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ATA硬碟與IDE硬碟

現役電腦裝IDE介面的硬碟,主機板有支援SATA
C:10.6/26.6 G(系統)
D:34.8/101 G(主儲存)
E:2.33/24.6 G(副儲存)

拾荒的SATA 80G硬碟

請問能夠無痛將IDE的東西完整搬移到SATA,
直接用SATA硬碟來開機嗎?
謝謝
2011-11-08 22: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硬碟 SATA IDE
用備份軟體例如Acronis True Image Home將C碟開機系統整個備份下來,
然後還原到那個SATA的硬碟就可以了,記得BIOS要去調整一下開機的順序。
K A M wrote:
現役電腦裝IDE介面的硬碟,主機板有支援SATA
C:10.6/26.6 G(系統)
D:34.8/101 G(主儲存)
E:2.33/24.6 G(副儲存)

拾荒的SATA 80G硬碟

請問能夠無痛將IDE的東西完整搬移到SATA,
直接用SATA硬碟來開機嗎?
謝謝
≡≡ 覺人之詐,不憤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察人之過,不揚于他;施人之惠,不記于心 ≡≡
可以,但是避免你會混亂
建議是將原有的IDE硬碟作C槽分割區備份到SATA的C槽
之後拔除原有的IDE硬碟試開(如果你能夠很清楚開機的話,其實可以不用拔)
如果SATA能夠進去系統表示OK
在把IDE的C槽格式化就好了!!

注意BIOS開機順序與SATA硬碟C槽設為啟動即可正常!!
感謝回應,有空再來試試看,

話說回來,IDE換成SATA後,除了檔案的傳輸比較快以外,
對效能的幫助似乎不大?
也許根本沒有必要耗這個功夫,去將目前的IDE 160G換成SATA 80G
你的主機板有IDE及SATA的介面,你使用IDE當開機系統,所以說你將IDE整個開機系統
移到SATA硬碟後,在BIOS的SATA設定裡面也需要是設定成IDE的模式,這樣子在硬碟效能
上面是沒有什麼多大差別,但如果你將SATA開機硬碟更換驅動程式為SATA的模式,再將BIOS
也調整為AHCI模式,那硬碟的效能就提升了,不然你只是將SATA硬碟用IDE模式在使用而已,
很浪費SATA硬碟該有的效能。
K A M wrote:
感謝回應,有空再來試試看,

話說回來,IDE換成SATA後,除了檔案的傳輸比較快以外,
對效能的幫助似乎不大?
也許根本沒有必要耗這個功夫,去將目前的IDE 160G換成SATA 80G
≡≡ 覺人之詐,不憤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察人之過,不揚于他;施人之惠,不記于心 ≡≡
你的sata硬碟才80g
看來也有一些年紀
所以不見得比你160g的硬碟快
只有介面提升不代表實際傳輸效率會提升

如果只是想玩玩練功可以搞一下
想要提升效能就省下來吧
SATA介面的傳輸能力一定比IDE來的大,SATA1理論規格上有150MB的傳輸能力,
IDE的最大規格ATA133傳輸能力是133MB,樓主的80GB SATA硬碟雖然已有些年代,
不過同樣的160GB IDE硬碟也一樣是有些年代,況且樓主並沒有說他的80GB是SATA1的,
80GB的年代也有出產SATA2的,那傳輸速率肯定比IDE大,除非樓主的主機板只支援SATA1的
規格,但就算是SATA1的規格也是比IDE的傳輸率大一點點,只不過或許是沒有感覺罷了,
我所指的是傳輸速率,不是硬碟的Seek Time。
≡≡ 覺人之詐,不憤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察人之過,不揚于他;施人之惠,不記于心 ≡≡
HIMALAYAS wrote:
SATA介面的傳輸能...(恕刪)


133MB/s
平價的消費型傳統硬碟
日立7k3000系列
才頂得到133MB/s
古老的80g 160g硬碟
能有50MB/s很厲害了
用ide或sata都可以
重點是硬碟本身的效能

傳輸介面頻寬 跟 硬碟讀寫效能
並沒有直接相關性 XD

只要 頻寬>=讀寫效能 就夠了
HIMALAYAS wrote:
將SATA開機硬碟更換驅動程式為SATA的模式

請問這個部份我該如何去進行,
是指不能用GOUST之類的軟體直接將就IDE HD資料複製到SATA HD,
得要將SATA HA裝在我的主機板上,然後重灌嗎?

SATA與IDE相比之下的效能提升,
主要是提升傳輸速度,有利於檔案的移動、複製等等,
對於開機速度、跑高畫質影片、玩遊戲之類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實際上的幫助?
我所指的是SATA與IDE介面的設計規格,至於無法達到那是因為傳統硬碟
受限於機械的特性,SATA的傳統硬碟到目前的技術也才達到150MB左右,
但同樣的舊式IDE硬碟在這方面就更低落了,我測試的結果在傳送幾GB的
大檔,SATA的硬碟還是比IDE硬碟快上許多,主機板有SATA的介面同時
具備SATA硬碟的話,擺著AHCI的模式不用不就有些可惜了,呵呵!
lyre1710 wrote:
133MB/s
平價的消費型傳統硬碟
日立7k3000系列
才頂得到133MB/s
古老的80g 160g硬碟
能有50MB/s很厲害了
用ide或sata都可以
重點是硬碟本身的效能

傳輸介面頻寬 跟 硬碟讀寫效能
並沒有直接相關性 XD

只要 頻寬>=讀寫效能 就夠了
≡≡ 覺人之詐,不憤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察人之過,不揚于他;施人之惠,不記于心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