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IDE接頭的順序接法的疑惑

爬文許久找不到答案!只好發表,請各位先進指教一下!謝謝!
上星期將1.5G的電腦升級為AMD5200,DVD與IDE硬碟留下,其餘換新。
由於目前的MB只有一個IDE排線接頭,由於DVD與IDE硬碟距離較遠,於是改變IDE 排線接法。
A:正常接法是排線接頭 (1:MB) (2:硬碟) (3:DVD)
B:改為接法是排線接頭 (3:MB) (2:硬碟 ) (1:DVD)
結果開機BIOS都停在偵測Device很久很久。
沒辦法只好把HDD與DVD先擺在一起改為A接法,就OK了!
為何 B 的接法會有偵測Device很久很久
2009-03-02 14:07 發佈
IDE排線是不可以反過來用的,中間的Slave Port比較靠近的那頭一定要接在硬碟/光碟上,不可以接在主機板上。

這樣接,當然會當在開機。
上"青"! wrote:
爬文許久找不到答案!...(恕刪)



你太強了


強到超越防呆裝置



IDE排線的紅色線跟電源紅色線,都是在裡面的

IDE排線的紅色線表示第一PIN


雖然反過來防呆一樣可插,資料線是相反的,所以抓不到開機資料
暫停營業 大哥
我還不至於呆到把第一Pin當成最後一Pin插

只是IDE排線的第一個接頭到第二個接頭較長,第二個接頭到第三個接頭較短。
因為機箱中硬碟到光碟機很遠,又沒第二組IDE可插,只好用上面B的接法。
誰知進BIOS都找得到,只是一開機,就偵測很久、、、
樓主需要 90cm 的 長排線.

遇到就真的無言,
所以有採購幾條備用.
不曉得會不會是排線訊號輸出/入的問題?
如下圖所示,一般接法都是A端插於主機板,B、C端與IDE設備連接。
 |-------|--|
 A   B C

倘若兩個IDE設備距離較遠,大部份的人應該會用兩條排線。
用GOOGLE找不到相關資料,不知道有無懂原理者可說明一下~
行路難,難重陳。行路難,難於山,險於水。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IDE的接法從十幾年前在用的時候,就脾氣很大,有時候就給你使個性子,一定要照他的意思接 囧>

上面是譬喻啦~ 哈哈!

反過來接會不能用的情況,有可能是光碟機的JUMPER插到CABLE SELECT上所造成,

我個人習慣是不喜歡將光碟機與硬碟機裝再同一條IDE線上,不過現在很多主機板也只剩一個IDE槽了....

IDE 排線倒過來用是可以的,只是要注意如樓上網友說的IDE裝置MA、SL、CS問題。
那會影響到IDE排線終端電阻,讓排線上的信號不穩定,導致bios無法偵測到裝置。
這樣接一起會不會讓硬碟變成PIO而不是UDMA?

我一般是不會這樣做...
只有二樓講的才是對的,其他的全都是張飛打岳飛。
(三樓還有人以為第一pin插反,不知道眼睛長在哪裡....)

ATA33 以前的排線(40芯),沒有定義 device 方向,只要排線中間端不插上主機板,
剩下隨你怎麼插都無所謂,
ATA66 排線(80芯)的排線則已經定義了方向性,
只有藍色端(較長的那一端)可插主機板,
黑色和灰色端則是接 IDE 裝置。並且長度不得超過45公分!

所以:
一樓插反,打槍,無法偵測是正常的。
三樓完全是狀況外...
五樓的90cm排線完全不符規格,拿去填海吧。
八樓說倒過來可以用,你要讓它用 ATA33 排線嗎?

正規的作法應該是:
進入 SATA 的時代了,丟棄你的 IDE 硬碟吧,把資料 copy 到 SATA 硬碟來,
這年頭 IDE 硬碟比 SATA 還貴又難用啊!
IDE 排線留著接光碟機就好了。
作者為網路嘴砲家,長期關注論壇筆戰動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