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算買顆新硬碟,來當作備份碟
(絕不當系統碟,主要冷儲存,偶爾當D槽或外接碟)
爬一下網路店家新報價,我大概設定幾個條件
1.不選7200轉(想要低溫、低噪、耐用)
2.不用企業碟,只用NAS或傳統碟(使用率低,應該預算先決)
3.盡量2T為主(想法是單碟故障率「理論上」應該較低點,超過2T應該都不是單碟了)
原本想要TOSHIBA,但殘念發現他們幾乎都是出7200轉....QQ,只能選這四顆:
傳統碟:
WD 2TB【藍標】(256M/5400轉/三年保)(WD20EZAZ) -新款 1 1790 1790
Seagate 3TB【新梭魚】(256M/5400轉/三年保)(ST3000DM007) 1 2550 2
NAS碟:
WD 2TB【紅標】256M/5400轉/三年保(WD20EFAX)-新款 1 2390 2390
Seagate 2TB【那嘶狼】64M/5900轉/三年保(ST2000VN004) 1 2300 2300
WD的「新款」256M系列看起來就是CP值很高,猜想應該就是SMR碟
爬文一下,總覺得SMR很像當年SSD的TLC狀況,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耐用性不佳、只適冷儲存、不適系統碟、大量寫入時降速嚴重、為了低成本而生」...等種種負評
身為外行人是看的心驚驚,但是看自己現在本機上的TLC SSD也是用的很滿意...
不津納悶SMR真的這麼差嗎?會不會現在的技術其實不用太擔心了?
本來想衝WD 2TB【紅標】256M/5400轉/三年保(WD20EFAX)-新款
但掏錢前還是縮手了,想請教版上先進不知是否妥當?謝謝
觀星是答案 wrote:
只要明白 SMR 跟...(恕刪)
話說是這樣沒錯....但我想說理論與實務上可能還是有些差異
就像SSD TLC一樣意思...
lolinyu wrote:
SMR絕對不適合當備...(恕刪)
看了您的心得想哭...QQ
所以您直覺我比較適用哪一顆呢?(大體積、冷儲、偶爾當外接碟或D槽)
可否不吝建議一下...
https://twgreatdaily.com/AwM5WmwBUcHTFCnfHhyB.html
話說這篇底下小編的觀點倒是與您完全顛倒..(我看大多數都是偏向小編這種觀點)
看硬碟廠官方似乎也是用SMR來做冷儲存專用
http://www.pcdiy.com.tw/detail/1319
chief51688 wrote:
3.5寸硬盘参数表-PMR...(恕刪)
WD新系列(FAX)不知到底是PMR還是SMR....
我本來想說只要看緩衝256MB這麼高的應該都是SMR
但看您提供的這張表...WD RED FAX 10T那顆居然是PMR...搞的我一頭霧水了...
masondex wrote:不當系統碟 就安心用吧
最近打算買顆新硬碟,...(恕刪)
因為就算是PRM備份40G系統碟資料一樣也要兩三小時
而時間這久不是SMR或PMR寫入問題 是檔案搜尋延遲的問題
硬碟有兩個速度 一個是寫入速度 一個是搜尋時間
寫入速度就是常見的一秒寫入多少MB
搜尋時間是讀寫頭移動定位到檔案位置開始讀寫的時間
也就是硬碟讀寫頭要花時間找到檔案 才能進行讀寫
總共複製時間是「搜尋時間+讀寫時間」
當檔案少時 搜尋時間可以忽略 一個檔案12~18ms沒有感覺
當檔案多時 硬碟搜尋時間反而是最花時間的
搜尋一個檔案12~18ms 檔案磁區不連續一次就多加一次搜尋時間
1000個檔案=1000次搜尋時間 =12~18秒
每個檔案斷開一次 =2000次搜尋時間 =24~32秒
以乾淨系統碟全碟備份約 10萬個檔案 = 1200~1800秒 光搜尋檔案就要20~30分鐘
再加上檔案不連續 初次的全碟備份 兩三小時很常見
而實際寫入時間 40G/100MB/s= 400秒左右
總時間 搜尋時間「從20~30分鐘 到 兩三小時」 加上 寫入時間 「7分鐘」
-----------
SATA SSD 搜尋時間0.6ms = 600ns
PCIE SSD 搜尋時間0.06ms = 60ns
SATA HD 搜尋時間12~18ms = 12000~18000ns
同樣花一秒搜尋檔案
SATA SSD 搜尋3萬3333個檔案
PCIE SSD 搜尋33萬3333個檔案
SATA HD 搜尋84~56個檔案
-----------
SMR最大優點就是便宜
這個便宜代價是無法承受短時間大量刪寫
作為系統碟使用 會出現很多延遲狀況 使處理時間拉長 效率降低
作為冷儲存 沒有處理效率問題 CP值非常高
至於2T容量太小 SMR越大越便宜(目前8T是 每單1T容量中最便宜的)
最好做陣列1 還有資料備份功能
兩顆8T 一萬 陣列1外接盒3~5千元 可以用3~5年左右 資料無虞
彈幕濃!
skiiks wrote:
不當系統碟 就安心用吧
因為就算是PRM備份40G系統碟資料一樣也要兩三小時
而時間這久不是SMR或PMR寫入問題 是檔案搜尋延遲的問題
硬碟有兩個速度 一個是寫入速度 一個是搜尋時間
寫入速度就是常見的一秒寫入多少MB
搜尋時間是讀寫頭移動定位到檔案位置開始讀寫的時間
也就是硬碟讀寫頭要花時間找到檔案 才能進行讀寫
總共複製時間是「搜尋時間+讀寫時間」
當檔案少時 搜尋時間可以忽略 一個檔案12~18ms沒有感覺
當檔案多時 硬碟搜尋時間反而是最花時間的
搜尋一個檔案12~18ms 檔案磁區不連續一次就多加一次搜尋時間
1000個檔案=1000次搜尋時間 =12~18秒
每個檔案斷開一次 =2000次搜尋時間 =24~32秒
以乾淨系統碟全碟備份約 10萬個檔案 = 1200~1800秒 光搜尋檔案就要20~30分鐘
再加上檔案不連續 初次的全碟備份 兩三小時很常見
而實際寫入時間 40G/100MB/s= 400秒左右
總時間 搜尋時間「從20~30分鐘 到 兩三小時」 加上 寫入時間 「7分鐘」
-----------
SATA SSD 搜尋時間0.6ms = 600ns
PCIE SSD 搜尋時間0.06ms = 60ns
SATA HD 搜尋時間12~18ms = 12000~18000ns
同樣花一秒搜尋檔案
SATA SSD 搜尋3萬3333個檔案
PCIE SSD 搜尋33萬3333個檔案
SATA HD 搜尋84~56個檔案
-----------
SMR最大優點就是便宜 這個便宜代價是無法承受短時間大量刪寫
作為系統碟使用 會出現很多延遲狀況 使處理時間拉長 效率降低
作為冷儲存 沒有處理效率問題 CP值非常高
至於2T容量太小 SMR越大越便宜(目前8T是 每單1T容量中最便宜的)
最好做陣列1 還有資料備份功能
兩顆8T 一萬 陣列1外接盒3~5千元 可以用3~5年左右 資料無虞
謝謝您熱心的分享這些觀點,真是長知識,原來硬碟是這樣運作的
不過看完您的分析.....整個覺得....是不是應該買SSD算了....-_!-
雖然SSD相較硬碟還是貴到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