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備援”是近來IT領域相當"夯"的話題,自從912大地震後,很多公司開始規劃自己的異地備援機制,而且各公司的備援方法很多,有的租用中華電信的虛擬主機,也有每日將磁帶從A地運到B地存放的,當然也有租用專線來備援的,但是這些都是相當複雜且昂貴的作法,難道沒有更容易的方法嗎?
當然是有的,不然這篇文章怎麼爬完啊!基本上以目前的光纖網路頻寬10M/2M,利用離峰時間來做異地備援,相信是足夠的,但是頻寬夠了,到底要用什麼設備或是軟體來達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呢?摩比男正是在下,隱身於Mobile01多年,看過很多的軟體及設備,但都是相當是複雜的設定,但這幾年來,網路儲存已經大行其道,其實就是說NAS這個東西啦!在下玩NAS年資也有將近7-8年囉!從IDE/SCSI的NAS到SATA/SAS的NAS,網路介面也由Fast Ethernet到Gigabit Ethernet,真的見識到這種網路儲存系統的演進。NAS出現這個異地備援的功能是這幾年的事(2006 ~ 2008),而NAS為何做的好呢?
1. 大多的低價NAS都是像網路設備一樣販售,不需要購買任何軟體。
2. NAS的設計概念就是儲存資料,所以大肚量是一定要的。
3. NAS是一種即時備份跟還原的概念。
4. NAS是一種24小時運作的設備。
5. NAS擁有比其他商用作業系統更人性化的操做介面。
以上五點可知,可看出NAS真是一個好東西阿!(說那麼多,何時進入主題呀)
對喔!主題是異地備援喔! 其實為何說10M/2M的光纖就可以足夠做異地備援呢?重點來了,其實所謂的異地備援就是要想辦法讓備份端的資料於來源端的資料一致,以正常的使用而言,一天的資料異動量應該不大(如果你有養小動物就另當別論),所以利用網路的離峰來備份應該是綽綽有餘了。說的一籮筐,還是來看看實際上的應用吧!這個個案是一家位於竹科的上市公司,這家公司很鮮喔!他有設立了一個高雄辦公室,就是因為這樣,高雄的資料要備份回新竹或是新竹的資料要備份到高雄就變的很重要了,這個個案就用了Promise所生產的SmartStor NS4300N,這台便宜又美觀的NAS就是可以讓你這樣用,他們買了兩台NAS,一台設為主要伺服器(見圖一),一台設為次要伺服器(見圖二), 利用晚上時間來同步兩台伺服器,這樣一來隔天早上,兩台伺服器上的資料就一模一樣了。很酷吧!反正三更半夜公司的網路又沒人在用,可以多多使用啦!
圖一、主要伺服器

圖二、備份伺服器

看一下上圖,這台NAS的設定真的簡單呀。對了,最後在解釋一下同步的定義,基本上就是讓A的資料跟B的資料一模一樣就是了。所以如果不是一開始就買兩台,是後來才買備份的那台,那第一次備份的時候會耗掉比較多的時間,因為要備份一整台的資料,從無到有,所以我個人建議第一次的同步,可以在區域網路內完成,然後再移到異地,以後每天晚上同步一次,當然你要設每X小時同步一次也可以啦!但是要注意網路頻寬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