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磁碟陣列卡一張賣一兩萬,普通的只要一兩千,這種普通的卡跟主機板上的 RAID 是否一樣陽春,效能也不怎樣?如果以同樣數目,相同的硬碟做成 RAID 0,有自己CPU與RAM的高階磁碟陣列卡,是否除了降低 CPU 負載外,在實質上的資料傳輸速度跟一兩千的陽春卡也領先非常多?感謝大大指點迷津
如果你是指單純的data striping....
RAID f/w(or driver)操作stripe的重組和切割...
目前的desktop RAID確實可以做到不錯的效能...
這些desktop RAID, 包括Intel的IRST, AMD RAID等..
他們都是driver-based RAID(software RAID)..
依賴的都是host提供的資源進行操作...
我不清楚你普通的是指甚麼...
因為現在拍賣一堆OEM的RAID HBA流出...
"如果以同樣數目,相同的硬碟做成 RAID 0,有自己CPU與RAM的高階磁碟陣列卡,是否除了降低 CPU 負載外,在實質上的資料傳輸速度跟一兩千的陽春卡也領先非常多?"
這就要看RAID f/w操作RAID controller的有效性了...
如果一張RAID HBA太古老...
例如IOP333+IOC..
可能效能比目前的IRST還要爛...
但是你指的是新型的產品, 例如LSISAS2208 RoC或著LSISAS2108 RoC..
他確實可以比目前的driver-based RAID強上不少...
不過desktop RAID和這些所謂的enterprise RAID的真正重點是在於數據可靠性...
yungtechen wrote:
簡略的說介面卡上只有...(恕刪)
samsung那篇其實已經沒有看的價值...
我印象他是拿areca的solution...
IOP80333產品除了先天上的產品差異之外...
主要是RAID f/w的support...
這顆有RAID 6 XOR加速器..
所以可以提供double-parity計算加速....
取決於產品的設計...
IOP與IOC是不同的差異....
新型的enterprise RAID solution都是用RoC...
真正的價值是在於RAID f/w提供那些可證明的可靠性設計...
yungtechen wrote:
類似這個?...(恕刪)
SAS Expander是一種集縮的PM設計...
他是一組wide port包含數條的narrow channel...
根據目前的SAS標準制定是1:4...
跟SATA標準不同的地方是每條narrow channel都是獨立的..
而且複雜許多...
允許routing的方式(direct routing, subtractive or table routing(subtractive和table在後期的SAS draft已被刪除合併))...
因此可以串很多張expander....
SAS標準在target device可以提供dual-port設計..
因此透過SAS Expander可以達成以下的一些目標:
1. load balancing
2. massive storage pool
3. MPIO
下圖是一張典型的SAS Expander topology表示:

fanout和edge在後期的sas標準draft已經看不到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