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小弟的好友要組三螢幕系統,螢幕都買好了,但是他對系統的設定並不熟悉,所以要我教他安裝及設定三螢幕系統的方法,特此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目前NV跟AMD的顯卡都可以將三顆螢幕連結成一個大桌面,在遊戲當中以全螢幕的方式把畫面擴展成橫幅的長方形畫面,煞是壯觀!不過兩家卡的組成方式有所不同。AMD是首先將多螢幕技術帶入家用環境的廠商,Radeon HD 5000跟6000系列的 Eyefinity技術只需要一張卡就能安裝超過兩顆螢幕,扣除掉傳統訊號源(DVI、D-sub、HDMI)的兩組輸出之後,其他的螢幕都須走Displayport訊號(可轉接),因此只要你的AMD顯卡上有一個DP接頭,就可以接三台螢幕,兩個DP的話,就可以接到四台螢幕了。NV的部分則不一樣,三螢幕的話需要兩張卡SLI才行。這兩種方案各有好壞,AMD雖然單卡就可以接多個螢幕,但是目前Displayport螢幕並不普遍,也比較貴,除非另外購買主動式DP轉接頭(這條也不便宜)。NV雖然需要兩張卡才能接三螢幕,但是考量到三螢幕的超高解析度尺寸,兩張卡或許比較符合效能需求吧!
↓主動式DP-to-DVI轉接頭

正確連接三個螢幕之後,NV跟AMD的驅動都會自動偵測螢幕的存在,我們只需選擇螢幕的排列方式與順序。首先是AMD的:
↓一台螢幕必須接往Displayport,其餘任選兩埠來接。

↓接著建立Eyefinity顯示器群組,選擇3 x 1組態。

↓調整螢幕順序

再來是NV的:
↓首先需要兩張NV的卡來組SLI,這裡使用兩張技嘉N56GOC-1GI,乃是GTX 560超頻版是也,搭載兩個十公分大風扇。

↓把三個螢幕依照底下的方式接上顯卡。

↓選擇Surround跨顯示器,接著按下「設定」鈕。

↓畫面上會指示螢幕安裝的接頭位置,照著接就是了。

↓接著排列螢幕的順序

↓由於螢幕有邊框,會導致畫面不連續,所以需要透過邊框修正的方式來將畫面接合起來。

以上就是驅動程式當中的設定步驟,簡單而易懂,其實這是NV與AMD經過多次完善之後的結果,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這麼直覺。
↓接著我朋友拿出了他的法寶,哇~~是一個三螢幕支架耶!真有才,搞得這麼專業= =”,據他說,有了這個支架就可以節省下許多桌面的擺放空間,看來還頗有道理的,因為只有一個底座與桌面接觸而不是三個。支架上的螺絲孔是直徑0.4公分的標準螢幕壁掛螺絲尺寸,可以適用所有液晶螢幕。

當三螢幕桌面拼接完成之後,總體的解析度就會是三個螢幕相加的像素,比方三顆1920x1080的螢幕拼成3x1排列的長方形桌面,解析度就會是5760x1080這麼大,在遊戲當中也必須選擇這一組解析度,畫面的顯示比例才會正確。
以寒霜2引擎製作的戰地風雲3可以說是開創了PC遊戲的新紀元,爆真實的全局光照畫面,真的是前所未見,讓許多第一次看到這畫面的人覺得驚嘆不已!既然三螢幕都組了,不跑跑這遊戲怎麼行。進入遊戲後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將解析度設定為5760x1080。在如此高的解析度設定下,顯卡不夠強勁可是會爆機的,兩片GTX 560算是頂得住啦~~哇哈哈!
↓完成圖,壯觀吧!

↓解析度直上5760x1080!

接著來欣賞一下這種超廣闊的遊戲畫面:




三螢幕聯屏之後,讓原本就極端真實的戰地3畫面變得更加身歷其境了,左右視野變得超廣闊,更加容易察覺敵人動向。
附帶一提,我發現我這位朋友真可算得上是技嘉的忠實用戶了,除了顯示卡是技嘉的之外,連滑鼠都用技嘉的=.=。這隻M8600滑鼠是有線跟無線雙模式,普一看會嚇一跳,因為它就像變形金剛一樣,電池可以像退彈匣一樣取下,也可以像裝彈匣一樣直接推入滑鼠腔體。拿這隻滑鼠來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會特別有FU,因為沒電的時候,還可以幫滑鼠換彈匣XD (當然,滑鼠附了兩顆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