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灣不是國家
2.台灣沒有簽什麼免關稅,所以什麼都貴的要死
3.台灣政商勾結嚴重,一有水貨商便宜進口,立馬遭海關扣押物品,代理商根本不怕你進水貨
無免關稅,看看特斯拉在中國賣多少,台灣賣多少就知道了
再看美國保健食品維生素/葉黃素...等諸多商品
台灣代理可以賣貴2-5倍
而有人平行輸入後,遭海關強行扣押百般刁難,直到水貨商放棄營運,代理商爽翻。
這個前幾年新聞都有報過只是有多少人關注??
反正只要選举大喊抗中寶台就好,大家一陣腦熱,然後荷包縮水痛苦好幾年
說了也沒用
再看漁產農產出不了口,很苦啊~~
一句抗中寶台,又是無盡輪迴了
雖然不想談政治,但這結果就是政治造成的
你還能迴避嗎??
迴避就是多花錢
一斤蛋5-60元,都過1年了,有降嗎??
以前過了雞瘟或是嚴寒凍死雞,幾個月後會回歸30元左右
現在呢??
我也向中國買東西..挑便宜買...想買就買 .不想買就不買...爽給誰賺是我的自由
日本電器 也便宜....照這邏輯.......
有管道買到東西就好了.......好市多的價格和外面的差價也多啊...和美國也就是做做生意
首先臺灣市場雖然相對較大陸小,但今天這東西規格又不是“只做給臺灣”,對製造商那一端製造成本根本沒有變化。
如果說產量正常的狀況,量大量小會讓進價會造成如此大差距,我個人是不太相信。
至於有人在那邊牽拖關稅,大概是不知道3C類的商品有很大一部份(例如PC、筆電、手機、cpu、電腦螢幕之類的)都沒有進口稅、貨物稅,只有全世界大部份都會收的營業稅(消費稅)。
至於兩岸的差距,說起來其實仍然是市場規模問題,講更白一點臺灣商人不能少賺,在臺灣收入相對比大陸高,但是營業額可能又遠遠比不贏大陸時,那要怎麼提高放到口袋的錢,當然是把商品利潤拉高呀。
至於還有人提到臺灣人愛保固、產地運費甚至是品牌之類的。
首先硬碟對岸的保固和臺灣沒啥太多差別,也是三年保和五年保,但臺灣保固價值可能比較高吧。
運費的話,基本上兩岸的價差是已經達到你買一個東西含運費還是比臺灣便宜,“運費成本”在整個產品成本看所佔的比例極低,以硬碟來說,不要說一船能差多少,你單單運一顆不就過一兩百塊,但兩岸硬碟的價差是這個的N倍。
品牌真的不是啥重點,也講個3c相關的,利民散熱器,過去台灣品牌台灣製造,現為大陸製造。
AX120RSE,從大陸買價格約人民幣69~79,“加上運費”總共算450台幣好了,在臺灣要乘上1.53倍才能買到(690)。
對了,cpu的散熱器從大陸進口應該也是免關稅,所以中間的價差哪裡去了?不清楚,但兩岸賣的東西唯一差別好像只差在賣的人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