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
不管是要跑 AI、內容創作或是個人的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外觀配置
雖然說硬碟的外觀從以前到現在幾乎沒甚麼變(從 PATA 轉到 SATA 介面可能是最明顯的變革),讀寫性能的部分也因為傳輸介面以及機構的物理限制而來到瓶頸,但是在容量部分透過磁性紀錄型態、縮小磁頭設計等技術演進而不斷推升,在以前 30 TB 這個容量數字可能是包括陳拔我都很難想像的。

首先來看一下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本體,在這一波 Seagate 30 TB 容量的硬碟新品中,有針對企業使用的 EXOS 系列以及高階個人用戶的 IronWolf Pro 系列,陳拔這次測試的是後者,型號為 ST30000NT011 的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機,採用 10 片碟片/20 磁頭設計,主要的產品特色包括採用 CMR(傳統磁性記錄)技術、具備每年 550TB 的工作負載率、250 萬小時 MTBF 平均故障間隔時間、 5 年有限保固、三年免費 Rescue Data Recovery Services(資料救援服務)等等。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正面,左側為產品編號、序號的位置,右側則是 Rescue 資料救援服務的標誌,下方則是有各國安規的通過認證標示。
另外針對 NAS 的用戶,Seagate 也在 IronWolf Pro 系列上提供了 IronWolf Health Management 管理介面、AgileArray 雙平衡馬達、限時錯誤復原(TLER)及旋轉震動(RV)感應器等設計,在 NAS 這種多顆硬碟運作的環境下能夠持續提供穩定的資料儲存服務。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背面。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 SATA 電源插頭(左)跟 SATA 連接埠插頭(右)。至於在單一磁碟機的傳輸效能部分,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延續採用 7200 轉馬達的配置,搭配 512MB 的快取記憶體,內部資料傳輸速度為 2951 MB/s,平均延遲為 4.16 ms。而外部傳輸部分則是透過 SATA 6 Gbps 傳輸介面,提供 600 MB/s 的最大 IO 傳輸速度,持續傳輸速率 OD 275 MB/s。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效能實測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
進入效能實測環節,首先先將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安裝在測試平台上,以一般硬碟機的角色來看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效能表現,以下是測試平台的組成: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9 285K
主機板:ROG Maximus Z890 Apex
記憶體:芝奇 G.Skill Trident Z5 CK DDR5-8200 CL40 24GB x2
顯示卡:ASUS Dual GeForce RTX 5060 Ti O8G
系統 SSD:Samsung 980 Pro SSD 1TB
電源供應器: CORSAIR HX1500i 1500W
處理器散熱器:CORSAIR iCUE H170i ELITE LCD 420 AIO
作業系統:Windows 11 Pro 24H2 版
把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安裝在 ROG Maximus Z890 Apex 主機板的 SATA_4 連接埠上,連接 Z890 晶片組,並且沒有跟其他裝置共用通道。

(點擊可看大圖)首先在 Windows 作業系統的磁碟管理員中,看一下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在作業系統格式化後的可用容量,在 NTFS 檔案系統中,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可用的容量為 27939.98 GB。

接著用 Crystal Diskinfo 看一下來看一下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資訊,在相關規格的支援性部分包括標準 SMART 偵測功能及 NCQ 原生命令佇列功能的支援。

在性能表現上首先利用 Crystal DiskMark 測試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性能表現,循序讀取成績為 288.17 MB/s,循序寫入則是 287.82 MB/s,基本上符合 Seagate 官方規格表的數據,不過在隨機讀寫的部分畢竟受限於機械硬碟的構造,在這部分的成績表現就不太理想,而且加上記錄密度變高,這部分的成績比起陳拔先前測試的 24TB 版本還要略低一點。另外在測試時硬碟機的溫度為 39℃。

(點擊可看大圖)在 HD Tune 的讀取測試中,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平均讀取速度為 216 MB/s,存取時間為 12.6 ms,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34℃。

(點擊可看大圖)而在寫入部分的測試,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的平均寫入速度為 215 MB/s,存取時間為 4.98 ms,測試時的最高溫度為 37℃。

(點擊可看大圖)在 Atto Disk BenchMark 的測試中,在 QD1 設定下,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在 32KB 的區塊就能達到 270 MB/s 左右的最高傳輸速率峰值。

(點擊可看大圖)而在 QD4 深度設定下,則是在 8KB 的區塊達到 270 MB/s 左右的最高傳輸速率。
至於在模擬真實運作環境的讀寫測試上,陳拔則是利用 PCMark 10 裡的儲存項目測試,以 Data Drive Benchmark 項目測試了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在做為單一資料儲存硬碟的效能表現,以下是測試結果:

(點擊可看大圖)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在 PCMark 10 的 Data Drive BenchMark 測試項目中獲得了 699 分,取得頻寬為 106.94 MB/s,平均搜尋時間則是 299 微秒,比起 24TB 版本在單碟的一般存取效能上也呈現下降的趨勢。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搭配 NAS 效能表現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
至於在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機的主力用途:NAS 伺服器使用部分,陳拔這次是搭配手上有的 Synology DS923+ NAS 進行測試,這也是 Synology 在 DS 系列中不綁硬碟的最後一代產品(是不是該列為珍藏.....),可惜的是也不支援了 IronWolf Pro 系列的 IronWolf Health Management 管理介面設計,就單單來看效能表現吧。




(點擊可看大圖)陣列設定好後以 Btfs 檔案格式設定後可以使用 52.4 TB 的空間。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試用總結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
就測試的結果來看,這次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仍然是在 10 片碟片的架構上,透過磁錄密度的提升帶來更大的單碟容量設定,在大型檔案/循序讀寫效能上比起 24 TB 略為增加,但是在隨機存取/小型檔案讀寫以及搜尋時間上,也比 24TB 版本要增加一些,基本上就是以這部分的性能來換取容量的增加,畢竟機械硬碟先天的結構限制就在那裏,要增加記錄密度就是拿搜尋性能來換。
至於在售價部分,這顆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在台灣的建議售價為 2 萬 4590 元,等於是平均每 TB 820 元左右,大約是 PCIe Gen 4 SSD 的 1/3 至 1/2 左右,看起來價差好像不大,但若是有這麼大容量的需求,目前 Seagate IronWolf Pro 30TB NAS 硬碟仍然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8 月 10 號前還有購買兩顆 IronWolf Pro 30TB 硬碟,送你一顆 SEAGATE FireCuda 530 1TB 星際大戰光劍特別版 SSD 的活動,算是讓老司機擴充容量的更多誘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