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好處省空間 備份快
但有連帶關係沒法任意刪除不要的備份
差異就單純的備份第一次完整備份後的差異部,可任意刪不要部分,缺點就很佔空間
如果只有一份,就只能全備份
增量備份與差異備份應該都是同一個意思(我是這麼認為)
不外乎是上次備份時間點後有異動(含新增)的資料才需要備份
這類備份有一個要注意的是:被刪除的檔案可能會一直留在備份,備份區膨漲速度會高於資料成長速度
檔案系統備份
一般使用差異備份(類似 xcopy /d 的方式)
當備份區滿了,直接(輪)另一設備(留存)或是全部清除備份後(不留存),再繼續下一輪備份
還有人使用同步備份(sync),
同步備份下,兩區資料是相同的,刪除的資料無法重備份撈回來
資料庫備份:準備N+1份(N>3)
首次備份(第0份)使用冷備份(全機全系統全數據庫備下來)
當備份到N+1份時,使用全備份(Full Backup),其餘皆使用部分備份(Partial backup)
這個機制下,每一份備份都有可能是全備份或部分備份,且災難發生時至少有1-2份全備份可用
每3年至少演練一次recovery(備份回復),除了確認備份機制,也可以提升資料庫效率
備份回復前記得再三確認資料已備下,可先把個資料表(Schema+RAW DATA)先倒到檔案
那些網路上還抓的到的東西(非原創)如影片、音樂就不用浪費時間金錢備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