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128MB快取 高效裝機另一選擇 WD Se 1TB硬碟評測

固態碟(SSD)性能隨著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效能至上的玩家們已漸漸將系統碟換裝SSD,不過SSD雖然存取速度驚人,畢竟單位價格來說,7200轉1TB的硬碟在2014年10月份還是要價約1.8K,2TB則要價2.6K左右,價格容量比的優勢讓硬碟仍然多數使用者最主要的儲存裝置。也使得單顆硬碟儲存容量之爭,這點從最近硬碟市場蠻熱鬧的就可以發現,兩大品牌或其旗下的子公司,都不斷的拋出具備更高儲存容量的硬碟產品,分別達到8TB及10TB之譜,不過目前對一般消費者而言,應該還是屬於看得到吃不到或是價格讓你吃不下的狀況,加上硬碟產品各有其特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硬碟產品,顯得是使用者事前要做的功課之一,硬碟大廠-WD推出Se系列的硬碟產品,主打最適用於大量雲端儲存、複製環境、內容遞送網路 (CDN)、SMB 網路連接儲存 (NAS)、備份與封存等需求的硬碟產品,同系列產品並提供1TB到4TB等不同容量,供消費者選擇。

WD Se 1TB產品使用單碟1TB,其傳輸效能也相當出色,實測效能在裝機用的單碟1TB的7200轉硬碟產品中,平均傳輸速度也能有接近145MB/sec的表現,算是性能佼佼者,另外相較於SSD硬碟,傳統硬碟的可靠度也比較高,畢竟硬碟壞了還有機會救,SSD掛了就是ByeBye,所以主流的硬碟產品也不會因為SSD的壓力就不再提升產品的效能,反而一直提高單碟容量,將傳輸效能繼續向上推升及加大容量,新款的WD Se 1TB硬碟,硬碟快取提升為128 MB,傳輸介面一樣採用SATA 6Gb/秒介面。Se系列所有硬碟都在實際伺服器與儲存系統中,於實際工作量之下,接受至少 5 百萬小時的功能測試、超過 2 千萬個小時的其他測試,提供高品質與可靠性,也適合超大規模 (hyperscale) 環境的高容量,並且提供可避免因為硬碟錯誤復原程序過久(桌上型硬碟常見的問題)而導致硬碟故障RAID 特有的限時錯誤校正功能 (TLER),亦提供雙制動器技術、雙處理器、RAFF 旋轉震動消除技術等獨家技術,在效能、可靠性和高容量以及低總擁有成本之間取得最佳平衡,相當適合需要成本效益考量的企業級儲存之用,以下分享其效能。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wdc.com/ch/products/products.aspx?id=1050


WD Se 1TB 外觀
內部包裝

採用靜電袋作包裝,兼顧防止靜電及產品保護性。


WD Se 1TB外觀

WD Se 硬碟最適用於大量雲端儲存、複製環境、內容遞送網路 (CDN)、SMB 網路連接儲存 (NAS)、備份與封存等需求所推出,並具備較為安靜及工作溫度等特性的桌上型硬碟產品,原廠提供5年的保固服務。WD Se 1TB採用黑色標籤方便使用者做產品辨識,WD Se 系列硬碟產品提供了1TB至4TB等不同容量的型號,轉速為7,200rpm,比較特別的是1TB產品提供128MB的快取。


硬碟資訊

WD Se 1TB硬碟產品代號是WD1002F9YZ,轉速為7,200rpm,提供128MB的快取,產地為馬來西亞,2014年8月出廠產品。


安規認證

擁有多國的安規認證。


硬碟背面

與目前大部分硬碟相同的設計,都是把控制晶片內藏。


單碟片設計



傳輸介面

採用一般的SATA傳輸介面及電源接頭,傳輸頻寬為SATA 6Gb/s。側邊固定螺絲孔及厚度,採用與一般硬碟相同的螺絲孔位,方便使用者固定。


WD Se 1TB 效能測試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4770K ES
RAM:Kingston HyperX Savage DDR3 2400 16G Kit(XMP Profile1@DDR3 2400 CL11-13-14-32)
MB:ASUS Maximus VII Ranger
VGA:EVGA GeForce GTX 780 Ti Classified K|NGP|N Edition
HD:Intel SSD 530 180GB(AHCI模式);WD Se 1TB
POWER:Antec HIGH CURRENT PRO 1200W
COOLING:CPU 水冷,GPU空冷
作業系統:WIN8.1 X64


HDTUNE
讀&寫效能測試

WD Se 1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最高讀取達到181.3MB/sec,平均讀取速度也達到145MB/sec,當然身為硬碟弱項就是搜尋時間跟傳輸速度與高速SSD產品不能比,不過就作為一般儲存及資料備份而言,容量及穩定性還是相對重要的,就硬碟而言WD Se 1TB的13.7ms左右的搜尋時間也是算相當亮眼的,寫入的搜尋時間就比較令人訝異。


檔案效能測試&IOPS測試&額外測試



AS SSD BENCHMARK

傳輸速度相當不錯,讀取有突破176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寫入達到160MB/sec以上的效能表現。


ATTO

效能表現部分,使用預設值測試(檔案256MB)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194MB/sec及187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如果檔案設定為16MB或64MB等小於快取容量的設定時,讀取效能最高有突破468MB/sec及243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大容量快取確實對檔案讀取效能有加分作用。


CrystalDisk info

轉速部分軟體監測為7,200rpm,傳輸頻寬為SATA 6Gb/s,也支援NCQ技術。


CrystalDiskMark

效能表現部分,使用預設值測試(檔案1000MB)讀取及寫入效能最高有突破191MB/sec及184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如果檔案設定為50MB或100MB等小於快取容量的設定時,讀取效能最高有突破419MB/sec及403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大容量快取確實對檔案讀取效能有加分作用。


AIDA硬碟測試

WD Se 1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最高讀取達到178.6MB/sec,搜尋時間12.59ms也是非常亮眼。


AJA Test

WD Se 1TB整體傳輸表現相當不錯,最快讀取及寫入達到182.4MB/sec及182.5MB/sec。


PCMARK Vantage

成績為5850


PCMARK 7

成績為2291。


PCMARK 8

成績為2808。


小結:WD Se 1TB效能表現相當優異,最高傳輸速度最快突破194MB/sec,寫入最快也有突破187MB/sec的表現,各項測試平均也都有接近145MB/sec的表現,搜尋時間有著13.Xms左右亮眼表現,另外如果檔案設定為16MB或64MB等小於快取容量的設定時,讀取效能最高有突破468MB/sec及243MB/sec左右的傳輸效能,大容量快取確實對檔案讀取效能有加分作用。以儲存硬碟來說表現還算不錯,畢竟高速系統碟的首選是SSD,儲存空間傳輸速度夠快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應該夠用囉,一顆1TB格式化之後能提供高達931GB的儲存空間,適合需要輕量級儲存空間使用者使用,是用SSD當系統碟的使用者當然這顆就是您的最佳選擇囉!!Se 1TB的市售價格約略比一般1TB多出0.8張小朋友,價位確實會影響使用者選購的意願,如果沒有絕對高容量需求及價格考量,Se系列則有相對合理的價位及高效能表現,加上保固期也長達5年,做為輕量級資料備份之用,應能滿足使用者需求,以上測試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喔。
2014-10-23 1:10 發佈
firefs wrote:固態碟(SSD)性能隨著更強控制器的研發...(恕刪)


很多人測過了
我對re系列1tb比較有興趣
有機會測試嗎

sun88990 wrote:
很多人測過了我對re...(恕刪)

有機會在借來測看看!!
謝謝您的建議!!
WD SE 1TB也是我近期考慮入手的硬碟之一,手邊最新的硬碟是2009年的WD藍標500GB,雖然依然健在,開機時數只有五百多天,也沒有壞軌,但電腦裡的資料比較重要,不想拚人品-雖然我用過的十幾二十顆硬碟,只有三星的2.5吋故障過,其他都是容量不夠退居二線。

最近訂了外接的USB硬碟盒,打算把手邊沒在用的500G+250G+160G拿來做備份用,到時WD SE 1TB就來當主硬碟,不過可能要過年後再買,希望價格還能小降一點。
最近硬碟開重組時聲音很大,趕緊訂了一顆WD SE 1TB來取代我的藍標WD 500G,希望至少可以再撐個五年,明年年底或後年年初組新電腦,這顆硬碟也可以沿用。

硬碟收到了之後,我的筆電X201也要重灌了,既然都要重灌,兩台一起來比較省時間,還是我舊的X32也順便來重灌一下?
跟WD Black 1003FZEX比
這款應該比較好
大小檔案通殺.
WD SE 1TB收到了,也安裝好Win 7 Pro 64,但耐不耐用,就有待時間證明了。

如果這顆的使用經驗還不錯,下次換新硬碟還是會買WD的企業級硬碟,希望五年後,4TB可以降到三千以內,不過到時應該會再買顆512GB SSD當系統碟。
這種se不同於家用的系列,加上配置了更大的快取,
實在不太適合用在家用電腦上面,多項優點都因為單一顆而沒了意義,
大快取是用來讓檔案伺服器能有較輕的負載,所以是定位用在NAS上的

家用基本上都沒有不斷電,而且PC頻繁的開機關機使用方式,磁碟佇列也基本上都只用到1而已,
哪還需要什麼大快取,隨便有個8M,16M就很夠了,更大也沒有實質上的幫助了.
震動感知跟消除都沒用處了,這是多碟距離近的才需要,陣列的除錯功能也沒用,
那何必還要多花錢買沒有幫助的功能?

不能只看一個產品的優勢,也必須去思考它的缺點,使用錯的產品反而使電腦更容易故障,
最後只覺得花冤枉錢而已.
看看文章最後,人家都說是推薦給輕量級備份需求了,根本不是用來當系統碟用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