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MAXWELL核心、節能、靜音、高cp值的Inno3D GTX 960 2GB GDDR5 Ultra版

新一代MAXWELL核心、節能、靜音、高cp值的Inno3D GTX 960 2GB GDDR5 Ultra版






▲ 本文測試的Inno3D GTX 960 2GB GDDR5 Ultra版,GPU為GM206核心,使用28奈米製程,晶圓大小為228mm平方,電晶體總數為2940M個,使用Samsung的GDDR5視訊記憶體,共2GB,BUS寬度為128 Bit,頻寬可達115.2GB/s,GPU實際使用時脈可達1429MHz間。本文以分享實際使用後的經驗,解釋MAXWELL的特色功能,並配合目前當紅的幾套遊戲,如暗黑破壞神III、暴雪英霸、英雄聯盟的遊戲心得。




[前言]



時常有親友去到電腦門市估價時,超過自身準備預算,而來求助予筆者,往往是門市人員搭配手法過於呆版,使得消費者無所適從,經過筆者的調整,在親友間的滿意度都還不錯。在暫時使用內顯作為文書上網桌機的同時,我也會兼顧主機的擴充性,比如電源供應器擁有足夠的瓦特數,以供後續更換高階顯示卡的升級空間。



而今天這篇開箱文的測試情境,就是文書上網桌機如何搭配一塊高階顯示卡,就可以把遊戲玩得嚇嚇叫,想必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細節。





▲ 而顯示卡的開箱測試,就不外乎跑分數據與遊戲體驗兩大主軸,每當遇寫到需要跑分的開箱文時,總是思考看看能否寫得較結構性,數據沒有相對比較是沒有意義的,過多跑分截圖的確令文章過於冗長,我想佐以適當的解說較為重要!而泰半的跑分程式,都來自Futuremark公司的3DMark產品線,而3DMark的跑分也可以上傳到官方網頁,本文就僅提供官方連結而不做太多截圖。



故本文以實際使用後的經驗,來驗證研討會所討論到的重點,並解釋MAXWELL的特色功能,並配合目前當紅的幾套遊戲,如暗黑破壞神III、暴雪英霸、英雄聯盟、戰車世界的使用心得。



以下為本文的大綱:



- 關於映眾

- Inno3D Geforce GTX 960 2GB Ultra 開箱

- 驅動程式與超頻軟體

- 跑分軟體 (3DMark06、3DMark11、3DMark VANTAGE、3DMark3DMark13進階版、Biohazard5 Benchmark、DevilMayCry4 Benchmark)

- 遊戲體驗 (暗黑破壞神III、FF XIV、暴雪英霸、英雄聯盟、戰車世界、GRID Autosport、TRINE2)

- 心得與結語



[關於映眾]



總部位於香港的映眾多媒體有限公司(InnoVISION Multimedia Limited),其前身為香港ASK Technology Limited(亞之傑有限公司)。在1998年跨足到多媒體領域,在旗下正式成立InnoVISION映眾多媒體有限公司,現在為生產nVIDIA顯示卡的廠商之一,inno3D正式是映眾的顯示卡品牌,InnoVISION為了增加戰略縱深,其多媒體的產品更細分成多品牌,除了inno3D顯示卡之外,更有InnoDV(DV數位產品),InnoAX(音效產品),EIO(周邊接頭產品)。



近日,映眾Inno3D正式進軍到台灣,由威健實業代理其產品,提供三年保固,而Inno3D產品線縱深足夠,從高階到入門接有,除了之前的知名品牌之外,現在在台灣多了一家Inno3D的產品可供選購,目前在各電腦商圈及線上網購,都可以看到Inno3D的蹤跡。



[Inno3D Geforce GTX 960 2GB Ultra 開箱]







▲ 左上角除了標示大大的 inno3D產品標示外,在待機狀態,視狀況有可能讓風扇完全停止,達到0dB無噪音的狀態。





▲ 盒裝背面!





▲ 外盒內還有內盒,就把它拖出來吧。





▲ 打開內盒,有些廠家只搭載兩個風扇,Inno3D Geforce GTX 960 硬是了比別家多了一顆風扇,對於散熱以及超頻上絕對有所助益。





▲ 取出Inno3D Geforce GTX 960 2GB Ultra主體。





▲ 卡板上方有AIR BOSS的飾板,AIR BOSS是inno3D自家的散熱技術,在低負載時,風扇視狀況停止運轉,達到0dB的靜音效果。





▲ 另外提供的顯示輸出介面豐富,有3個Display Port 1.2版本,一個HDMI 2.0版本和一個DVI介面。





▲ Inno3D Geforce GTX 960 2GB Ultra 背面有iChiLL的標誌!





▲ Inno3D Geforce GTX 960 2GB Ultra 亮晶晶的PCI-E金手指!





▲ 打開緩衝海綿下方,還別有洞天!





▲ 由於各版本的3DMark測試版,能夠測試的項目不夠齊全,在以Maxwell為核心的Inno3D Geforce GTX 960 ,貼心地提供了3DMark2013進階版的序號一組,在這用六角工具以及iChiLL的貼紙把序號遮蔽住。





▲ 公版設計僅需要一個6PIN供電即可,而Inno3D這張GTX 960使用了個6PIN供電,而官方建議POWER瓦數需要500W,這是屬於較保守的估算。





▲ 然而ASUS MD750是屬於商務機種,內附300W的電源供應器,自然不會提供符合電競需求的高瓦數電源供應器。



▲ 盒裝內有一張iChiLL inno3D的電競滑鼠墊,著實地替玩家算省下一筆預算。





▲ 右邊是簡易安裝步驟,左邊是nVIDIA原廠原版光碟,但實際安裝時,還是上官方網站下載最新版本,除了能達到較佳的遊戲體驗之外,在各版本3DMark的跑分測試完畢後,才能同步到3DMark官方內。





▲ 但在看過許多GTX960的開箱評測文,甚至有使用400W電源供應器來做開箱的,看來GTX960功耗會有不錯的表現,可以省下採購高階電源供應器的費用,雖然估算使用400W就撮撮有餘,只是實際測試開箱時,可能會測試到超頻功能,所以準備了450W電源供應器來安裝。





▲ 台達電450瓦銅牌電源供應器的供電能力。





▲ 今日開箱的女主角,ASUS MD750的主機板,由於是商務機型,所以也只有支援一組PCI-E。





▲ 安裝Inno3D Geforce GTX 960 2GB Ultra必須拆掉兩片擋板才行。





▲ 兩個6pin接頭,從電源供應器中找到對應的接頭,方向性有防呆,所以安心接不用怕。





▲ Inno3D Geforce GTX 960 2GB Ultra還內附白色的DVI轉D-Sub轉接頭,早期D-Sub螢幕也可以使用喔。





▲ 最後,再來看一下Inno3D Geforce GTX 960 2GB Ultra 開箱物的整體外觀。





▲ 既然映眾原廠附上這個六角工具,就是告訴我們裏頭有我們可以DIY的地方,我們就來試著拆開來看看究竟吧!





▲ 不過只需要十字起子就可以把散熱器分開。





▲ 拔除電源線之後就可以將散熱器拿起來。





▲ 與DIE接觸的散熱金屬上,有四隻熱導管,但散熱鰭片上有五隻熱導管,其中一隻貫通兩側鰭片。





▲ 用料精良的Inno3D GTX 960,滿滿地都是固態電容。





▲ 看到了顯示卡最重要的GPU,看完後就是反方向裝回去,好上機開機了。





▲ 安裝完畢後的狀態,佔用了三個擴充槽的空間,幾乎是無法再插入第二張介面卡。



[驅動程式與超頻軟體]





▲ 安裝nVIDIA原廠驅動程式。





▲ 安裝inono3D超頻工具程式,有簡易模式與進階模式。簡易模式可以選擇2%、5%、10%的自動超頻,進階模式更可以針對細項作調整。





▲ 安裝NVIDIA Geforce Exprience完畢,其中有遊戲最佳化、GameStream、ShadowPlay、LED視覺化檢視等進階功能,而SHIELD為NVIDIA的遊戲主機





▲ Geforce Experience可經由NVIDIA Cloud,由雲端下載客製化的選項來設定專屬個人的遊戲體驗。



[MAXWELL的特色功能]



記得在大學修計算機圖學時,學到Anti-Aliasing就是在原本的物件旁邊,補上中間色調的點,讓邊緣看起來比較平滑,以線段為例,從像素座標到線段邊緣的距離為X,以X為參數,帶入一個錐形公式,其體積就是像素的灰階值,記得那時候還用數值分析去算出積分公式的近式多項式。



所以筆者對於計算機圖學的相關概念,還滿有興趣的,這一小節我們就來一起探討,GTX960的核心價值 - MAXWELL架構,利用可加速效能、提升畫質,超越1080P。





▲ DSR(dynamic super resolution);動態超解析度)預先將遊戲畫面以較高的解析度設定渲染,再經由特殊演算模式以實際顯示器支援的解析度來呈現畫面,故能在 HD 螢幕上顯示近似4K的畫面品質。透過Geforce Experience最佳化遊戲設定,即可開啟。





▲ 特過DSR的增強,可以在遊戲設定中把解析度設定為2376x1480,超越了原本面板的真實解析度。





▲ 暴雪英霸在開啟Geforce Experience最佳化遊戲設定的遊戲畫面。





▲ Maxwell在4x MFAA(多幀取樣反鋸齒)的效能上也有30%的提升。





▲ GTX 960也是第一張同時支援H.265/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編碼和解碼的顯示卡。H.265/HEVC是繼MPEG4/H.264 AVC之後,編碼效率提高2倍的CODEC。



Memory Compression記憶體壓縮技術



新的記憶體壓縮技術可以更大幅度壓縮暫存的圖型畫面,可以讓顯示卡暫存緩衝區存放更多的圖型畫面,也能夠減少記憶體存取頻寬的佔用,加快記憶體存取速度。



多幀取樣反鋸齒(Multi-Frame Sampled AA;MFAA)簡單來說就是開啟2X MSAA,但是會近似4X MSAA的效果,優點是可以減輕顯示卡的負載,但反鋸齒的效果更好。



立體像素全域照明技術(Voxel Global Illumination;VXGI),利用不同的光線追蹤方式,讓下一世代的遊戲和遊戲引擎提供更逼真的照明、陰影和反射。



PhysX是Geforce專門用來處理物理特效的技術,讓畫面更真實,如大爆炸、水流等物理動態效果。



HairWorks為Geforce專門用來處理毛髮特效的函式庫,讓人物更逼真,如人類角色,動物的毛髮等,這在之前3D動畫都是最不容易處理的細節。



FaceWorks是針對於強化臉部表情的一組函式庫,讓人物表情更逼真,接近直接拍攝人像的品質,例如皮膚或者眼影。



Volumetric lighting是一種渲染場景光影的3D電腦動畫技術。



進階版水平環境光遮蔽(HBAO+) 改善了原有的環境光遮蔽技術,能夠在遮蔽光線的物體周圍增加了更豐富的細節以及更真實的陰影。





▲ PCSS(Percentage-Closer Soft Shadows)是一種用於映射陰影的演算法,取代傳統以比較深度來著色的演算法。(圖片來源: nVIDIA官網)





▲ 「戰爭雷霆 (War Thunder)」是一套MMO對戰遊戲,對抗來自全球的玩家。使用Waveworks與Destruction等nVIDIA的GPU技術。(圖片來源:NVIDIA官網)





▲ 「魔幻英雄傳 (Strife)」使用PhysX Particles與HairWorks等nVIDIA的GPU技術。(圖片來源:NVIDIA官網)





▲ 「邊緣禁地: 續集前傳 (Borderlands: The Pre-Sequel)」則使用PhysX Particles來展現物理特效。(圖片來源:NVIDIA官網)





▲ BATMAN這套遊戲也透過Geforce GPU的Environmental PhysX、Volumetric Lights、Faceworks等特效來強化遊戲畫面。Volumetric lighting是一種渲染場景光影的3D電腦動畫技術。Faceworks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強化臉部表情的電腦動畫技術,例如皮膚或者眼影。(圖片來源:NVIDIA官網)





▲ 《巫師 3:狂獵》是一款角色扮演遊戲,在探索道德淪喪的奇幻世界中,主角自幼接受訓練、歷經變種,逐漸累積戰鬥技巧,終於成為力量和反應絕頂的狩魔獵人,在冒險的過程中,找尋預言之子的蹤影。《巫師 3:狂獵》也是使用SLI、DirectX 11、PhysX、HBAO+、4K、HairWorks、DSR等Geforce GPU的特殊功能,在動作、場景擺設立求真實,再加上其故事性,才能成為史詩級的大作。







▲ FARCRY4使用HBAO+、PCSS、TXAA、God Rays、Fur、Enhanced 4K Support,算是使用了非常長多的特效功能。(圖片來源:NVIDIA官網)





▲ ASUS MD750使用intel core i5 3570處理器、Ivy Bridge平台與Q77南橋晶片。 





▲ 這次測試的Inno3D GTX 960 2GB GDDR5 Ultra版,GPU為GM206核心,使用28奈米製程,晶圓大小為228mm平方,電晶體總數為2940M個,使用Samsung的GDDR5視訊記憶體,共2GB,BUS寬度為128 Bit,頻寬可達115.2GB/s,GPU出廠設定時脈為1329MHz,GPU實際使用時,會在135~1429MHz間跳動,記憶體時脈為1800MHz,系統閒置時最低可到200MHz。



3DMark13 FIRE STRIKE ULTRA 1414: http://www.3dmark.com/fs/4508489

3DMark13 FIRE STRIKE EXTREME 3424 http://www.3dmark.com/fs/4502279

3DMark13 FIRE STRIKE 6517: http://www.3dmark.com/fs/4502339

3DMark13 SKY DIVER 18453: http://www.3dmark.com/sd/2938292

3DMark13 CLOUD GATE 16393 http://www.3dmark.com/cg/2655637

3DMark13 3DMark13 ICE STORM 145299 http://www.3dmark.com/is/2852322

API OVERHEAD TEST http://www.3dmark.com/aot/13913

3DMark11 P9453 http://www.3dmark.com/3dm11/9647391

3DMark06 28358 http://www.3dmark.com/3dm06/17753976



除3DMark13 FIRE STRIKE ULTRA限定使用64位元作業系統測試之外,其餘皆使用Windows 7 32bit測試,經比較過後,在32bit與64bit的跑分差異極小,在統計上不具意義,使用固態硬碟或者傳統硬碟,在跑分上亦無明顯差異。



- Devil May Cry 4 效能跑分





▲ Devil May Cry 4測試結果,每秒顯示影格數約在253到422之間, Devil May Cry 4 對於 Inno3D GTX 960算是輕量型的遊戲。





▲ Devil May Cry 4的設定值,解析度訂為1280x1024,貼圖解析度、陰影品質、畫面畫質等項目均設為超高。





▲ Devil May Cry 4的遊戲畫面,目前的FPS為每秒407格。



- Biohazard5 Benchmark





▲ Biohazard5中譯為惡靈古堡五,也有提供跑分測試程式供測試。





▲ 以1680x1050的解析度跑完惡靈古堡5的A測試後,整體平均每秒影格數為205。



[遊戲體驗]



在進行以下遊戲的截圖之前,打開全部特效功能,並將效果開到最大,儘可能將輸出解析度也放到最大,如1680*1050或者1280*720,請恕在下設備無法提供更高解析度,以下數據僅供參考。



- DIABLO III





▲ DIABLO III中文翻譯為暗黑破壞神三。





▲ 新一代MAXWELL核心的Inno3D GTX 960在流水的表現上精緻細膩。





- Final Fatansy XIV





▲ Final Fatansy XIV中譯為太空戰士14,為電玩大廠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系列大作,本遊戲也支援Geforce Experience遊戲最佳化設定。





▲ 在設定中將解析度設定為1680x1050。





▲ Final Fatansy XIV為本文體驗的遊戲中,畫質最華麗的一部,但Inno3D GTX 960能有100上下的FPS。





▲ 大船進港中,其逼真水花與壯闊場面。





▲ 透過Inno3D GTX 960顯示出如詩如畫的場景,如果我只看圖片,還以為會是預先渲染的過場動畫呢,但這卻是真真實實的遊戲畫面。



- 暴雪英霸





▲ 暴雪英霸為類似英雄聯盟的塔防遊戲,身為今年新上市的線上遊戲,又為暴雪公司的大作,其畫面品質不在話下,Inno3D GTX 960仍有94fps優異表現,本遊戲也支援Geforce Experience遊戲最佳化設定。





英雄聯盟





▲ 英雄聯盟應為台灣地區目前最受歡迎的連線遊戲,而NVIDIA Experience亦直接提供遊戲參數的設定,不需要進入設定畫面調整畫質選項。





▲ 在顯示腳色度較多的畫面,Inno3D GTX 960仍然提供毫不停頓的顯示品質。





▲ 遊戲勝利的爆炸場景,特地將畫面截下,作為特效的參考。





▲ 每秒顯示影格數在75格左右,超過普遍標準的60格,Inno3D GTX 960在GRID Autosport的表現上,游刃有餘。



- GRID Autosport





▲ 上為GRID Autosport的圖像設定值,本遊戲無法調整解析度,但將圖像品質設為ULTRA與ADVANCED。





▲ 設為ULTRA與ADVANCED之後,跑車較設定具真實感,光影效果也較為逼真。





▲ 設為ULTRA與ADVANCED之後,光影效果也較為逼真,本遊戲也支援Geforce Experience遊戲最佳化設定。






▲ TRINE 2(狩魔師2代)的設定值,解析度訂為1280x720,開啟最大的反鋸齒效果(FXAA + 4xSSAA)、圖像細節設為非常高。





整體FPS都在100格以上,雖然畫面華麗,但遊戲十分順暢。





[心得與結語]



在早期GPU的激烈的市場爭奪戰中,一代新人換舊人,3dfx與S3等當年叱吒風雲的顯示卡晶片廠商,消失在競爭的洪流之中,現今2015年,NVIDIA在獨立顯卡GPU雙雄的競爭,逐步確立了NVIDIA無可取代的霸主地位,Inno3D也是成為NVIDIA顯示卡的製造商之一。



Inno3D GTX 960 2GB GDDR5 Ultra版使用了三個風扇來散熱,在低負載的狀況下,還可能將風扇停止運轉,達到完全靜音,實際使用起來,雖然較原先作為文書機時的廢熱較多,但在噪音方面卻沒有特別顯著的增加。



新一代MAXWELL核心的GTX 960的超頻性能本身就不錯,普遍來說都有1400MHz的水準,但Inno3D GTX 960 2GB GDDR5 Ultra版,直接已逼近1400MHz的速度作為預設數值,應該已經算是超頻版本了。







▲ 在做跑分測試以及遊戲體驗時,以量測器量到的瓦特數最高是209W,最低看到48W。原因在於GTX 960的TDP功耗規格降至120W,比前代的GTX760降低了將近50W的功耗,大概可以把電源供應器從500W等級降為400W,在升級或者裝機時,又替消費者省下一點荷包,低功耗在後續耗電量也較少\,節能減碳又是環保愛地球的好表現,而原本以文書用途來設計的桌機,由於GTX 960增加功耗並非差距很大,也可以輕鬆地升級為電競主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P6aqnv7EA

最後請各位大大觀賞一段以Inno3D GTX 960實際進行Diablo III的遊戲視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XkuDWRw5A

以及以Inno3D GTX 960進行FF XIV的遊戲視訊。






2015-04-06 4:07 發佈
我仍較愛玩線上有戲...單機版rpg對話很長

最吃maxwell的mmorpg想嚐識
有推哪個?
感謝k大精彩分享!
WOT是特效細節全關吧…大部分遊戲根本就沒用1080P在跑…960效能在哪裡大家心知肚明…剛看到100FPS害我嚇一跳…970 980特效全開能穩70~80就很厲害了結果是特效全關…話說那1280*720的DMC跑400FPS是…
為了個葉佩雯就捧上天了…= =
真心期望測試一些真正有壓力的大作然後開1080P等等…不然這樣的測試低解析度換高FPS反而讓人覺得
當然願意寫一大篇還是辛苦你了

kiralara wrote:
映眾Inno3D正式進軍到台灣,由威健實業代理其產品,提供三年保固




威健........看看買藍寶顯卡的人跑RMA怎說吧...
IKA-ROS wrote:
WOT是特效細節全...(恕刪)



感謝專業的IKA-ROS大大的中肯回復,不偏不倚地道出本文的缺失。
在下由衷地感謝,聽從您的指導,並加以改進。

已經重新設定WoT的圖像品質,並借了一顆FHD液晶電視以1920x1080來測試,
如有需要改進之處,望IKA-ROS大大不吝指導。




真實解析度: 1920x1080



http://2.bp.blogspot.com/-fHnge6p_Ol8/VSSRa5IE7AI/AAAAAAAA0QM/rpRRFBHytZE/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06-15-08.bmp


http://2.bp.blogspot.com/-bTjKJYp5kXw/VSSRa2nif7I/AAAAAAAA0QI/mMmauiN6J98/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06-46-63.bmp


http://1.bp.blogspot.com/-yMJITXK-XGQ/VSSRaif2niI/AAAAAAAA0QE/CC68tcTD6T8/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2-53-16.bmp



http://2.bp.blogspot.com/-MeUPZCsEkq0/VSSReuH8ErI/AAAAAAAA0Qc/31VB9-VvvHQ/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2-53-61.bmp



http://1.bp.blogspot.com/-1ciGM0JGYX8/VSSRfjS-cKI/AAAAAAAA0Qk/e6-7AKqfqLA/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4-20-38.bmp



http://4.bp.blogspot.com/-7KbQOcumxzY/VSSRf181rqI/AAAAAAAA0Qo/_FeqDntPpKw/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4-24-03.bmp



http://2.bp.blogspot.com/-haJ349cxWJw/VSSRi0Hm_tI/AAAAAAAA0Q0/L4oBSpwrgxk/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4-29-43.bmp



http://3.bp.blogspot.com/-KYhrpgJX--I/VSSRkBhB21I/AAAAAAAA0Q8/mxZyBWjbH94/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4-41-22.bmp



http://4.bp.blogspot.com/-1PskS_9AYGQ/VSSRkZ8jaUI/AAAAAAAA0RA/F1QKAxuL6uw/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4-48-73.bmp



http://4.bp.blogspot.com/-Qhh3h4t7c-4/VSSRmKPyfpI/AAAAAAAA0RM/v3ehbVi3iQM/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5-00-51.bmp



http://2.bp.blogspot.com/-XlXl4SK_YwA/VSSRopcNPNI/AAAAAAAA0RU/d6LPrF9bdzY/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5-15-07.bmp



http://3.bp.blogspot.com/-s8hptN8A8_g/VSSRo2mQAqI/AAAAAAAA0RY/oWio8ZcXoKg/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5-54-28.bmp



http://2.bp.blogspot.com/-nlQTtwaZMug/VSSRpovl4GI/AAAAAAAA0Rg/mQDuhS1Erx0/s1600/worldoftanks%2B2015-04-07%2B20-15-58-39.bmp


尚有測試其他遊戲,由於圖片眾多,不曉得mobile01站規中可以直接貼部落格連結嗎?
大大把geforce顯示特效做了簡要的介紹 受益良多 萬分感謝
第二代maxwell看來不容小覷!不曉得
核心跟時脈何者較為重要呢?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