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電腦以來,依序用過的電腦硬碟容量是
40Mb (我的第一台電腦就有40Mb的硬碟) 那台電腦是368 16Mhz
120Mb
4.3Gb 大腳硬碟
40Gb
160Gb(服役中) + 2.5吋 40G 一顆外接盒
可能是桌機而且知道硬碟轉的時候千萬不能移動電腦,所以我很少是因為硬碟壞掉才買新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自己硬碟依序使用的大小呢?
120MB,5.25" IDE 一顆近萬元購入
120MB,3.5" IDE (別人送的)
4.3G,應該是 Q 牌火球系列
20G,3.5" IDE,退伍前系組的電腦 (AMD Barton 2500+)
60G,2.5" IDE (前筆電搭的,廠牌不明)
80G,Toshiba 2.5" IDE
20G,Toshiba 1.8" IDE? (摔不壞 =_=)
160G,WD 2.5" SATA (現役筆電)
500G,HITACHI 2.5" 7200rpm SATA
500G.HITACHI 3.5" 7200rpm SATA (現役桌機)
80G,IBM SSD 2.5" SATA (現役桌機系統碟)
不用 P2P,所以硬碟空間消耗得挺慢的
滿了就再買一顆換上

30GB--------人生第一台桌機, 哥哥幫忙組的, Duron 600
40GB--------升級到阿速龍1G, 真的是超級噴火龍, 溫度直上70度
80GB--------升級到Athlon XP 2000+, 配磐英MB, 非常好超的板子...
200GB------單純添購HDD.....開始接觸P2P, emule及BT
640GB------WDAAKS, 超適合當系統碟, 其他用來P2P
750GB------網拍看到賤價出售, 買來繼續養動物
1TB----------養動物專用
1TB----------踏入HD畫質時代(720p), 用來裝高清影片, MTV, 電影
1.5TB-------踏入HD畫質時代(1080p), 用來裝高清電影
由於HD畫質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再多空間也放不下, 最近打算再購入2TB*3, 看高畫質真的是一大享受!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家裡的第一台電腦倫飛286電腦,努力存錢才買了40M硬碟,這個最有印象.
目前只記得用過的桌上型CPU,裡面用的硬碟是什麼,實在是很模糊了.
目前手上的硬碟 2.5" OCZ VERTEX2 90G SSD-NB用
3.25" Hitachi 7200rpm 500G -NB用
3.25" WD 7200rpm 640G-NB備份用
2.5" Hitachi 160G-外出的隨身硬碟
3.25" WD 7200rpm 640G-PC用
3.25" WD 5400rpm 1.5T-PC備份用
3.25" WD 5400rpm 800G-多媒體播放器用
2.5" WD 5400rpm 500G-多媒體伺服器用
還有二顆退伍弟兄2.5" 80G,在老NB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