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文許久找不到答案!只好發表,請各位先進指教一下!謝謝!
上星期將1.5G的電腦升級為AMD5200,DVD與IDE硬碟留下,其餘換新。
由於目前的MB只有一個IDE排線接頭,由於DVD與IDE硬碟距離較遠,於是改變IDE 排線接法。
A:正常接法是排線接頭 (1:MB) (2:硬碟) (3:DVD)
B:改為接法是排線接頭 (3:MB) (2:硬碟 ) (1:DVD)
結果開機BIOS都停在偵測Device很久很久。
沒辦法只好把HDD與DVD先擺在一起改為A接法,就OK了!
為何 B 的接法會有偵測Device很久很久
我還不至於呆到把第一Pin當成最後一Pin插
只是IDE排線的第一個接頭到第二個接頭較長,第二個接頭到第三個接頭較短。
因為機箱中硬碟到光碟機很遠,又沒第二組IDE可插,只好用上面B的接法。
誰知進BIOS都找得到,只是一開機,就偵測很久、、、
(三樓還有人以為第一pin插反,不知道眼睛長在哪裡....)
ATA33 以前的排線(40芯),沒有定義 device 方向,只要排線中間端不插上主機板,
剩下隨你怎麼插都無所謂,
ATA66 排線(80芯)的排線則已經定義了方向性,
只有藍色端(較長的那一端)可插主機板,
黑色和灰色端則是接 IDE 裝置。並且長度不得超過45公分!
所以:
一樓插反,打槍,無法偵測是正常的。
三樓完全是狀況外...
五樓的90cm排線完全不符規格,拿去填海吧。
八樓說倒過來可以用,你要讓它用 ATA33 排線嗎?
正規的作法應該是:
進入 SATA 的時代了,丟棄你的 IDE 硬碟吧,把資料 copy 到 SATA 硬碟來,
這年頭 IDE 硬碟比 SATA 還貴又難用啊!
IDE 排線留著接光碟機就好了。
作者為網路嘴砲家,長期關注論壇筆戰動向。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