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討論]各廠牌硬碟的特色

每家廠商在硬碟的技術上似乎都有獨到的地方
就小弟我在網路上閱讀文章得來的知識
比較有印象的也只有兩款
marxtor跟wd

maxtor在湯姆大舒那評測的結果
看來在windows啟動上速度是最迅速的

wd在我的印象中
則是溫度較為平均

日立對他的印象只有之前報很大條的垂直寫入技術

Seagate說實在的我對這硬碟沒有什麼太大的印象...
不過Seagate硬碟似乎在技術上面
都領先不少人...
(編按:請支持正名運動)

大家能說說看
各大廠牌各種硬碟的特色嗎?

@@"
不好意思了版大...

因為常看到滿多人都這樣打的~sorry
下次會多注意點的

順便回樓下一下...
其實你說的我也都知道!

只是想要多方了解一下
各個廠牌的他們技術層面的硬碟優勢~
所以想跟各位大大做一下意見交流而已!

並沒有說要比出哪個廠牌硬碟好之類的
2007-01-15 12: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廠牌硬碟 特色
我覺得
一般消費性硬碟都差不多啦
強調功能比別人好 一般使用者真的感覺的出來嗎?
當然你別拿萬轉暴龍跟一般硬碟比 那是不同層級的

但是 唯一大家有感覺的就是
硬碟掛點的時候
因為一定損失了一堆資料

可是你想想 有誰會跟你保證說哪家廠牌的比較好
硬碟會不會壞 根本就是聽天命的
當初IBM硬碟被罵的要死還不是有人可以用個五年好好沒事

所以我覺得比較這些 沒多大差別
你要的話直接跳上萬轉暴龍的層級
或是高檔SCSI介面的硬碟才叫真的"爽"

個人意見
勿筆戰
sunagin wrote:
我覺得一般消費性硬碟...(恕刪)

+1
以前搞電腦,每個元件都會詳細去比較
現在喔
價格差不多、大項規格有抓好就好了;根本不會去理那些細微的差異
因為幾乎感覺不出來....應該是說賓士被拿來當裕隆開
通常是我們沒辦法把效能榨乾發揮到極限

例如硬碟
對我來說只有SCSI&SATA&IDE、萬轉&7200 容量之類的大項差別
同一個規格的東西價格別差太多的話
只管廠牌跟使用經驗的個人喜好
那些廠牌間的小差異&特色
裝進機殼、灌了一堆軟體後
幾乎沒有啥差別了
認真就等著被關吧!LDS 請勿人身攻擊!
我目前還在使用 3.5" IDE 介面的硬碟

Serial ATA 的硬碟手邊只有 Hitachi 的 SATA1 規格的硬碟, 就不多說了


而我在選 IDE 的硬碟, 我只考慮到這兩個條件:

1. 保固期限

2. 送修便利性


目前保固期限最長的是 Seagate 的 (原廠五年保固)

WD 企業級的 IDE 硬碟也有五年保固, 除此之外, 都是三年保固

(依照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Hitachi, Maxtor, WD)


送修便利性而言, 因為各大代理商, 目前只有聯強代理的 Seagate 硬碟

可以做到現場換修 (保固期內故障硬碟拿到服務處, 換一顆同等級良品回來)

缺貨時雖然要等, 不過也是換得到 (曾送一顆 Seagate 40G/2M 的, 現場無備貨, 等了兩三天才拿到)


所以目前手邊的硬碟以 Seagate 的廠牌, 聯強代理的居多


雖然亞銳士也有代理 Seagate 的硬碟

但是他們只有前三年保固, 後兩年要自己送原廠

所以還是選聯強代理的...

第二年之後應該是會收費的 (幾乎每家代理商所代理的硬碟都是第一年免費保固, 第二年開始酌收費用)


除了 Seagate 的硬碟以外, 也大概說一下其他家的硬碟好了

Maxtor 的在 IDE 的硬碟市場, 傳輸速度做到 ATA-133

早期在用的主機板只有到 ATA-100, 選 ATA-133 的也只能跑 ATA-100

現在也不太會去考慮用 Maxtor 的硬碟

保固期短 (三年), 代理商是建達, 送修要送到高雄

而從去年約年底之後 Maxtor 變成 Seagate 的子公司, 所以也沒差


WD 的硬碟, 只用過 60G/8M/ATA-100 的

唯一的詬病是和其他硬碟串接的時候

當 Master 時, 不和其他硬碟串接好像是不用插 Jump

如果要和另一顆硬碟串接 (另一顆硬碟是 Slave 時)

WD 那顆就要插 Jump 在 Master 的位置

這樣才能正常運作..

因為習慣了 Seagate 的 Jump 調整方式

(插著是 Master, 不管有沒有串接硬碟都不用動, 除了變成 Slave 時就要動)

WD 的則是要拔來拔去...(除非裝上去就不再增加硬碟或有串接但不會再拔下來就不用去調 Jump)

保固的話, 目前有捷元和聯強兩家代理, 捷元的曾送過 (位於永康市), 不好找 (找兩次才找到)

我記得好像是現場換修, 還是先拿維修單回來再等捷元通知領貨, 時間太久了有點忘了...


Hitachi 的硬碟, 家中唯一一台是 Hitachi 30G 的硬碟

2003 年買的, 到現在沒發生什麼問題過

應該說是使用者的問題比較大, 因為沒什麼去操硬碟, 所以還活的好好的

當然也就沒有送修的經驗了, 那時是展碁代理的

現在的 Hitachi 的硬碟展碁還是有代理

然後還有一家叫做威健的也有代理 Hitachi 的硬碟

Hitachi 硬碟的前身是 IBM 的硬碟

也有用過一陣子 IBM 的硬碟 (13.5G)

不過硬碟掛了....過保也就不處理了 (硬碟外殼表面也生鏽)


另外還有一間叫做 Exceltor (易拓) 的硬碟

有看過但完全沒用過

所以不多加討論


至於以前的 Quantum (之後被 Maxtor 併購), 年代超久遠

應該還有人的硬碟是活著的 (我朋友好像有一顆還在用)

但是售後服務應該也沒辦法做了, 只剩下買新的硬碟一途了...


Samsung 也有做 3.5" 的硬碟

當時是建達代理, 我朋友最近有送修這個牌子的硬碟到建達

但是建達那邊應該沒有 Samsung 的硬碟備貨了

所以貼錢換成 Maxtor 相同容量的硬碟....

(Samsung 也是三年保, 但過了第一年保固所以收取費用)



2.5" 的硬碟沒什麼使用經驗

NB 只有一台 20G 的, 還有最近也買了一顆 80G 的 Fujitsu 硬碟裝外接盒變成隨身硬碟

所以就交給其他人寫囉
這是簽名檔
賤狗大給的資訊很詳細呢!
讓小弟拜讀了很多知識!

以賤狗大的經驗看來
Seagate在維修的便利性上看來
的確是吃足了甜頭
畢竟目前全省的聯強門市
的確是超過了其他廠商許多!

看來依照生活區域選擇硬碟廠牌也是不錯的依據
wd硬碟的Jump問題我也愈過!
這點的確算是有點麻煩的部分...
因為Jump零件超小!
弄丟很是簡單的事情...

Exceltor的硬碟小弟手邊其實還滿多的
以前幫朋友升級電腦留下的二手品
不過我也沒真的拿來用過
也不太了解這顆硬碟的情況

Maxtor原來現在被Seagate併購為子公司了...
以前小弟很愛他們廠牌的硬碟...
一方面是技術優勢ATA-133的關係....
一方面是他們當時的大容量硬碟算是滿平價的

之前曾經掛過一顆!
原本想送修
過了幾個月後!
再拿來做送修前的檢測..
竟然發現硬碟神奇的復活了....
而且情況還滿詭異的.....
原先80g的硬碟!
掛了以後
去抓....會看到硬碟資訊剩60幾g...
結果之後不知道怎麼稿的...
硬碟又活過來了!
讓我對Maxtor的硬碟有了很神秘的印象!!

至於Samsung的硬碟...
說實在的!
我還真的沒看過!囧
我在燦坤買過 Samsung 的 3.5"HDD

三年保固,
因為當時只剩"惡名昭彰"的MAXTOR 一年保 HDD,
所以挑這個來用.

不過我買的這一個 C.H.S. 的數字很怪,
導致比較舊的主機板無法抓到正確的SIZE.

效能普普......
sunagin wrote:
當初IBM硬碟被罵的要死還不是有人可以用個五年好好沒事
...(恕刪)

呵...說我的HD嗎??
我家那顆IBM 20G 的...就是用超過5年.......
去年年底掛了....我猜原因是:
我當時買那顆硬碟時..還順便裝了硬碟扇熱風扇....可是..去年電腦發現不穩定時...
風扇不轉了...還發出高熱.....我的 hdd 大概就這樣被影響了...
只是..不能開機而已...裡面的資料通通還在......
不過...5-6年...夠本了...還是換一顆新的了.........
至於Q牌...我也還有一顆4.3g 的大腳....因為不夠用...所以去買那顆IBM 20G....就順便淘汰了.......應該還在嗎?? 只是要去翻箱倒櫃找就是了....
seagate的特色印象就是很大聲...目前還在用的梭魚9代 200g ide,梭魚10代320G sata...

除了asus 1950pro顯示卡風扇跑全速3000多轉時以外,目前電腦的最大噪音源就是梭魚10代320G...

機哩嘎拉.....
sky66 wrote:
seagate的特色...(恕刪)

很大聲?
我的梭魚10 320G超安靜的說...
也許是新出廠的硬碟韌體有改過?(我這顆買不到一個月)
如果是2.5 吋的硬碟來講的話,富士通的真的品質很差。我買的40g在保固期內,突然就壞掉兩次(看影片看到一半突然掛掉,發怪聲,沒有用bt等),雖然都換新的給我了,但是這次已過保固,實在很擔心又壞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