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來聊聊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吧.....

說起來,硬碟價格已經跳海多年
與此同時...硬碟的品質更是和價格有志一同的降了個一塌糊塗
某時期甚至出現了買硬碟看人品的說法

由於資料的儲存成本狂降,大家的硬碟容量都T來T去
使用者的儲存習慣也漸漸地從錙銖必較變成隨便亂塞
(許多檔案存完之後即使經過多年也不曾執行半次)
而...不論資料的價值高低....
大部分使用者都習慣把真正重要的資料跟垃圾檔案混在同一個儲存媒體
也許...哪天運氣不好,硬碟說掛就掛
一堆珍貴記憶就這麼消失了

所以...
大家來聊聊各自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互相參考吧.....

個人算是很珍惜這類資料的人
所以,早在十幾年前,當RAID的成本降下來(RAID的晶片被內建在主機板上或南橋晶片支援RAID功能)
我就開始使用主機板內建的RADI 1做資料鏡射來備份檔案
而且為了避免雷擊或跳電等突發狀況,還特地增加了萬把塊的在線式UPS
因為硬碟便宜的關係...
慢慢的...1組...2組...3組...
終於...
主機板不夠插了,機殼也裝不下硬碟了,電源接頭也不夠了...
OK...
買磁碟陣列卡...
來聊聊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吧.....
自製硬碟陣列架(還有可調式散熱風扇)...
來聊聊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吧.....

來聊聊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吧.....

從2顆PSU並連供電到購買獨立電源...
然後就變成下面這樣....
來聊聊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吧.....

其實只是表面看起來熱鬧啦,硬碟因為陸續添購,那些不死老兵也都留著充場面...
大概是250GB*4+320GB*2+500GB*2+1TB*2...加一加和目前一組3TB的也差不多...
而且還更耗電+高熱+雜亂+換一顆硬碟就是大工程
有人也許要問為什麼不乾脆換一組大容量的RAID 1就好...
其實...這樣也是有很大優點的...
好處就是把重要的雞蛋分散在更多的籃子裡,而且越是早期的硬碟越是韌命耐用...

使用主機板做RAID的最大優點是成本很低,但有一個缺點....
就是當主機板出問題導致維修或更換,RAID 1也必須重做
所幸RAID 1的情況下即使主機板掛了,做RAID 1的硬碟拿到任何一台電腦也都能讀取資料
雖然麻煩了點,安全性卻是不減
就這樣...
過了十幾年都沒事...
但,主機板故障或升級換新的情況多遇幾次以後...
我的耐心終於達到極限
決定改用外接式的磁碟陣列盒做RAID 1
然後就選了銳銨的外接盒
一開始會選擇銳銨(STARDOM)的機器主要是因為外型簡約漂亮
而且使用多年也都沒有什麼問題,所以陸續添購的結果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下面這樣....
來聊聊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吧.....

最後...為了怕遭小偷或打翻水等狗屁倒灶的事發生
終於...
針對最最重要的資料在另一個地點加設一套:在線式UPS+攜行式2.5吋硬碟的RAID 1外接盒(MR2-WBS2)做異地備份

故事完了嗎...?
沒有...
果然天有不測風雲(每一個說故事的都有這麼一句"天有不測風雲")...
前幾天...
我的MR2-WBS2在徹夜執行掃毒後在早上迎接我的是全面空白
XP只能辨識硬碟的3個分割區但完全無法讀取任何資料(也沒顯示任何資料)
把2顆2.5吋硬碟拿出來分別單獨接其他電腦也毫無所獲
我判斷硬碟本體沒問題,是磁區的格式設定不知為何沒了,所以資料雖然還在,但是無法讀取
來聊聊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吧.....
中招的是右邊銀色的機型(左邊是上一代,也是2.5吋RAID 1的機型,因為只有USB介面而除役)
來聊聊珍貴資料的保存方式吧.....
順便放一張屁屁照...

幸運的是...我有做異地備份
更幸運的是...出事前一週我才剛對工作檔案做完一次備份,所以對工作幾乎完全沒影響
但...因為多年的安逸...我偷懶了...我竟然長達幾乎半年沒把自家照片作備份
半年來的家族活動/可愛女兒的日常生活照...都放水流了
(一方面慶幸自己一週前才剛備份工作檔案,一方面又厭惡自己為何沒有備份家庭日常檔案)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我找了北部頗負盛名的凌威,親自把設備送去檢測後...
隔天,工程師打電話來說2顆硬碟測試無任何損壞(甚至說日後可以繼續使用也沒問題)
2顆硬碟的資料也確實有同步無誤
主要是
1.不明原因造成Partition Crash
2.Master Boot Record Crash
3.NTFS File System Crash、需修補至完整
4.Data Area Structures Crash
救援成功機率非常非常高...巴拉巴拉一堆不甚重要的對話後...重點來了...
報價24,000...
嗯...雖然早就知道一定會很貴
但我當初天真的以為硬體沒壞的前提下,無須無塵室拆硬碟也不必殺肉換零件
只要用一些專業軟體重建就能救回資料
所以很有機會適用他們網站的最低報價6,000
但事實是殘酷的...6,000 VS 24,000...
考慮了幾天後我決定忍痛放棄了...

各位看倌...您的電腦裡有重要且珍貴的個人資料嗎
請趕快採取行動吧,不要像我這樣遇到了才後悔莫及啊

這次的慘痛教訓在自我檢討後得出2個結論...
1.千防萬防...偷懶難防...以後絕對要更認真落實備份的工作
2.我發現目前的狀況還有一個漏洞...就是病毒的問題...
萬一遇到惡性重大的給我來個殺無赦(加上備份動作讓所有硬碟都感染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目前計畫增加BD燒錄備份,針對最最最重要的幾百GB資料把它燒錄個2套起來異地備份...

不知道其他的朋友們是如何備份珍貴的資料呢?
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2013-03-26 21: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保存方式 資料
本人曾經花過萬元為救援家庭的回憶,因此曾心痛過

目前採用一般外接硬碟櫃(非NAS)的內建功能做RAID1 (Mirroring),目前穩定使用中....


{曾有個自己嚇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一天,RAID 1 其中一顆硬碟壞了,我也依照正確步驟換了新硬碟,結果沒有回覆任何資料,最終是騙局一場........ 原諒我有這白癡想法,因為每天看它那麼穩定正常運作,都回懷疑是不是騙局啊?? )
http://www.nettw.net
RAID只有在公司才接觸的到
也非百分百萬能絕對,鴨蛋理論
在家也並不會想用也花不起(光設備、電費)
最簡單,雞蛋理論,重要資料還是多重備份分開放
雲端就是麻煩台灣寬頻網路非對稱,上傳慢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glen246 wrote:友站比較多人在討論這方面的.......(恕刪)

他們是玩爽度的,玩RAID 0
而且規模也超出正常人太多太多...

我是追求安全的,玩RAID 1
RAID 0不適合我的個性...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用到...

不知glen兄您自己的重要資料是如何保存的呢?
bryanf wrote:
如果有一天,RAID 1 其中一顆硬碟壞了,我也依照正確步驟換了新硬碟,結果沒有回覆任何資料,最終是騙局一場........(恕刪)

bryanf兄您不孤單...我也是這樣想的...
多年前有一組RAID 1的2號硬碟出現異常訊號
我也是不敢抽換新硬碟
而是先把異常的2號硬碟抽出,然後把1號硬碟的資料備份到另一組RAID 1
等備份完了...我再插入一顆新的3號硬碟...然後整組RAID重新格式化...
完成後再把資料複製回來...
結束...

玩RAID 1這麼多年了,我也沒試過抽換新硬碟讓模組自動回復的功能...
沒辦法...心臟太小顆
很想用RAID 6來保存資料
可惜現在有RAID 6功能的都是NAS
真希望磁碟陣列外接盒也能有RAID 6啊...

Newman.Chen wrote:
在家也並不會想用也花不起(光設備、電費)
最簡單,雞蛋理論,重要資料還是多重備份分開放
雲端就是麻煩台灣寬頻網路非對稱,上傳慢...(恕刪)

Chen兄...
如果是主機板內建的RAID唯一增加的開銷就是多一顆硬碟而已喔...
(前提是您要忍住別越買越多顆)
這樣的成本已經是低到不能更低了

而RAID 1就是多重備份分開放沒錯啊(至少2個籃子)...

至於雲端...目前很不安全...估狗的免費雲端我就發生過檔案錯置的問題
(我有確實等待Google Drive同步並顯示"同步處理完成")

所以,目前免費雲端我都丟不重要的檔案(加上有機密性的檔案我也不敢丟雲端
留級的米蟲 wrote:
很想用RAID 6來保存資料...(恕刪)

RAID 6啊...至少要4顆硬碟
我個人推薦2顆做RAID 0裝作業系統和程式
另2顆做RAID 1存檔案
這樣主機板就能做到,也能有一定的效能和安全性...
幸好沒有IDE硬碟...
簡直是痛苦...

無關流行 wrote:
說起來,硬碟價格已經...(恕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