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來說,市面上的廠牌硬碟採用的大多是因為硬碟採用 MBR 分割,在傳統的 BIOS 設計上,無論是 32bit 或者 64bit 的作業系統,因早期的 MBR(Master Boot Record)是採用 4 個位元組,也就是 32 位元的方式去記錄資料,因此硬碟所能使用的磁區容量為 2^32、每個磁區 512 位元,最大容量在計算之後為 2^32 x 512 得到 2199023255552;LBA 邏輯定址也因為在這十幾年以來的使用,在微軟與 IBM 的制定之下,最大的容量只能被辨識到 2.1TB,這也就是我們上面在說的 2.1TB 容量瓶頸。
本次發表會由 Seagate 北亞區技術行銷經理朱秋男為在場的媒體進行介紹。

GPT 因應而生,但必須仰賴 EFI、UEFI BIOS 才能作為驅動的基本條件,以現有市場的主機板 BIOS 功能來看,除了少部份的新品有搭載該功能之外,現階段家用桌上型主機在 2010 年之前的板子可能都是未有該功能的。因此,Seagate 較它廠晚推出的原因在於─為了解決使用者的問題,並排除軟硬碟相容之困擾,本次 Seagate 3TB Barracuda XT 已可讓一般桌上型電腦使用者完整驅動硬碟的 3TB 容量,他們採取了以下做法:
註1:EFI(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註2:UEFI(Unified EFI Form)
一、舊有的 Windows XP 使用者(不含 64 位元版使用者)
必須先在已安裝完畢含作業系統的環境之下,前往 Seagate 官網免費下載「Seagate DiscWizard」,即可作為非系統碟的 3TB 資料碟。
http://www.seagate.com/www/en-us/support/beyond-2tb/
二、Windows Vista、Windows 7(64 位元使用者)
搭配已有 UEFI BIOS 的主機板來驅動,即可作為開機系統碟安裝使用,若無 UEFI 則是必須採取 Seagate DiscWizard 之解決方案方可使用。
不單只是發表產品,為什麼會晚推出 3TB 硬碟的原因,朱經理也特別細細的解釋了原因。

目前 Seagate 3TB Barracuda XT 剛推出時,價格約落在七張小朋友左右的範圍。規格的部份採用了 3.5 吋、SATA 6Gb/s 介面、7200 轉、64MB 快取記憶體、4K 磁區標準、5 碟、10 磁頭設計,待機時的耗電為 6.5 Watts,全速最大耗電為 7.8 Watts,最大系統吞吐效能為 158 MB/s、平均系統吞吐效能為 123 MB/s,型號為 ST33000651AS,支援了 NCQ。

整個看來,現階段我們大多還是會經過一段汰換陣痛期,保守可能要等到使用者全面慢慢對 Windows XP 之後的作業系統進行更換,外加新型的主機板支援 UEFI BIOS 之後,一般非企業的使用者要讓 3TB 成為主流,可能還要再等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