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gain wrote:沒錯大同電鍋是一例,...(恕刪) 說的好...台灣的各行各業就是缺乏"創新"...只想做代工...才導致今天台灣經濟這種局面央行一直想讓對美金匯率回到1:40...那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因為工廠根本沒訂單..為何沒定單...就是沒有讓人給你代工的理由...沒有"創新"的產品...工資也沒比東南亞便宜所以...台灣環境真是越來越糟...不好意思離題了
小弟個人認為如果商人強勢灌輸價格:品質的觀念給消費者而消費者也願意接受這種花錢=消災的模式那是不是也可以說傳統市場10元1把:大賣場18元1把的蔬菜相較10元的一定會有高劑量農藥殘留或者其他問題一定吃死人18元的一定是有機種植吃下去不但變聰明還考試都考100分?
各位也不用太過苛責樓主的觀點.,他是把他的想法說出來而已,根據版規,及中華民國所定的法律規範,樓主並沒有做錯任何事,陳述自己的觀點又不是殺人放火,沒必要這麼嚴苛吧...!!另一點,樓主的觀點有部份的盲點,首先,並不是所有seagate的硬碟都會掛,還是有不少人用得好好的,第二,1TG以上的硬碟才推出不久,東西只要好好使用,跟什麼時候製造的,其實沒什麼很直接的關係...或許4,5年之後,又有人發類似的感慨文,說你看,以前1TG的多好用,怎麼都用不壞,怎麼最近新買的5TG,沒多久就往生了..第三,以前還是有硬碟雞瘟事件,只是樓主不清楚而已,所以大致來說,任何時候都會有這樣子的事件,只是這是希捷是最近才發生,所以不用太敏感,任何事情發生在過去,未來也勢必發生,不用太過感慨..!!所以,樓主不用想太多,買來就好好用,不用太過傷感..!!
TimSmith wrote:各位也不用太過苛責樓...(恕刪) 說到機瘟,n年IBM不也發作過那時IBM的硬碟故障率比現在的希捷還誇張最後搞到IBM放棄一般硬碟市場賣給HITACHI去玩只是希捷吃掉了以品質著名的MAXTOR品質好像也沒變好...
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機瘟. Q牌,CONNER 牌還活著的時候,也是有機瘟,MAXTOR 也有,WD,SEAGATE,HITACHI 通通有.HITACHI最出名的機瘟在 7200轉 80GB 的某幾批,到現在很多人聽到HITACHI HDD 還是怕怕的.
我家目前是沒掛過硬碟,只有新的和舊的舊的大概7年前IBM的大概35GB左右,最近PC掛了,就拆下來當外接碟用新的是我爸的500GB 2.5吋HITACHI外接碟3.5新的就320GB的MAXTOR外接碟,還蠻長開開關關的,都很正常...以上只是分享使用狀況