應也不便宜就是了。

三個 8pin 輸入,提供的總功率是 525W,顯卡的耗能上限是 350W。國內外媒體對這個設計有很激賞的,也有覺得浪費的。525W 超出 350W 挺多,安全點總是比較好。而且一堆人為了 3080 要用的電源屁得不可開交,買個850W的電源,把三個8pin插滿一點都不算困難。

上機後背板的 RGB 燈條會發光

主風扇旁的燈條與主機板的燈效相呼應。
上機後,全部的遊戲都是用 4K 來跑,通常遊戲自己就會預設最高或是次高畫質。第一個跑的是 FS2020,因為用 2060 跑 FS2020 實在是有點辛苦啊。3080能把其它4K遊戲跑順並不讓人意外,但FS2020跑得順就要感動了~

FS2020可以餵給顯示卡的材質挺多的,故意找了幾個起飛降落時,周邊環境有複雜地形及建築物的機場,要把 3080 吃到 97% 以上不是問題,1 0GB 記憶體也被吃了 9.7GB,一點都不嫌多,個人覺得 FS2020 可以算是真.4k遊戲時代的起手式,擔心買了顯卡卻吃不滿,跑一下 FS2020 就知道。

不管在機艙內、起飛跟降落,都有40張多一點的成績。有看到網友說在機艙內時幀數會掉,不知是供電問題還是人品問題~
第二個測的遊戲是古墓奇兵:暗影,除了測4k,支援DLSS以及光影追蹤也是這個遊戲的特色之一。暗影開4K最高畫質真的很漂亮啊!除了光影追蹤調到最高開啟後會把幀數拉到60張以下,其它設定都有80張以上沒問題,讓人有再想玩一次的衝動。

4k最高畫質,關DLSS,有85張。

4k最高畫質,開DLSS,有91張。

4k最高畫質,開DLSS加光追開到滿,哈哈掉到了53張。不過這個測試意義不大,只能說光追很吃資源,但暗影的光追應用得還不是很成熟,對光影效果沒加分多少,建議是不必開。

刺客教條奧德賽的光影特效也很豐富,不過VRAM並沒有吃得很多,怎麼測都有破60張。

FarCry 5 對 3080 是小菜一碟。

本來想測 F1:2019 跟 F1:2020,這兩款遊戲問題真是爆多,所以就用 Forza Horizon 4 做代表。FH4是款做得很棒的賽車遊戲,畫面精美流暢、又不太吃資源,用2060就能跑得很順,3080只是想知道究竟能把 fps 衝到多高,結果是穩穩的落在 60 張。

Gears 5 其實畫質個人覺得還好,只不過最近蠻常玩,所以也加入了測試。VRAM並沒有吃很多,張數「最低」仍有 60 張的水準,或許可以代表用 3080 玩不可能有任何不順。

全境封鎖2守住60張,從區線圖可以看出,顯卡其實也吃蠻滿的。
以上幾款3A遊戲的成績,差不多可以說明 3080 的能耐了,這張卡就是為了4k而生,日後應也是4K/60fps的基準卡了,除非 3070/60 也有驚人表現,不然 3080 身為 30 系列顯卡領頭羊,日後應也會是主力。
轉速及溫度的部份,這張卡在推出時就是靜音低轉速的 BIOS,為了配合 NVDIA 推出的穩定新驅動,BIOS 有再更新一次,這張圖是更新前的狀況:

↑2000RPM 時,溫度約 61 度。

↑更新 BIOS 後,1500RPM時,溫度約70度。
轉速高,溫度當然低,轉速低,溫度當然高,此舉也讓 MSI Gaming TRIO X 10G 與 TUF Gaming 成為控溫最好的兩張 RTX 3080,因為兩張卡在同轉速時,溫度差不多。個人是覺得此舉沒啥意義,微星這張卡本來的優勢之一就是安靜,即使到了兩千轉也是一樣,是我的話會寧願開著 2000 轉讓溫度維持在 60 度,這就要靠 Afterburner 來控制了。

Afterburner 有個 Fan Speed 的選項,設為自動就是跟著 BIOS 設定走,現在我是手動把它設定在 2000 rpm,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不喜歡風扇忽快忽慢的轉。
一直覺得顯卡本身穩定為上,業者們為了突顯差異性,把大家都養得有點吹毛求疵。買一張 3080,大家都變成供電、散熱及噪音的專家,老黃這次的操作也是很成功啊~
即使如此,還是看到不少卡有災情傳出,微星這張目前應算是安全牌,入手到現在每天跑 FS2020 也沒有黑屏或雪屏過。五年保、電供充裕這些隱性優勢目前還感受不到,但也沒什麼好挑剔的,因為有貨買得到就要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