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機殼是幾年前買的烏鴉 III,要安裝硬碟時非常麻煩,要從前面一次拆三組硬碟架的螺絲(這個側邊螺絲只是用來固定硬碟架,並不是鎖到硬碟上,這點很關鍵!)
然後先拆最前面的吹硬碟風扇
(一個扇吹三組,風扇架子旁邊就負責串接三組硬碟架,所以一次要拔三組,當然你也可以只靠左側每組硬碟架扣具扣著,都不要鎖側邊螺絲,這樣可以少拆左右兩側螺絲)
重點來了……這個硬碟架真正固定硬碟是靠鎖硬碟下方的螺絲(不是側面,跟一般機殼不同),螺絲孔位還附有吸震的軟膠套,通常硬碟下方的螺絲四顆,都是做在靠近電源與sata線處,也就是離硬碟電源處最遠的兩顆螺絲,大概在硬碟整體的中間再遠一點點…但這顆硬碟的最遠兩顆居然做在後方……我鎖不到,差非常遠,只鎖兩顆,因為螺絲孔有吸震軟膠套,所以並不牢固,整顆硬碟可以輕易往上舉45度左右……
我買了很多硬碟與ssd碟,也有買Toshiba的,現役就還裝著兩顆,從沒遇過底部螺絲孔位不符的狀況…這些孔位不是講好的共識嗎?,還是說10tb的主機板較大,非要如此不可?但它底部的主機板也不是剛好四方形的,是梯形,另外一邊就能做螺絲孔呀?另外一邊的主機板就不能設計成繞過那個孔位?
這下我頭大了…光為了拆換空間較小的硬碟,備份工作就從晚上搞到早上(整夜都用50幾MB/sec在跑,有夠慢,還砍了一大堆古物)……頭都洗下去了…要回頭我會



現在的硬碟,底部孔位都是如此嗎(就是四顆分很開,最遠那2顆並不在硬碟中間再遠一些些的地方)?還是大容量10TB的才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