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大容量硬碟時代,硬碟的運用

現在500G的硬碟,不到2張小朋友就可以入手
可是硬碟容量越來越大,備份越不易

最懶的方法,大概是再買一顆硬碟來備份
光碟片保存方式,取得容易,但不是保險的選擇

個人硬碟史
Seagate 40mb(我的第一部386電腦)
Quantum 400mb
Quantum FireBall 3.2Gb mij 花費11K
Seagete 梭魚 2Gb *2 SCSI
Seagate 10000rpm 9.1Gb 印度豹 SCSI U2W 花費15K
WD 40Gb *2
Maxtor 250Gb(太吵了,用不到一週就脫手)
Seagate 梭魚 40Gb *3
Seagate 梭魚 80Gb *2
Seagate 梭魚 160Gb Sata
Seagate 梭魚 250Gb Sata
Seagate 2.5inch 120Gb Sata
Toshiba 1.8inch 60gb(NB換下來的)

我的嚴選硬碟
10年前我會建議買Quantum的
不過他已被Maxtor併了
後來只能投靠SeaGate陣營(海門硬碟,上次聽到的笑話)

第一顆40mb的硬碟,不知道還能不能啟動,還存放在家中角落
那兩顆超過10K硬碟的流血結論
硬碟買最便宜,或是C/P值高的就好
不要一昧追求高容量、高速度

Quantum FireBall 3.2Gb印像中好像掛了
1萬轉的印度豹,又吵又慢
一下子就被40G Ide 梭魚巴過去Orz
有一次在印度豹壞軌準備當陳列品
那時候聯強貨廣告打得兇
所以無聊之下就送修看看
聯強客服小姐說SCSI硬碟保固5年哦
意料之外,還在保固中,花了6張國父換了一顆印度豹的硬碟回來

所以我購買硬碟,原則上會先選Seagate
再來考量的就會是聯強貨
其他通路商的要送修,還要多一個宅配費用
如果要省600的,可以參考網路Seagate送修的相關流程
而且Seagate硬碟提供的保固,通常都較久
保固5年的硬碟保固,就是Seagate先提供的


目前我想到的硬碟運用方法:
一、3.5吋
1.當主硬碟(系統碟)
2.追求快速或穩定,跑Raid
3.當資料碟(第2顆或其他硬碟)
4.當備份硬碟,備份完與系統隔離
5.使用硬碟抽取盒
6.當動物機的下載儲存硬碟
7.當網路硬碟
8.使用硬碟隨身盒,做隨身碟使用

二、2.5吋
1.昇級nb硬碟,更換新的硬碟,舊的換下來當隨身碟
2.使用硬碟隨身盒,做隨身碟使用

三、1.8吋
較舊nb昇級偽SSD,舊的換下來當隨身碟

為發揮硬碟的最大效用
請網友補完,只要是不太離譜的,我再彙整在第一樓層
2009-01-13 11:10 發佈
現在都不會想裝好機顆硬碟一起運作,耗電又吵
如果容量不太夠了或是硬碟有問題
就去買一顆現在CP最高的大容量硬碟來替換
替換下來的硬碟就當備份碟 備而不用
容量太小過舊的硬碟就當動物碟
或是塞滿不要的資料再刪掉 然後賤價賣掉
少說話,不分享,看看就好。
舊硬碟拿去做RAID0..
新硬碟裝上去做資料備份.
很正點的
看看就好 wrote:
現在都不會想裝好機顆硬碟一起運作,耗電又吵
看看就好 wrote:
現在都不會想裝好機顆...(恕刪)


同意這位網友的作法....
只是自己會多買一個2.5的硬碟做重要資料備份...
反正以後資料塞滿了...再去買當時CP值最高的硬碟...

atneko wrote:
保固5年的硬碟保固,就是Seagate先提供的



但是現在SEAGATE不一定要買聯強,因為我都直接送原廠更省。
保固都是原廠做品質更佳,有幾次80G直接升級160G 更是高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