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硬碟:
Hitachi IDE 80G (C: winXP 系統 41.2G ; D: 資料 41.2G)
Hitachi SATA 1T (H: 空 52.4G; I: 空 52.4G; J: 資料 448G; K: 資料448G)
(BIOS 開機優先序: 1. IDE 80G 2. SATA 1T)
我先用 TestDisk ver. 6.11.3 備份了 1T這個硬碟的分割表,如下
#1288781875 Disk /dev/sdb - 1000 GB / 931 GiB - CHS 121601 255 63
1 : start= 63, size=102398247, Id=07, P
2 : start=102398310, size=102398310, Id=07, P
3 : start=204796620, size=874353690, Id=07, P
4 : start=1079150310, size=874369755, Id=07, P
(我看不懂這些數字是什麼意思@@)
然後,用 Clonezilla ver. 1.2.6-24-amd64 分割區對拷C to I,專家模式加 -k1參數。
對拷完,進BIOS 改開機優先序(1. SATA 1T 2. IDE 80G),重新開機時,電腦自動跑了三階段的磁碟檢查,才進入 winXP (I槽),但只看得到素色的桌面,桌面上沒出現桌面捷徑,底下的開始功能表、系統列也沒跑出來。
按了 ctrl+alt+del 叫出工作管理員重新開機。進 BIOS 改開機優先序(1. IDE 80G 2. SATA 1T),成功進入 winXP (C槽),在磁碟管理中發現SATA 1T變成 H: 4xxG, I: winXP 系統 4xxG, 未配置: xx MB
接著,用 TestDisk 嘗試回復救援,使用之前的備份,卻提示 Structure: Bad,但看得到 J, K 兩槽的資料,似乎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請問我能夠如何救回 J, K 兩槽的資料呢? 謝謝。
<附圖>
1. Structure: Bad

2. 看得到 J 槽的資料 ( 有 Comic、firefox等資料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